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新的突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神秘物品表现出的那些犹如生命体般的离奇能力,当年研究的科学家没有人能够给出相应的解释。 毕竟从他们研究开始,它就再也没有任何异常。 谁都没想到,时隔三十年,神秘物品会再次“召唤”2003年的蓝粒局长。 在之后促成蓝粒组织与宇航局合作,进行了“精神号”的火星登陆探索考察,并传回大量的图片资料。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用,历任局长们都没有传下任何信息。 只是蓝粒组织对于宇航局的要求从来都有求 仅从外表看,就和普通存储卡不太一样。 它的中心仿佛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翡翠。 如果有翡翠行家看到的话,九成九会认为这是帝王绿。 但这个真不是。 此前李唐设计完成了那种低频波录制器后,就让苏亚菲安排对几次意识共频课进行了录制。 但是读取或者说播放一直失败,李唐检测了几次,发现的确有大量信息存入了存储芯片卡中。 由此他判断,或许这种低频波所携带的信息量过于庞大,而普通的闪存芯片卡容量过低。 为此,他只能将录制器进行修改,直接连接较大的闪存硬盘,并将数据传输协议改为自家定义的。 如此一来,仪器尺寸虽然会变大很多,但想来总算能够录制了。 事情总是一波三折,连接了市面上最大的480TB的固态硬盘,竟然还是没能录制完全。 显然这种低频波携带的信息含有某种压缩特性,当录制存储时发生了数据解压,才会造成这种离奇现象。 就在李唐一筹莫展,准备采用碳基芯片来设计一种大容量的全新闪存芯片时,苏亚菲忽然给他带来了福音。 在一次检测中,苏亚菲无意中发现身上带的一块翡翠玉牌中含有低频波信息。 经过李唐研究后,发现这种含有铬离子的矿物晶格结构,对于存储低频波信息有着完美契合度。 同样尺寸的这种结构存储的信息,存储到闪存芯片中,二十倍容量都不够。 最终,李唐根据这种晶格结构,用碳基芯片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闪存存储芯片。 不仅能够存储这种低频波信息,也同样能够存储常规信息。 单位芯片存储容量超过现有的1TB水平,达到了惊人的25TB。 让李唐诧异的地方在于,如果不添加铬离子或者添加的铬离子分布在晶格结构中不够均匀,容量立刻会下降到10TB以内。 果然,大自然才是真正的鬼斧神工。 李唐最终定型了两款这种存储芯片,一种是添加了铬离子,一种是不添加铬离子。 后者将作为扫荡南半岛占据的存储芯片市场的杀手锏。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存储芯片卡,中间芯片外露部分颜色犹如帝王绿的原因。 科研工作总是解决完一个难题后,新的难题又横亘在你面前。 能够存储低频波信息后,接下来就面临如何再次播放出来的问题。 想想看,如果能够顺利播出,还能达到类似意识共频授课的效果,那对于教育领域而言,是不是一项重大发明? 孩子们学习苦,若有此利器,或者就能减轻十之八九。 此时,李唐翻看着一块块存储卡,上面有苏亚菲做的编号,还有几个小字写明是哪次意识共频课。 李唐看着看着,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 “亚菲姐,你记录下的这种低频波,其信息内容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可是频率却完全一致,这意味着什么?” 苏亚菲闻言,略一思索就明白了。 “对哦,虽然低频波的频率一致,但是它们可以内容完全不一样。 就好比,同一个频率的声波,可以是不同人说的不同的话。 可是,这和你的仪器播放它,有关联吗?” 李唐笑了,道:“肯定有关联啊,你想想,伱听到收音机播放的音乐发出的声音,是怎么出来的? 它在空中传输的时候,可不是声波,是无声的无线电波哦。 想要变成人类能够听到听懂的声音,是需要进行调制器解调的。 因此,我认为,这种低频波也类似,它被记录后,想要让人听到听懂,必须要经过某种解调器进行调制且放大。” 苏亚菲不由地也笑了,“看来还真可能是这个原因。” “行啦,这事交给我,明天应该就能搞定。” “好,那等你好消息。” 有了新研制的低频波录制器,就可以像磁带一样复制那种存储芯片卡。 因此,李唐带着一套意识共频授课时的芯片卡,回到了实验室后,就开始进行各种比对和测试。 借鉴声波和图像的调制解调,以及数字图像的加密传输的原理。 又不断地对比苏亚菲记录下的,多场不同的意识共频授课时的低频波。 将每一张存储芯片卡的低频波进行仔细的比对。 经过一晚上的研究,在零号的超级算力配合下,李唐成功破解低频波。 由此得到了一套堪称完美的,正反双向调制解调算法。 利用这种算法,能够将海量数据压缩调制在任何无线电波中。 这对于李唐的卫星通讯网组网联网,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匿影】一旦升级通讯模块,就能直接传输大容量的数据。 当天微微亮的时候,李唐终于完成了一款仪器的设计。 这种被李唐称为“解调器”的仪器,其中的碳基芯片中自带刚研究出来的正反双向调制解调算法。 当这种低频波,通过这个解调器,再次被播放出来后,就能够被人类的大脑接收并识别出内容。 是的,这个低频波不是通过人类的耳朵进行收听,它是直接被传送到人类大脑之中。 直到这个时候,李唐才算明白,这种低频波或许就是他理解的意识波。 它和现实中大家所认知的脑电波属于共存共生关系。 或者说,它就混合在脑电波中,难以被现有仪器识别和解读。 但它比一般的脑电波拥有更海量的信息,这种天然具有的加密性质,让现有的很多仪器设备无法解读其内容。 或许也是因为它,才导致现在的脑机接口研究进展不如人意。 显而易见,很多信息并不是存储在一般的脑电波中,而是存储在这种低频波内。 由此可知人类大脑中,很多的信息传递,并不是依靠脑电波,反而是依靠这种低频波。 更关键的是,这种低频意识波实际上是具有极强的穿透性。 当它播放出来时,凡是在它影响范围内的人,都会在大脑中直接接收到。 但是,通常情况下,接收到的大脑如果难以和它处于共频状态,就很难解读其内容。 在李唐看来,这就是人类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意识波天生带有加密属性的原因。 没有经过解调器处理的意识波,大脑接收后就是乱码。 而意识共频,实际是另一种解调方式。 李唐能够直接让听他讲课的人们,大脑进入到这种共频状态。 因此使得他讲出的那些知识,很容易就直接被听课的人们大脑所接收。 这个过程犹如知识灌输,这就是意识共频授课效果好得出奇的原因! 李唐设计出解调器后,原本以为它或许能够取代自己这种人为的意识共频,作为一种知识传输机的关键设备。 那样一来,任何人讲课,只要让自己的声音通过这种知识传输机,或许就能实现那种意识共频的效果。 结果,他想错了。 意识波竟然会有一种奇特的性能。 (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