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章 这是个机会,也是个考验!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村子里的土路上,三三两两的村民正朝着村委会大院走去,他们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的神情。 老李头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在路上,身旁是他的小孙子小明。小明蹦蹦跳跳地走着,不时催促道:"爷爷,快点儿啊,别让人把好位置都抢走了!" 老李头笑呵呵地说:"慌啥慌,又不是看电影,有啥好位置不好位置的。" 小明撇撇嘴:"爷爷,你不懂。这可是咱们村上电视诶,我得坐在前排,看得清清楚楚的。" 老李头摇头笑道:"你呀,就是好奇心重。行了,爷爷尽量走快点。"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村委会大院。院子里已经支起了一台大屏幕电视,周围摆满了板凳和小马扎。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着,有的还带来了瓜子和花生,俨然一副看露天电影的架势。 村支书王占奎站在人群中间,大声吆喝着:"大家伙儿都坐好啊,别挤,位置管够。老少爷们儿的都照顾着点,让老人家坐前头。" 小明拉着爷爷的手,灵活地穿梭在人群中,终于在第二排找到了两个空位。他得意地说:"爷爷,你看,我们坐得多好!" 老李头慢慢坐下,笑着摸了摸小明的头:"行啊,我孙子真能干。"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村民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涨。有人开始议论纷纷,猜测新闻会怎么报道他们的村子。 "诶,老王,你说咱们村会不会上镜头啊?"一个中年妇女问道。 老王捋了捋胡子,一本正经地说:"那肯定的啊!要不然咋叫报道咱们村呢?" "哎呀,早知道当时就好好打扮打扮,万一镜头扫到我呢。"妇女笑着说。 老王打趣道:"得了吧,就你那长相,还怕吓着观众不成?" 妇女不甘示弱:"呸,你个老头子懂啥?我年轻时候可是村里的大美人!"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气氛越发热闹。 就在这时,付平和孙丽丽来到了现场。村民们纷纷向他们打招呼。 "付书记来了!" "孙记者也来啦!" 付平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然后对孙丽丽说:"孙记者,你看咱们村民多热情。" 孙丽丽环顾四周,感慨道:"是啊,大家都很期待呢。付干部,你们的工作真的做得很好。" 付平谦虚地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了,你觉得新闻会怎么报道咱们村?" 孙丽丽笑着说:"这我可不敢保证。不过我相信,肯定会展现出芝麻山村的新面貌和村民们的精神风貌。" 正说着,电视里传来了熟悉的江州新闻片头音乐。村民们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大屏幕上。 "快看快看,开始了!"小明兴奋地拉着爷爷的袖子。 老李头轻拍孙子的手,低声说:"别闹,好好看。" 新闻播音员的声音从电视里传出:"今天,我台记者跟随省委宣传部的工作组,来到了齐夏县曹海镇芝麻山村,了解"城乡思想文化互动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画面一转,芝麻山村的景象出现在屏幕上。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一排排整齐的新房子映入眼帘。村民们看到熟悉的景象,不由得发出一阵惊呼。 "哎呀,那不是我家吗?" "看,那是咱们村的大槐树!" 新闻继续播报:"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来自省城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与村民结对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画面上,年轻的大学生们正和村民一起劳动、交谈、学习。有的在田间地头帮忙干活,有的在村民家中教授电脑知识,还有的在村委会大院里组织文艺演出。 "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不仅带来了新观念和城市文明,还为村民们普及了实用的法律知识。"播音员的声音继续传来。 镜头中,一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正在给一群村民讲解《民法典》的内容,重点讲解了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婚姻家庭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老李头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道:“这些娃娃们真是好啊,还免费给咱们普法呢!” 小明骄傲地说:“爷爷,我以后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样,学习法律知识,回来帮助大家!” 老李头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好啊,爷爷等着你学成归来,为咱们村里做贡献!” 周围的村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纷纷夸赞小明懂事。老李头看着孙子,眼里满是欣慰和期待。他心想,有了这些懂法律的新一代,咱们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新闻报道继续:"通过这次活动,芝麻山村的村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这对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画面上,村民们和大学生志愿者依依不舍地告别,有的村民还抹着眼泪。