返回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身份比金钱更管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领导,你没事吧?” 林凯峰好心帮雷泽生拍打后背顺气。 雷泽生愕然道:“就为了一口锅,还有来自黑洲的咖啡豆,他们先是疯狂地往上抬价,又要大打出手,都疯了吧?” “报告领导,我们机械公司设计的电子锅,不是普通的家用锅,既不需要放油,更不需要添柴。” “插上电源,将食物放到里边,挑好时间,定好温度,等到时间一到,食物自己就熟了。” “由于黑洲地区前段时间发生战乱,导致咖啡豆出口受到波及。” 林凯峰将更加详细的情况,一一讲给雷泽生。 安德鲁和工藤正泰之间的冲突,不仅仅是因为空气炸锅和咖啡豆。 两国之间,本就有着复杂的矛盾。 今天不过是恰逢其会,矛盾被彻底激发出来。 林凯峰故作为难地说道:“从他们的架势来看,都是志在必得的样子。” “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竞争,多少带些赌气的情绪。” “安德鲁和温德姆承诺用三条生产线,一千万美刀,订购十万台空气炸锅,大量黑洲咖啡豆。” “工藤正泰虽然有钱,但论起影响力,又远远比不上安德鲁和温德姆。” “他们二人是英伦的伯爵贵族,虽然现在的贵族,没有几百年前那么风光,依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无论是经济,文化,商业,英伦贵族都有一定话语权。” “二人一块发力,我想引进生产线的事情,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工藤正泰,他提出以四百美刀一台的价格,购买十万台空气炸锅,并且在咖啡豆的出口价格上,从最开始的1美刀,变成了每磅2美刀。” 林凯峰后面说了些什么,雷泽生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脑瓜子嗡嗡响。 去年两次广交会,贸易额加在一起,也不过四千三百万美刀。 北方机械公司一家试点的集体企业,第一次出现在广交会。 一天做成了三千万美刀的出口生意。 并且是单方面出口! 老天爷,这可能吗? 根据历年数据统计,今年春季广交会成交额,有望突破两千七百万美刀。 换句话说。 北方机械公司一家的贸易额。 超过了春季广交,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总额。 收音机,录音机,外加电子表生产线。 这些东西,有钱都未必能买到。 林凯峰低声说道:“领导,为了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不如我们带到您的办公室,您觉得怎么样?” “就按你说的吧。” 随即,雷泽生将李秘书叫来。 命令李秘书无论想什么办法,也要将安德鲁三人,全部弄到他的办公室,绝不能让事情继续恶化下去。 不久后,一行人来到雷泽生的办公室。 温德姆,安德鲁用挑衅目光瞪着工藤正泰。 工藤正泰不甘示弱,以凶巴巴的眼神回敬二人。 办公室内,雷泽生强挤出笑容。 通过李秘书的翻译,将自己的意思表达给双方。 广交会组委会,包括北方机械公司,感谢两国企业对产品的厚爱。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商有商规。 安德鲁和工藤正泰,都想拿到空气炸锅销售权,吃下来自黑洲的咖啡豆。 两方互不相。 一直争吵得不出结果。 不如按照传统的商业竞争方式,价高者得。 “雷先生的话正合我意,我们英伦是全世界,最早进行商业活动的国家,许许多多的商业法规,都是首先在我们英伦诞生。” “价高者得,非常的公平。” 安德鲁不假犹豫地开出了新条件。 再加一条产线,一条牛仔裤生产线。 四条生产线,涉及了港岛几大王牌领域。 论起机械,汽车这些重工业产品,港岛不是岛国的对手。 要说起轻工业加工,港岛绝对能和岛国打得不分上下。 收音机,录音机,服装,电子表,属于港岛优势产品。 出售给龙国问题不大。 安德鲁和温德姆一块发力,港府绝对不会从中作梗。 “雷先生,林先生,我和我的朋友温德姆不但在英伦很有地位,在港岛地区,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龙国现在最需要的不单是钱,还有各种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线。” “后者,我能帮你们办到,至于这位工藤先生,给你们的只有钱。” “工藤先生,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雷泽生看向工藤正泰。 工藤正泰面如猪肝。 相比于面前的两位英伦贵族。 工藤正泰是纯纯的草根出身。 通过个人奋斗,成为岛国西式快餐连锁行业的巨头之一。 饶是如此,依旧无法实现阶级跃升。 依靠岛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的大环境,短短二十年里,岛国产生了大量富豪和知名企业。 工藤正泰,只是其中的一位。 论起资本,工藤正泰能够碾压二人。 可要说对当局的影响力,工藤正泰完全不是对手。 “林先生,刚才的事情很抱歉,希望我们下次,有机会能够继续合作。” 思前想后,工藤正泰不得不面对现实。 除了能够给予龙国金钱,他拿不出其他令龙国感兴趣的东西。 工藤正泰双腿并拢,向林凯峰和雷泽生鞠躬告别。 转过身,头也不回地离开办公室。 随着办公室的门被关上,温德姆和安德鲁会心一笑。 这里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开。 不但会传到岛国和港岛。 更会传到英伦。 届时。 他们将会成为英雄。 成为替西方企业界出气的大英雄。 其他西方企业被岛国企业压得喘不上来气。 温德姆和安德鲁联手,将嚣张的岛国商人打得灰头土脸。 不是英雄,又是什么? 林海峰脸上同样带笑。 最为艰难的第一场创业之战,以北方机械公司全胜而告终。 经此一役。 北方机械公司将会得到来自上面的重点关照。 要得到安德鲁承诺的四条先进生产线。 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日期里,如数交付十万台空气炸锅。 有关部门需要向北方机械公司,提供大量平价的电子元器件。 用来维持正常的生产。 有了来自最高部门的关注。 北方机械公司的继续存在,基本算是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