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五章 慰问困难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蕲艾种植基地遍布着村委会附近一处缓缓起伏的山坡。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四亩宽广的农田被整治一新。原本杂乱的土坎被清除,泥土被翻耕培肥,等待着新的生机。 "快来瞧,这蕲艾苗儿可真挺拔!"唐运辉领着大伙,指着一行行整齐划一的沟壑,里头新栽下的蕲艾芦头儿正冒出嫩绿的笋芽。 "可不是嘛,只怕一个月后便能遮天蔽日了!"村里人随声附和,脸上的笑意暗藏着一缕对未来的憧憬。 唐运辉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咧嘴笑了。作为合作社的专家,他为眼下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骄傲与满足。整个春季,他带领着社员们日复一日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先是按照行距开沟,将蕲艾的细根与芦头一一栽种入土。接着覆盖上一层保护膜,以文兴医药公司捐赠的地膜代替。宽阔的土地上,长长的高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待到夏日到来,蕲艾必将在地下茁壮成长,冲破泥土,遮天蔽日。 "这才是个好开端。"李爱明,看着眼前的景象,语重心长地说道。他一直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视为施政重点,如今初见成效,不免感到一丝欣慰。 "是啊,我们村上上下下可都指望着这蕲艾产业呢!"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个个说得兴高采烈。 对于他们来说,蕲艾不只是一种作物,更是一座通往致富梦想的阶梯。 "那可真是,就让我好好盘算盘算吧。"唐运辉说着,便掏出一本小本子,在纸页上写写划划起来,"按照目前的规模,明年起码能有上万斤的收成。就算只卖三块钱一斤,咱们合作社的收入也得有三万元啦!" "切,你可别小看了我们这蕲艾的价值。"一旁的付平笑着打趣道,"要是保质保量,起码能卖到五六块一斤,说不定还能更高些。" "哎哟,那我们每户可就发大财了!"村民们听了,个个面露喜色,甚至有人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掌,虚扣了几下身旁的空气,像是在计算着收获的分红数字。 "好啦好啦,别急着高兴,还是得看咱们的实际收成。不过有了这个好开端,明年的收益自然是有的是有的!"唐运辉连连摆手,止住众人的兴奋,但语气中也难掩雀跃之情。 "那可真是再好不远处,一队人马正徐徐而来。为首的正是村里的李爱明书记,身后跟着几个政府办事人员。他们骑着摩托车,车上拖着几袋大包小裹的东西。 "哟,怎么来了这么一大帮子人?"唐运辉招呼着李书记,眼睛却被那些东西吸引住了。 "今儿个可不能只顾着种地哈!"李书记笑着说,"我们也得走村入户,看看有啥困难群众需要帮扶。" 说着,他便朝村里人们使了个眼色。大伙会意,立马有几人过来将那些大包小裹从摩托车上卸下,小心翼翼地搬到一旁。 "行啦,都把东西准备好了。咱们也得先确定下今儿的走访路线,省得到时候绕了弯路。"李书记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展开在桌案上。 众人立马围拢上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很快,他们就确定了今日的走访对象——那些鳏寡孤独、家中无力供养的特困户。 "好嘞,那就都跟上啦。今儿可得把这些东西都送到他们手里,别让他们这些可怜人再受穷苦了!" 说罢,李书记拎起一袋袋的东西,大步走去。付平和其他人也随之跟上,很快便来到了第一户待访对象的家中。 那是一位鳏夫人家。李书记敲开那扇陈旧的木门,屋里很快就钻出一个人来。他身材单薄,两手粗糙,显然是在外辛勤劳作的体力活儿。 "哟,这不是老张吗?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李书记热情地招呼着,随即打开手中的袋子,倒出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桶食用油和一百元现金,双手捧了过去。 "啊?这...这可太客气了!"老张显然被李书记的举动吓了一跳,愣了半晌才接过那些东西。 "哎,你我老乡一场,还客气什么。"李书记说着,语重心长地望向老张,"我知道你这些年过得可不好受,一个人在家带着老母亲和儿子,日子肯定过得很紧巴。今天这些东西就权当是给你们加加斗吧,希望能给你们解解燃眉之急!" 老张欲言又止,终于轻轻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多谢李书记你们的好意了。有你们这般挂念,我家里人才能够温饱。" "哎,那可使不得。"付平见状,连忙上前拉住老张的手,"你我们村里的老街坊,你家的事我们自然是知根知底的。你一个人含辛茹苦,独力供养着年迈的老母亲和年幼的儿子,日子过得是操心和艰辛。如今有了这些东西,你们的生活好歹能够宽裕一些。你就安安心心地收下吧,将就着用用,别再拘泥了。" 老张望着付平,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过了半晌,他才轻轻叹了口气:"付干部啊,你我都是这村子的老街坊了,你自然是清楚我家的情况。我从小就没了父亲,一直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的。等我长大成人后,才靠着砸锅卖铁攒了点钱,娶了媳妇生了儿子。那会儿,我们一家人的日子才渐渐好起来。" 说到这里,老张顿了顿,脸上的神情黯然失色:"可好景不长,老伴儿几年前就撒手人寰了,只剩我和儿子两个人在家伺候我那双目失明的老母亲。我们一家人的开销全指望我这个人了,但我年纪大了,在外头挣钱的活计干不来,只能靠在家种点地维持温饱。" 老张的眼睛微微湿润了,他用袖子揩了揩,继续说道:"这些年我们家里人就这么过日子,勉强糊口罢了。如今有了付干部你们的这份心意,我才算是看到了希望。我往日都想着要是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也好报答报答你们对我的帮扶之恩。