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大学生们留下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播音员总结道,"我们期待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像芝麻山村这样的农村能够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 随着最后一个画面的消失,新闻报道结束了。整个报道时间将近一分钟,对于一则地方新闻来说,已经算是相当长的篇幅了。 然而,村民们却觉得意犹未尽。小明失望地说:"啊?就这么点儿啊?" 老李头拍了拍孙子的肩膀:"已经不错了,能上省台新闻就很不容易了。" 村民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哎呀,咱们村上电视了,真是光荣啊!"一个大婶兴奋地说。 "是啊是啊,不过怎么这么短啊?我还没看够呢。"另一个村民附和道。 老王摇摇头,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你们懂啥?能上江州新闻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可是全省人民都看得到的!" 付平站起身来,对大家说:"乡亲们,咱们村能上江州新闻,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虽然时间短,但影响可是大着呢。" 孙丽丽在一旁补充道:"付干部说得对。这次报道虽然简短,但已经把芝麻山村的新面貌展现出来了。相信会有更多人关注我们村的发展。" 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虽然还有些意犹未尽,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就在这时,付平的手机响了。是县里打来的电话,说县长和镇长都看到了新闻报道,对芝麻山村的工作表示肯定,还说要近期来村里视察。 付平挂了电话,笑着对大家说:"好消息啊!县里领导看到咱们的报道了,很满意,说要来咱们村看看呢。" 这个消息无疑给村民们又打了一剂强心针。大家更加兴奋了,纷纷讨论起要怎么准备迎接领导的到来。 与此同时,镇委书记李爱明正激动地来回踱步。他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了芝麻山村的报道,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忐忑。 "老婆,你看到了吗?咱们镇上的村子上省台新闻了!"李爱明兴奋地对妻子说。 妻子笑着说:"看到了,挺不错的。不过你别高兴得太早,这可是个机会,也是个考验。" 李爱明点点头:"你说得对。这次报道肯定会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咱们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他走到窗前,点燃了一支烟,思绪飘远。他想起了付平之前给他的建议,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自己仕途上的福星。 正在这时,手机响了。是县里打来的电话,说省里领导看到了新闻报道,对曹海镇的工作很感兴趣,要来实地考察。 李爱明连忙应承下来,挂了电话后,他长出一口气,心里既紧张又兴奋。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啊,如果把握得好,说不定能给自己的仕途带来一个大的突破。 他回想起前几天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情景。当时,他不仅介绍了芝麻山村的情况,还顺带提到了曹海镇其他地方的发展状况。没想到记者们对此很感兴趣,还表示要进行更深入的采访。 李爱明暗自庆幸,心想这可真是个难得的机会。他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把曹海镇的工作亮点都展现出来,争取得到上级领导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他掐灭了烟,转身对妻子说:"老婆,看来这几天我得加班了。得好好准备准备,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 妻子笑着说:"行啊,你就忙你的吧。不过别忘了照顾身体,别累坏了。" 李爱明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他得赶紧召集镇里的干部开个会,统一思想,部署工作。还得联系一下各村的支书,让他们也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把曹海镇的工作亮点都展现出来,让领导们眼前一亮。 就在李爱明忙着筹划的时候,芝麻山村的村民们还沉浸在上电视的喜悦中。村委会大院里,人群渐渐散去,但兴奋的议论声仍在继续。 老李头拉着小明的手,慢悠悠地往家走。小明还在兴奋地说着:"爷爷,你看到了吗?咱们村的大槐树都上电视了!" 老李头笑呵呵地说:"看到了看到了。咱们村现在可出息了。" 小明突然想起什么,问道:"爷爷,你说县里的领导真的会来咱们村吗?" 老李头想了想,说:"应该会来吧。不过你别多想,该干啥还干啥。" 小明点点头,又问:"那我们要不要做些准备啊?" 老李头摸了摸孙子的头,笑着说:"你呀,操心的事儿还真不少。不过你说得对,咱们是得做些准备。明天爷爷带你去把咱家门前的路扫扫,再把院子收拾收拾。" 小明高兴地说:"好啊好啊,我一定帮爷爷的忙!" 老李头欣慰地看着孙子,心想这孩子懂事了,长大后一定能成大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