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 乡村运动会惊现“扯裤子”大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芝麻山村的坝子上,阳光明媚,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辩论赛刚刚结束,村民和大学生们正沉浸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付平站在坝子边缘,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微笑。 "喂!付干部,还杵在那里做啥子?快过来帮把手噻!"王大娘朝他招呼道。 付平连忙小跑过去,接过王大娘手里的竹竿。竹竿两头系着红布条,是拔河比赛用的。村民们正在坝子边上忙活,搭建简易的看台,摆放桌椅板凳。三五成群的大学生穿梭其间,帮着搬运,热火朝天。 忽然,一阵吵嚷声传来。付平循声望去,只见几个村民围着一个中年汉子,脸色不善地数落着什么。定睛一瞧,原来是王寡妇家的儿子王强,不知啥时候又点上了一根烟,烟头随手一扔,正落在草丛里。 "个斑马你是勒几天白学了咩?还乱丢烟头!罚款五块!"一个壮汉恶狠狠地说。 "哎呀,习惯了嘛,一时改不了。"王强嬉皮笑脸地辩解。 "改不了也得改!这可是咱们自个儿的家园,再这么糟蹋,还得了?"另一个村民也加入了批评的行列。 "就是!你看人大学生,来了这么些天,村子焕然一新。环境卫生讲究了,秩序也好了,我们穷是穷点,还是要有良心有......有......对,有素质噻!"王大娘也帮腔道。 王强被众人训得讪讪的,只好认错,弯腰把烟头捡起来,老老实实扔进了垃圾桶。村民们这才满意地散开,各自忙活去了。 付平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互不理解,到现在形成共识,村民们的观念变化有目共睹。他更加坚信,乡村振兴的路上,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 随着准备工作的推进,拔河比赛即将开始。三个小组的组长聚在一起,商量着比赛规则。 很快,运动场地便布置停当。三个小组的组长围聚在一起,商量着比赛规则。 "要不咱们抓阄决定出场顺序?"付平提议道。 "好嘞,谁抓着最长的那根,谁就第一个上。"一组队长一锤定音。 三人从付平手中的竹签里各自抽出一根,拿在手里比划着长短。原来一组队长运气最好,抽中了最长的签。 "那行,就按这个顺序,二组第二,三组最后。每组都得上场两回,谁赢两场就是冠军,赢一场的排第二,一场没赢的就垫底喽。"付平一一解释着。 "这也符合农村人的习惯,一切争执不下的东西就通过抓阄抽签的方式交给天意,然后谁也不怨谁。"他心里暗想。 随着哨声响起,拔河比赛正式开始。一组和二组的队员们站在麻绳两端,神情严肃,蓄势待发。 "预备——起!"裁判一声令下,双方队员同时发力,麻绳瞬间绷直。 "加油!加油!"场外的观众们热情高涨,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 汗水顺着选手们的脸颊滑落,肌肉在剧烈运 动中绷紧。双方你来我往,僵持不下。突然,一组的一名队员脚下一滑,整个队伍瞬间失去平衡,被二组一鼓作气拉过了中线。 "二组赢啦!"欢呼声此起彼伏。 二组队员们兴奋地抱在一起,而一组队员则有些沮丧地低下了头。 "没事,兄弟们,"一组组长拍拍队员们的肩膀,"咱们还有机会争季军呢!" 接下来,二组对阵三组。这次比赛更加激烈,双方实力相当,谁也不肯轻易认输。拔河持续了近十分钟,最终三组凭借顽强的毅力,赢得了胜利。 "好样的!"付平忍不住为三组喝彩。他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心中暗暗欣喜。这种团结协作、不畏艰难的精神,正是乡村振兴所需要的。 拔河比赛结束后,紧接着是篮球比赛。村民们虽然平时很少接触篮球,但此刻却热情高涨,跃跃欲试。 "二虎,接球!"场上,一名大学生将球传给了二虎。 王二虎手忙脚乱地接住球,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旁边的队友连忙指导:"往前运,二虎!别站着不动啊!" 王二虎这才醒悟过来,开始笨拙地运球前进。虽然动作不够熟练,但他的努力和认真劲儿却感染了所有人。 "加油啊,二虎!"场边响起此起彼伏的鼓励声。 最终,凭借大学生们的技术优势和村民们的积极配合,二组在篮球比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胜利。 "看着大学生们为了他们各组的荣誉在场上挥汗拼搏,一种少有的集体荣誉感被激发了出来。"付平感慨道。他注意到,村民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自豪,仿佛这场胜利不仅属于二组,更属于整个芝麻山村。 比赛结束后,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这时,一个村民提议:"咱们来玩个更有意思的!" "什么游戏?"众人好奇地问道。 "十人十一足!"那人兴奋地说,"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特别好玩!" 付平听罢,眼前一亮。他立即接过话茬:"好主意!这个项目的用意也很明显,要锻炼大家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被这新鲜玩意儿吸引住了。 "怎么玩法?"有人问道。 付平简单解释了规则:十个人并排站好,用绳子将相邻两人的脚绑在一起,然后齐心协力向前行进,看哪个队伍先到达终点。 "听起来挺简单,咱们试 试看!"村民们跃跃欲试。 很快,三支队伍在起跑线上排好了队形。每队十个人,相邻两人的脚踝被细绳牢牢绑在一起。大家摇摇晃晃地站着,脸上既是兴奋又带着些许紧张。 "预备——开始!"随着付平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起初,三队都显得手忙脚乱。有的人迈大步,有的人迈小步,结果没走几步就东倒西歪。 "哎呀!慢点慢点!"一组的老李大声喊道,"大家要一起抬脚啊!" 二组这边也不遑多让。"左脚!右脚!左脚!"一个年轻人试图喊出节奏,但收效甚微。 三组倒是率先找到了些许诀窍。"大家听我口令,"队伍中间的大学生沉着地说,"一二一,一二一,跟着节奏来!" 渐渐地,三组的步伐开始整齐起来。他们缓慢但稳定地向前推进,引得旁观者一阵喝彩。 看到三组的进步,其他两组也不甘示弱。一组的队员们开始互相鼓励:"兄弟们,咱们也行!来,跟着我数:一、二、一、二......" 二组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大家手拉手,"一位村民提议,"这样更稳当些。" 于是,三支队伍你追我赶,场面既紧张又滑稽。有人不小心踩到旁边人的脚,疼得呲牙咧嘴;有人因为步子不一致,差点摔个狗啃泥。但无论如何,大家都在努力协调,试图找到最佳的前进方式。 "哈哈哈!"坝子上笑声不断。就连一向严肃的付平,此刻也忍俊不禁。他和工作组的其他成员站在一旁,轻松地看着场中村民们笑料百出的场面。 "老张,你踩到我脚了!" "对不住对不住,我这就挪一挪。" "别挪了!你这一挪大家都要倒!" "那咋办嘛......"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组中为首的那个小伙子一个踉跄,眼看就要摔倒。情急之下,他身后的人一把拽住他的腰带,却没想到裤子没提住,活生生被扯了下来。 "哎呀妈呀,羞死个人了!"那小伙子红着脸,手忙脚乱地提裤子。队友们也乱了阵脚,一个个东倒西歪,险些摔作一团。 "哈哈哈......"观众席上哄堂大笑,笑声在山谷间回荡。连付平也禁不住捧腹,眼泪都笑出来了。 就在众人笑作一团的时候,一组的队员们居然奇迹般地稳住了阵脚,齐心协力,一鼓作气冲过了终点线。 "一组赢了!"随着欢呼声响起,一组率先冲过终点线。 队员们兴奋地抱在一起,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老李激动地说,声音略带哽咽。 其他两组也陆续到达终点。 虽然没能获胜,但他们脸上并没有失落,反而洋溢着欢欣鼓舞的笑容。 "真有意思!"二组的一位大爷擦着额头的汗水,笑呵呵地说,"这比赛比拔河有意思多了!" "就是嘛,"三组的一个年轻人附和道,"咱们平时哪有机会这样玩闹?今天可是痛快了!" 付平看着眼前欢乐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欣慰。他走上前去,向大家宣布比赛结果:"恭喜一组获得十人十一足比赛的冠军!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一组的队员们站在一起,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老李,你们是怎么做到最后那么整齐的?"有人好奇地问道。 老李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大家都放下了争强好胜的心思,专心听指挥。你看啊,咱们平时干活不也是这样吗?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啥事是办不成的。" 这番朴实无华的话语引起了众人的共鸣。村民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理解和赞同的光芒。 付平听了老李的话,不禁感慨万千。他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老李说得对啊。这个游戏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这不正是我们建设美好家园所需要的精神吗?" 村民们若有所思地点头,有人甚至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这时,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举手发言:"付大哥说得对。我觉得,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玩得开心,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前我总觉得农村落后,现在我才发现,农村里其实蕴含着很多宝贵的品质,比如这种齐心协力的精神。" "是啊,"另一个村民接过话茬,"我们虽然物质条件比不上城里,但是这种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精神,可是城里人羡慕不来的。" 付平欣慰地看着眼前这幕。他看到,通过这次简单的趣味运动会,村民和大学生之间的隔阂正在慢慢消融,取而代之的是相互理解和欣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