只可惜我们一家啥都没有,家徒四壁..." 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的声音从屋里传来:"爷爷,您在和谁说话啊?" 老张回过头去,对着里屋大声说道:"没什么,就是付干部他们来看我们了。"随即他转过身,对着付平等人说:"那我可就先谢过你们了。我这就得赶去修路了,只要早点把那条路修好,我就能早点挣到钱,好好过日子。" 说罢,他拄起一旁的锄头,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村外的工地走去。付平目送着他远去的背影,尽管肩头扛着沉重的锄头,但他的腰杆却是笔直的,昂首阔步,一派洒脱自在的模样。 看着老张遒劲有力的背影,付平不由得心头一热。他想起老张刚才诉说的那段艰辛往事——自幼丧父,含辛茹苦;成年后努力打拼,终于好不容易挣得一份家业;却又遭遇妻子早逝的打击,独自一人供养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可是,尽管历经这许多艰难汹汹的际遇,老张依旧保持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怀抱憧憬和期盼。 付平暗自叹了口气,望着老张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不禁浮起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眼前这个腰杆笔直的老人,虽然无法像齐天大圣般飞檐走壁,但他却已熬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的艰苦岁月,就如同那闻名天下的孙悟空一般,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正当付平心怀这番感慨时,一旁的王占奎忽然开口了:"付干部,你别多想了。老张他就是这般个人,嘴上说不出什么好话来,但心底子里却很懂事。他是真心实意地感激你为咱们村里做的这些事,所以才会拿出他们家里仅有的那一点心意。" "我明白,我明白。"付平点了点头,眼睛依旧紧紧地盯着老张远去的背影,"只是没想到,在这个小村子里,竟也能遇到这般有出息的人物。他的经历固然是艰辛的,但他对生活的执著和乐观,却也值得每个人学习啊。" "那可不假。"王占奎赞同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老张他就是这般个人,虽然家徒四壁,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我看啊,就是有了你们这些上面的领导同志对咱们村这么上心,他才能有这股子干劲。" "嗯,有你这话,我也就更加肯定了。"付平听了,面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这艰苦的日子迟早是要过去的。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咱们村里就定能换个新天新地。到那时,老张他们这些可怜人也就重拾幸福生活了。" 说话间,老张的身影已经消失在村头的拐角处。付平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已从老张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他转过身,重新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衣衫,朝着村子里走去。 "行了,咱们也该继续了。"他对身边的人说,"还有那么多家等着我们去看望呢,可得赶紧的。" 众人会意,重新整顿好队伍,跟着付平一起继续着村中的巡视之旅。而老张的身影,则已消失在村头的路口,只留下一 个坚毅的背影,在炎炎夏日中渐行渐远。 村中巡视之旅仍在继续。付平和其他人挨家挨户地走访,将怀中的慰问品一一送到那些困难群众的手中。有的是年迈的寡妇,独自在家无儿无女;有的是残疾人士,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还有的是遭遇变故、家破人亡的可怜人。每到一处,付平都会亲自将米油面粉送到他们手中,并嘱咐他们节衷用度,勿让这点东西很快就用罄了。 一路走来,付平见到的大多是这样摇摇欲坠的生活景象。可是,尽管如此,这些人们的眼神中却都闪烁着一缕希望的火苗。他们对付平和其他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能得到这份关怀和救助,无不喜出望外。 看着他们欣喜若狂的模样,付平的心中不禁浮起一股暖流。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日夜操劳,就是为了让像这些可怜人一般的群众,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今日所见所闻,更是坚定了他的决心和信念。 一个个家户走访过后,付平望着眼前这片贫瘠却充满希望的村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群众固然贫困,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如此纯粹而执着。而要让他们的梦想成真,就需要他们和干部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就在付平心怀这番感慨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眼前。那正是老张,他手持锄头,步伐沉稳,从村口的一处工地上走了过来。 "哟,老张,你不是正在修路吗?怎么这就回来了?"付平连忙上前,笑着打了个招呼。 "哈,那能耽搁多久啊。"老张咧嘴一笑,语气轻松自在,"我们那工地上的活儿进展可是神速,指不定就能赶在明年之前通车呢!到时候,我们村子的日子就能红红火火了。" "那就好,那就好。"付平点了点头,脸上也浮现出几分笑意,"有了这条路,你们出去打工就方便多了。到那时,你们家的日子也就雨过天晴了。" "可不就是嘛。"老张说着,用锄头指了指村口处的工地,"你看那,大伙儿现在干活儿可是卖力气呢,个个都想着早点把路修好。到时候,你我可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付平顺着老张的手指望去,只见在工地上,一排排人头攒动,锄头扬起,泥土飞扬。