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别动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这么简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虽然加入了别动队,墨镝的戒心却没有放下。 这一次他想要换钱的情报是关于英国国内对中日当前局势的真实看法。 情报可以根据历史编,但是要让陶一珊相信情报是真实的。 这样才能够收得到钱。 墨镝现在就是要去黄浦中山东一路三十三号,这里是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他去看看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要看看怎么可以进去一趟。 随便拿一点能够证明去过的文件证明一下就行了。 陶一珊如果知道他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会说太疯狂了。 对此墨镝只能说:怕你不相信我的情报来源,我只能这个样子做。 当前局势不稳,英国领事馆外面有一队英军守着。 墨镝早有准备:他是来办理签证的! 进了大门入眼就是草坪和花园,占地五十八亩的地皮上,建筑物只修建了一幢。 为了防水防潮,这幢房子抬高了地基,有五层台阶上去,两层砖木结构建筑。 底层有五孔券廊,进去就是大厅,两侧窗框为平券,二层中间的窗框为平券,两侧窗框为拱券。 底层和二层都有宽敞的遮阳长廊,廊内侧才是房间。 墨镝只扫视了一眼就确定徒手就可以爬到二楼去。 只不过这样的白天,四处有人从外墙面爬上去是不可能的。 手上拿着一沓文件,走进大厅,看到上二楼的梯子前有两个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守着。 墨镝不想引人注目,根本就没有上去跟这两个士兵攀谈。 就在大厅里面正常地到办事处窗口问了几句,这就出门了。 他已经看清了大使馆的布局,虽然二楼情况怎么样还不清楚,这不用急。 晚上的时候再观察一下就能够找到徐阁森大使的办公室了。 没有其它原因,只要是晚上多观察一下开灯的窗户就可以判断得出来。 至于晚上潜入进去这种事情,墨镝认为这个并不难:一个有着巨大花园的地方,能够潜入进的位置太多了。 又不是只能够走大门才行! 墨镝做事:有路不走!更不要说从大门进去了。 沿着这个大使馆周围转了一圈,墨镝才发现自己太过小心了。 不少人假装进去办签证,竟然就那么大大方方地在花园里面玩耍。 墨镝在这个领事馆外面足足观察了三天,这才动手。 当他轻松地潜入花园,又徒手爬进了徐阁森的办公室。 借着星光和城市路灯的微光,一眼就看中了摆放在书案上面的那个泛着温润微光的白玉笔筒。 不用犹豫了:就是这个! 墨镝把白玉笔筒带上,顺手带走了几份徐阁森的亲笔信和文件。 楼下人声鼎沸,音乐声动! 徐阁森今天在领事馆里面举办舞会,红男绿女随着音乐跳动,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外面走廊上一个身穿西装的帅气公子漫不经意地走进了花园。 随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英国领事馆发生失窃案:徐阁林领事办公桌上的白玉笔筒被人偷走了。 这个消息还登上了申报的花边,陶一珊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心里还咯噔了一下:笔筒不会是墨镝偷的吧!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钟阿良托人送来了一沓文件和一个笔筒。 陶一珊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不是徐阁森摆在书房里面的,不过上海市长俞鸿钧知道,杜月笙也知道。 杜月笙作为别动队的金主,陶一珊算是直接手下。 有问题的时候找他一下,也是应该的! 看到陶一珊手里这个笔筒的时候,杜月笙一眼就认出来:“你的人做的?” 徐阁森的办公室,墨镝进出轻松,实际上看守十分严密的。 上楼的楼梯有英军把守,楼上的走廊有人把守,办公室外面也有人守着的。 东西失窃之后,徐阁森已经找到了凶手是从窗户进出去的。 还委托了杜月笙帮忙寻找凶手,没有想到凶手这就自投罗网了。 陶一珊对这个问题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听说杜先生在找一件白玉笔筒,手下人做生意收到一只,不知道是不是这只。” 杜月笙当然不会相信陶一珊这种说辞。 他也清楚南京方面如今对英国人寄予厚望,殷切希望英国人能够出兵干预这次日本人的侵略事件。 陶一珊不承认,他对这种入室盗窃情报的事情,也不揭穿。 对陶一珊的问题,杜月笙是最有发言权的人:“这个笔筒就是我送出去的,我当然认识了。 这上面的图案笙箫相和,这个笙就是代表我!” 听到这么确定的话,陶一珊放心了:“既然这样,东西也就原璧归赵了!” 陶一珊说着就把这个白玉笔筒放在桌子上,杜月笙笑着说道:“当初这个笔筒也是花了两万多块定做的。” “不敢谈钱!不敢谈钱!”陶一珊连连说道。 “能够这么快把东西找回来,我也可以跟好友交个差了。 不管怎么样,还得谢谢你的。 给你那位收到笔筒的手下说一声:交个朋友!”杜月笙手上不差钱,真的不差这几万块钱。 让管家万墨林开了三万块的支票过来,这个朋友他交定了! “有钱人的好意!”陶一珊无法拒绝。 从杜公馆出来后,陶一珊心里对墨镝佩服不已: 上回是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这回是英国领事馆,下回怕是要轮到美国人了。 情报他是亲自送回南京去的,连带着杜月笙付了三万块钱算是找回白玉笔筒的酬金这事一起给戴老板汇报了。 戴老板跟杜先生是好朋友,这个别动队就是两人合力办下的,算是戴老板手下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杜先生出钱,戴老板出编制和主要力量。 这种合作,明显就是戴老板占了大便宜的,由此可以看出两人的交情不一般。 因此陶一珊不敢隐瞒三万块钱的事情。 听完汇报,戴老板拿着情报先让人分析一番,确认真实后。 这才呈上去给委员长看。 委员长跟徐阁森是好朋友,对他的字迹一眼就认出来了:确实是他的亲笔信! 这就证明了送上来的情报真实性! 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么多信件当中最有信息的那份情报是墨镝根据历史编出来的。 戴老板对墨镝这种一定要用个东西当做证据有些不解。 陶一珊倒是能够理解:“他就是想要钱,又怕我们说情报是假的不给钱!” “这么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