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气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唐转头看去。 从施工临时开的入口处,走进来一行人。 为首这人身材清瘦,带着一副眼镜,年约五六十岁,脸上皱纹不多,头发梳理的十分整齐,且没有一根白发,不知道是否是染过的。 在他身后紧跟着一位老人,李唐却十分熟悉。 哪怕他并未穿军装。 可不就是赵长海赵老嘛。 两位老人一起并肩走来。 赵老笑呵呵地道:“别愣着啊,这可是你的父母官陈淮东,你不是一直等着他给批地吗?” 李唐瞬间恍然,这就是本地第二顺位的话事人啊。 连忙伸手出去,“您好,我是李唐,欢迎前来未来科技研究院参观访问。您看,都没提前通知一下,我们也没做准备……” “李教授,这样不准备的参访,才是我最喜欢的,能够看到一些平常看不到的情况,能够听到一些平常听不到的话。” 叶南天也和赵老、陈淮东等人见过礼。 很显然,凌晨【掠夺者】突然首飞,岳国强第一时间向赵老汇报,令他再也坐不住了。 放下电话后,赵长海几乎根本未做思考,就决定立即赶赴上都。 且到了之后,先去找陈淮东这位地主,然后才一起赶来未来科技研究院。 事实上,没有【掠夺者】的首飞,这两天赵长海也打算要来上都和李唐好好谈谈。 那是因为此前袁启成赶回北都,向他以及有关部门汇报了锂晶态固体电池的事情。 不仅给了他巨大的刺激,还震动了上层。 这个电池,堪称重大战略性发明! 目前这件事情还在上面进行讨论。 毕竟,这将直接影响国内国际的能源战略,由不得上面不慎重对待。 袁启成也因此继续留在北都,配合从全国汇集来的专家们,对电池进行深度测试。 此时此刻,看到李唐之际。 赵长海不由地想起昨晚零点左右,岳国强打来电话时的情景: “……李唐公司的飞行器研发团队仍在全力投入,我不清楚他们的研发进度,但是进展应该很快。 这次他们还委托生产了一种18毫米口径的炮弹,样式很特殊,没有弹壳,炮弹爆炸威力覆盖8米半径。 另外,【掠夺者】上应该装备了类似咆哮狼的电子战设备。 因为14所那边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了来料加工,制造了一台数字阵列相控阵雷达、两台电子干扰吊舱、两台电子战吊舱以及一些其他电子设备,都已经交付。 还有,就在昨天,李唐让我委托航天总公司发射的一颗卫星已经入轨,应该和之前的卫星联网有关系。 我原本认为今天早上那架【掠夺者】是道具。 当时他们那个飞行器研究所的陈所长亲口告诉我,这架无人机是李唐手搓出来的,飞不起来。 谁想到,晚上李唐就要求我帮他协调东戰空指这边,凌晨四点要进行首飞。 首长,据说可能是因为零号更换了新的芯片,性能大幅增长,并行调配资源进行制造的能力极强,这才创造了奇迹。” 赵长海蓦地留意到新的信息,“你说什么新的芯片?” “就是李院长他们新研制出来的碳芯片,样品我已经派专人乘专机送往北都,预计再有一小时就能落地。” “碳芯片??李唐他们最近到底有多少新研发成果诞生?” 赵长海只感觉彻底被震惊地麻了。 岳国强回道:“具体有多少成果不太清楚,但是据说仅仅李唐名下的专利数字已经达到六千项以上。 公司名下也有一千多项,他们公司法务部的骆冰总监所带领的专利团队,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点。 哦,其实整个未来科技研究院,最近一个多月来,就没有哪个部门在晚上十点前下班的。 我现在严重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 “不行,我明天就赶赴上都!” …… 谁想到,到了早晨八点左右,自己的飞机即将在上都落地之际,岳国强的汇报电话再度打来。 【掠夺者】首飞情况也再度震惊赵长海。 自家的空中力量或许真的将要迎来质的突破! 正在赵长海恍惚之时,就听到陈淮东在说话: “……李院长是否敢立军令状,在一年之内完成未来科技研究院总部研发制造基地的建设?” 李唐笑着摇头,“那肯定不能。” 陈淮东微微颔首,这就对了嘛,机器人再快,也得等钢筋混泥土凝固啊!这时间能少得了? 何况,那么多设备要安装,复杂程度远远超过那个某斯拉工厂。 一年时间,绝无可能! 李唐接着说道:“我不是说不能立军令状,而是说一年之内是完成不了未来科技研究院总部基地建设的。 因为我们公司总部会不断向东扩大,只要市里没意见,我或许能向东填出一个新东城! 