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6章 晋升太子少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承乾知道他经过今日的加元服礼后,便能彻底地组建东宫的班底。 詹师傅、左春坊和右春坊等诸多部门便不再是一个空壳子,而是需要不停地往里面填补官吏。 让东宫这个小朝廷充盈起来,为他以后登基做好充足的准备。 李世民看着这个经历了苦难却依旧保持温和性格的嫡长子,他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朗声宣布道。 “今日太子加元服,乃天下之大事,朕决定今日大赦天下!” “凡死罪以下者,均可无罪释放!” “赏赐五品以上官职的子嗣加勋官一级,天下大酺三日!” “即日起太子每三日一临朝,参与商议国事!” “...” “下午朕在太极殿内摆宴,宴请百官!” 随着李世民一连串的命令下达,一众文武百官的脸上全都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们这帮人是除了李承乾这个太子以外,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子嗣能够加勋官一级,这可是难得一遇的大好事。 至于那帮犯死罪以下的百姓,他们也算是幸运的人,毕竟大赦天下的机会不多。 他们能够在现在免除刑罚,回去也能享受朝廷带来的诸多好处。 李承乾和文武百官一齐站起来,并朝李世民恭敬地躬身行礼道。 “儿臣谢过父皇赏赐!” “臣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朝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去。 等文武大臣安静下来后,李世民把目光看向房玄龄和王剪两人,他接着朗声说道。 “最近这三年房玄龄需要全身心去筹备大战的后勤事宜,恐怕无暇顾及东宫和教导太子。” “朕决定让房玄龄免去东宫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场大战的筹备中!” 哗啦~ 文武百官听到陛下要免去房玄龄太子少师一职时,顿时响起了一片巨大的喧哗声。 别看房玄龄近两年没怎么去东宫教导太子,可有他在东宫挂职,就是一个巨大的分量。 房玄龄的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他双手举着笏板站起来应道。 “朕遵旨!” 他现在已经位 极人臣,这个太子少师的身份对他来说没有丝毫的用处。 恰恰相反,他还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去东宫教导太子,让太子掌握更多处理政务的能力。 一众文武大臣看到房玄龄领旨坐下来后,他们纷纷把目光放在一侧的王剪身上。 现在王剪全力支持太子,加上王剪对太子的正向影响非常大,恐怕陛下会把这个头衔加到他的身上。 虽然王剪现在还年轻,可他不管是自身的能力,还是现在中书令的官职,担任太子少师完全足够。 果不其然。 就在满朝文武大臣心里都在猜测王剪会被封为太子少师时,李世民接着朗声说道。 “王爱卿才华横溢,且足智多谋,朕认为他是教导太子的最佳人选。” “朕决定任命王爱卿为太子少师,以及继续兼任詹事府詹事!” “东宫百官幕僚由王爱卿全权掌管,所有东宫官吏的选拔,均由王爱卿全权负责!” 什么! 东宫的官吏选拔让王剪全权负责? 文武百官听到陛下竟然赋予王剪这么高的权柄后,他们的脸上全都露出惊骇的表情。 别看东宫官职的作用仅限于东宫,一旦李承乾这个太子登基,东宫的一众属官便会瞬间被提拔起来。 根据王剪喜欢提拔身边人的性格,这下东宫岂不是全都变成他的人? 王剪也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如此信任他,于是他也举着笏板站起来应道。 “臣遵旨!” “还请陛下和太子殿下放心,臣定会为太子殿下选拔出品行端优,能力出众的官吏进东宫!” 王剪的心态跟这帮官吏的心态不太一样,他经过数息的吃惊后,很快心情变得无比平淡。 因为李世民现在太年轻了,他最少还能在位十余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也有可能。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东宫的官吏变动一定会十分巨大,所以他现在安插再多的人进去也没有用。 李承乾看到父皇给王剪赋予如此大的权力,他的心里也变得安定下来。 在他看来王剪就是他的那根救命稻草,只 要有王剪的大力支持,他这个太子之位就会无比的牢固。 虽然舅舅担任魏王府长史,但是父皇现在对王剪的重视程度,还要大于舅舅。 紧接着李世民又和一众大臣颁布了几条政令,以及对李承乾勉励了一番,随后宣布朝会结束。 因为下午要在太极殿内摆宴庆祝,所以得早些让大臣们回去处理政务。 同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皇宫的御厨准备膳食。 朝会结束后,就在李世民和几个重臣离开太极殿后,李承乾在众人的瞩目下走到王剪的跟前行礼道。 “孤拜见恩师!” “还请恩师以后多多指出孤的不足,孤一定会虚心改正!” 这是李承乾和王剪认识了这么久,第一次称呼王剪为老师。 其余一众官吏看到李承乾对王剪如此礼遇,他们的脸上顿时露出复杂的神色。 目前教导过太子的人不少,而能够让太子如此礼遇之人,除了李纲和房玄龄以外,也就王剪这个年轻人。 像于志宁、孔颖达和张玄素等人,他们可得不到李承乾太多的尊敬。 王剪微笑着双手将李承乾扶起来,并鼓励他说道。 “太子殿下,臣承蒙陛下信任担任东宫太子少师,能教导您这样丰姿岐嶷,仁孝纯深的人,是臣最大的荣幸。” “如果太子殿下觉得臣的才能不足,还请您多多包涵才是!” 不管是李承乾还是围观的百姓,他们全都认为王剪的这番话是在自谦。 可王剪自己心里清楚,他的才能和这帮大儒相比不值一提,他唯一的优势是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千年的眼界。 ... 下午时分。 太极殿内鼓瑟笙箫欢歌载舞,文武百官觥筹交错频频举杯,整个场面看起来十分热闹。 特别是被众星拱月的李承乾,他作为这场宴席的主角,无数的大臣都在说着赞美他的好话。 坐在李世民的另一侧,魏王李泰的脸色看起来有些郁闷。 他看着李承乾大出风头后,他一边喝着闷酒,一边在心里腹诽道。 “哼!” “小人得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