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章 城里娃能干啥?一场关于大学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新年伊始,芝麻山村的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丝料峭的寒意,但村委会会议室里却洋溢着热火朝天的气氛。红砖砌成的墙面被炉火烤得暖烘烘的,墙上新刷的标语“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格外醒目。村长王占奎,一个敦实精干的汉子,正挥舞着粗糙的大手,激情澎湃地描绘着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今年,咱们村要扩大蕲艾种植面积,争取把"蕲艾之乡"的牌子打出去!还要……” 他的话音未落,坐在角落里的付平却突然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道:“王叔,我有个想法……” 他一开口,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他,有好奇,有疑惑,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王占奎愣了一下,随即爽朗地笑道:“小付啊,有啥想法就说,别拘束,咱们村委会开会,就是集思广益嘛!” 付平扶了扶眼镜,略带紧张地说道:“我想申请一个城乡文化交流项目,组织城里的大学生来咱们村体验生活,跟咱们村民同吃同住,也帮咱们村里做点实事。” 屋里顿时一片哗然,有人低声咕哝着:"什么玩意儿啊?城里人来咋交流?咱们又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还用得着学什么?" 一个老汉站了起来,穿着打了几个补丁的棉袄,戴着一顶破草帽,满脸都是皱纹。他拄着根棍子,摇摇晃晃地走到付平面前,一字一顿地说:"小伙子,你这主意听着倒是挺新鲜,可咱们这儿啥都缺,就是没缺人嘛!要是请那些城里人来,怕是添乱吧?他们那些没用的东西,咱们学不来,也用不着。" “大学生?能干啥活啊?别到时候还得咱们伺候他们!”一个皮肤黝黑,满脸风霜的老汉瓮声瓮气地说道。 “就是,前几年,城里来了一帮搞摄影的大学生,说是要体验生活,结果呢?天天就顾着拍照,地里的活一点也不干,净添乱!”一个身材瘦小的妇女尖声附和道。 “小付啊,你这想法是好的,但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啊?咱们村里现在最要紧的是发展产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有啥用?”一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人说道,他是村里的上任老会计,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高中毕业生之一。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付平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明白,要让这些世代生活在山村里的村民们接受新鲜事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耐心,更需要技巧。 “各位叔伯婶娘,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付平放慢了语速,尽量用村民们熟悉的语气说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大学生都是些娇生惯养的城里娃,来咱们这儿就是吃喝玩乐,帮不上忙,还添乱?” “可不是嘛!”“就是这个理!”村民们纷纷点头称是。 付平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其实,现在的大学生跟以前不一样了,他们很多人都很有想法,也很能吃苦。就拿我那个大学同学来说吧,他学的是农业技术,去年暑假的时候,他跟着导师去山区做调研,帮当地村民改良了果树品种,现在那些果树长得可好了,明年就能结果子了!” 村民们听得入了神,议论声渐渐小了下来。 “还有,我还有个同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他去年暑假的时候,就自愿去贫困山区修路,整整干了一个月,晒得跟咱们村里的庄稼汉一样黑,但他一点都不抱怨,还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 “真的假的?”“这城里娃还能这么能吃苦?”村民们面面相觑,眼中充满了惊讶。 “当然是真的!”付平语气坚定地说道,“他们来咱们村,不仅可以体验生活,还能帮咱们做很多事。比如,他们可以教咱们村里的孩子拼音、数学,可以帮咱们村里设计旅游路线,还可以帮咱们村里联系销路,把咱们村里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 付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的计划,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一幅美好的画卷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村民们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过,这些城里来的大学生,竟然还能做这么多事。 “小付啊,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王占奎半信半疑地问道,粗糙的手指习惯性地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目光在付平年轻而坚定的脸上停留了片刻。 “王叔,我还能骗您不成?”付平笑着说道,为了拉近和村民们的距离,他刻意模仿着他们的口音,“我那个大学同学,就是学农业的,他可是答应我了,只要项目一批下来,就带着他的导师,咱们省里有名的"土专家",来帮咱们指导粮食种植呢!到时候,咱们村的粮食产量肯定能翻一番!” “真的?!”人群中爆发出一声惊呼,说话的是村里的种植大户老李,他常年跟土地打交道,皮肤晒得黝黑发亮,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小付,你说的那个"土专家",真有那么厉害?” “李叔,您就放心吧!”付平拍着胸脯保证道,“我那个同学说了,他导师可是专门研究粮食种植的专家,发表过好几篇论文呢!有他指导,咱们村的粮食产量肯定也能更上一层楼!” “论文是啥?能吃吗?”老李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论文就是……”付平刚想解释,却被一阵爽朗的笑声打断了。 “哈哈哈,老李,你个老家伙,连论文都不知道是啥!人家小付说的没错,有专家指导,咱们村除了蕲艾以外粮食肯定能卖个好价钱!”王占奎笑着说道,看向付平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赏,“小付啊,你继续说,还有什么想法?” “还有,我还有个同学,是学设计的,他可以帮咱们村里设计一些文创产品,比如蕲艾香包、蕲艾枕头之类的,到时候咱们可以把这些产品卖给来咱们村旅游的城里人,还能打响咱们村的品牌呢!”付平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芝麻山村未来的美好景象。 “这个主意好!”“是啊是啊,咱们村的风景这么好,要是能吸引城里人来旅游,那咱们村就真的要发达了!”村民们纷纷点头称赞,原本的质疑声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小付啊,你这个项目,需要咱们村里出多少钱啊?”王占奎问道,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搞项目肯定是要花钱的。 “王叔,您放心,这个项目是政府扶持的,不需要咱们村里出一分钱!”付平笑着说道,“而且,项目期间,大学生们的吃住都由他们自己负责,咱们村里只需要提供一些场地和帮助就行了。” “一分钱都不用出?”村民们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分钱都不用出!”付平肯定地点了点头,“而且,项目结束后,政府还会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给予咱们村里一定的资金补贴呢!” “还有这等好事?”“那还等什么,赶紧申请啊!”村民们顿时沸腾起来,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在向他们招手。 看着村民们兴奋的表情,付平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要改变芝麻山村的命运,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发动村民们,才能真正激发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们就抓紧时间,把这个项目申请下来!”王占奎一锤定音,浑厚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也敲响了芝麻山村迈向新时代的第一声鼓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