让上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中心!” 赵长海听了顿时一阵心旌神摇,李唐这是要填海造地、大动干戈啊! 他究竟要造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总部? 陈淮东听了这话,眉头反而紧皱起来。 李唐的话让他觉得不踏实,此前未来科技研究院申请的20平方公里的东城地块,他已经有些举棋不定。 但是今天早上赵长海突然登门,死活要他给面子,尽快批准那块地,开启未来科技研究院的总部建设。 他从赵长海这里又听到了一些确切信息,才让他基本下定决心。 等到在这里看到【百工】机器人,心里倒是多了几分期盼。 万万没想到,这李唐居然还不知足,竟然还想要向东继续填海造地! 李唐难道没去了解过,整个新的临海区规划中早就有填海造陆工程,投资总额达400亿,目前已经在进行之中。 那部分填海区域的海水才3米深度,就要这么多钱,不是超级项目,根本支撑不了。 李唐难道没去看看,他圈定的那个地块,往东海水深度都有15米,这个吹沙填海的难度和成本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 李唐区区一个民营公司居然就想搞这样的大工程。 有机器人就能不顾实际? 有机器人就能不花钱了? 突然间的冷场,让赵长海反应过来,开口道: “小李教授大概不清楚吹沙填海造陆的难度,先不谈远期规划,就说那块选定的地,老陈伱能给个准信吗?” 陈淮东叹了口气,想想这个李唐有军方大力支持,现在又发明了超级锂电池,这将改变能源战略格局。 这么一大块地,以工业用地出让虽然廉价了些,但是未来科技研究院毕竟也能和临海那片规划融为一体。 或许也就进一步刺激整片区域的大开发,总之对自己依然是好处大于坏处。 至于未来李唐想要填海造陆,起码也是十年八年后的事情,还是交给自己的后继者做决定吧。 “我看这样吧,未来科技研究院我还没有好好看看,就先麻烦李教授做个导游,让我也感受一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气息嘛。” 对于陈淮东的疑虑,李唐难道不知道? 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仍然要把常人看起来长远的事情说出来,是因为在他的意识里,这并不长远! 填海造陆扩张总部基地,或许最多两年就会开动! 目前材料研究所的项目组里,对建筑新材料的研究已经初露端倪,几种新型材料或将改变未来的建筑格局。 以材料先行,结合【百工】机器人大军,人类建筑史的光辉一页即将书写! 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是疯子。 陈淮东眼中的自己,或许就是个不靠谱的疯子。 但是李唐不是很在乎,他相信事实很快就会证明一切。 “您请跟我来!” 接下来的参观,很快就让陈淮东有点怀疑人生。 “……这是全无人化智能车间?” “嘶——那六足机器人还能做这么精细的活?” “这整套系统都是智能化运行?不需要人工干预决策?它竟然同时指挥运行着上百家工厂的生产计划?” “……你说这台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卡脖子问题?” “这台竟然是3D金属微锻铸机床?” “这……这……产线自主生产机器人,机器人这是能够完全不需要借助人类,就能自行生产制造自己?” “这块电池就是锂晶态固体电池,我回去换到手机上,能让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不用充电?” “这竟然是碳基芯片小批量产线?” “这就是碳基芯片?” …… 自己是在梦里吗? 什么时候,龙国在机器人产业上已经超过了海那边? 什么时候,上都这里居然已经能够制造全世界最先进的工业母机? 什么时候,这片园区已经创造出改变能源战略的超级锂电池? 什么时候,自己眼皮底下诞生了全新路线的碳基芯片? 什么时候,一个超级科技企业已经在这里孕育成熟,并即将腾飞? …… 自己还犹豫什么? “李教授,你们公司的总部用地明天就可以开工建设,周边的三通一平,我会要求各单位确保! 另外,我将召集各家银行,保证你们的资金供给! 你不用担心地不够用,大不了,咱们向东填海造陆嘛! 放心,你不用立军令状,我相信你!”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