每个人 的背影都挺拔笔直,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派干劲十足的景象。 看着这番热火朝天的场面,付平不禁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起老张刚才的那番话,不由得油然而生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许。是啊,只要大家都像这些人一样,怀揣着一颗干事创业的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个小村庄就一定能换一个新天新地,所有的穷日子都将一去不复返。 正当付平心怀这般憧憬时,老张忽然转过身来,朝他使了个眼色:"行了,你我也别在这儿站着了,还是快去看看那边的工地吧。他们那儿可能还需要人手呢!" 说罢,老张拄着锄头,大踏步走了过去。付平连忙跟上,很快就来到了工地边缘。只见在那里,一排排工人正挥舞着锄头,汩汩汗水在他们的脸上闪烁。 "哟,这不是付干部吗?你可来得正好!"为首的一名工人见了付平,连忙放下锄头,咧嘴笑着说道。 "哈哈,我就知道你们这帮老弟兄们正在卖力呢!"付平也笑了起来,上下打量着工人们,"这工程进度可真是神速,要是再这么干下去,咱们村的这条路明年就能通车了吧?" "那是自然!您就放心吧,付干部。"那工人说着,又重新拾起锄头,在地上比画了两下,"只要我们再拼命干上个几个月,这路修到村外的公路口儿那就指不定啥时候就能通了。到那时,您们这些领导同志也就可以为咱们村里人的生活操操心了!" "你们放心好啦,你们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付平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伙儿都像你们这样,日夜努力干活,咱们村子就定能换个天地。到时候,你们这些穷苦人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工人们被付平这番话深深地鼓舞了。他们个个挺直了腰杆,目光炯炯有神,似乎已看到了美好前程的曙光。 就在这时,一旁的老张也开口了:"是啊,付干部。您就放心好了,咱们村里人都是这般个儿的,就是想着过上好日子。您们只管拍拍脑门儿,想想该怎么给我们这帮穷老百姓谋福利就成。剩下的活儿,就交给我们这些老弟兄去干吧!"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付平点头连连,眼神中满是欣慰,"有你们这般朴实勤恳的好村民,我自然是放心的。你们只管卖力干活,剩下的事情就让为民服务的我们这些干部好生操心吧!" 说话间,一阵阵扬土的声响不绝于耳。付平抬头望去,只见工人们已经重新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劳作之中。锄头挥舞,泥土飞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但脸上的神情却透着一股子顽强和执着。 看着这番景象,付平不禁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起了老张临别时的那番话,心中不期然涌上一股暖流。是啊,这些朴实的村民们正是这个村子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这个家园增添着无穷的活力。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的责任就是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谋求福利,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小付,你还愣着干什么?咱们也该动身了吧?"就在这时,一旁的王占奎开口了,话语中带着几分促狭的意味。 "啊?哦,是是是。"付平像是突然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连忙整理了一下思绪,朝王占奎点了点头。 两人告别了工地上的工人们,转身离开了这片热火朝天的场景。一路上,付平的脑海中却还是不时浮现出那些工人们汗流浃背的身影。他想起了老张临别时的那番话,心中不禁被一股暖流所充盈。 是啊,这些质朴的村民正是这个家园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穷的活力。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的责任就是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谋求福利,让他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就在付平心怀这番感慨时,他和王占奎已经走到了村口的一处路口。这里是村子的必经之路,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付平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望着这条尘土飞扬的小路,不知在想些什么。 "怎么了,小付?你这是在考虑啥呢?"王占奎见状,忍不住出声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在想,咱们村的这条路什么时候才能够修缮一新。"付平指着脚下这条土路,语重心长地说,"你看看,这路可真是破旧不堪,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要是再这么任其荒废下去,咱们村的发展可就无从谈起了。" "那可不假。"王占奎也看着这条路,叹了口气,"不过你也别太着急。只要咱们再过一阵子,这条路就能通了。到那时,咱们村的日子也就雨过天晴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付平点了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这条路一旦修好,那就意味着咱们村的大门就真正敞开了。到那时,咱们村里的老百姓就能自由出入,到外头去谋生了。那些像老张他们一样的穷苦人,也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