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从云层后悄然探出头来,将暖意洒向大地。洪文康一大早就起了床,洗漱完毕后,便匆匆出门去接付平。
一辆破旧的桑塔纳出租车停在村口,洪文康上前拉开车门,只见付平正靠在后座上打盹。"老付,到县城了,该起来了。"洪文康轻声唤道。
付平睁开惺忪的睡眼,打了个哈欠,"这都几点了,怎么这么早?"
"这不是怕迟到嘛,再说您昨晚也没睡好,我不想耽误您休息。"洪文康笑着说。
付平点点头,整了整衣服,跟着洪文康下了车。两人并肩朝着县政府大院走去。
"付干部,听说你们村子发展得很不错啊。"大院门口值班的老张热情地打着招呼。
"还行吧,也就那样。"付平谦逊地笑笑,向老张问好。
胡县长办公室里,一股淡淡的茶香氤氲在空气中。付平和洪文康双手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杯,等候着。
"小付啊,这阵子村里还顺利吧?"胡县长端坐在办公桌后,语气亲切。
"多亏县里的支持,芝麻山村的确是一天比一天好了。"付平诚恳地说,"不过,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马上我们要和济世药业的交付仪式要开始了,希望县里的领导能位临指导。"
当付平提出了邀请他们去芝麻山村参加交付仪式的事情,胡县长都没怎么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胡县长笑着道:“芝麻山村如今可是县里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招牌,你要继续努力,争取把芝麻山村这块招牌树得牢靠,树得高大!有什么困难就提,我们县里能支持的,尽量支持。”
“嗯。”付平如大多数人一般重重点头,然后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地开口道:“还真有点小困难。”
付平说着,将计划建设文化广场的想法娓娓道来。他提到,村里的老人孩子们平时无处活动,若是能在村中心修建一个文化广场,不但能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还能为外来游客提供一个休憩场所。
胡县长听了,点点头,神情赞许。
"这主意不错。村里发展了,村民们的生活品质也应该跟着提高。"他侃侃而谈,"不过,你们这个广场要花多少钱?有没有大概的预算?"
"大概需要六万元吧。"付平沉吟片刻,说出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六万?"胡县长摇了摇头,"这可不够啊,就算是盖个小广场,起码也得十来万吧?"
付平和洪文康相视一眼,心中一凛。六万元的预算,确实有些保守了。
"这样吧,给你们二十万!"胡县长拍板决定,"趁着修广场,顺便把村委会的那几间破房子也改建了。你们村发展得这么好,再住那种土坯房可不太合适。"
二十万元!付平和洪文康被这个大手笔吓了一跳。他们原本只打算修建一个简单的广场,却没想到胡县长竟然如此慷慨。
"谢谢县长!"付平连连点头,差点说错话。
办公室里,一阵欢快的笑声响起。
"平啊,你们这次可要好好把这个广场修建好。"胡县长语重心长地说,"不但要把村里的文化生活搞活,还要为以后接待外来客人做好准备。"
"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广场修得漂漂亮亮的。"付平信心满满。
离开县长办公室时,徐书记恰好从旁边的会议室里出来。他热情地和付平打着招呼,两人攀谈起来。
"要建广场?这可是个大工程啊。"徐书记笑着说,"不过你们有个问题,就是缺乏专业人士。"
徐书记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没关系,我给你们引见一个人,他是我在县城里最得力的助手。"
徐书记带着付平和洪文康,沿着长长的走廊向前走去。他们来到一间办公室门前,徐书记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徐书记推门而入,付平和洪文康紧随其后。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坐在办公桌后,看到徐书记进来,急忙起身相迎。
"柳副县长,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芝麻山村的小付。"徐书记向那人介绍道,"他们村现在要修建一个文化广场,不过缺乏专业人士把关,所以我想请你帮个忙。"
"这没问题。"那人爽快地答应下来,随即向付平伸出手,"你好,我叫柳战华,是负责农业工作的副县长。听说你们村最近发展得很不错,我也一直很关注。"
付平连忙伸手与他握了握,心中不免感到有些惴惴不安。眼前这个爽朗的中年人虽然谈吐不凌厉,但作为县里的副县长,他的为人处世定然见多识广,自己这个乡下人怕是难以与他相比。
"这个广场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把它修建得漂漂亮亮的。"付平诚恳地说,"不过我们村里人手不足,还需要柳副县长的指点。"
"放心好了,有我尽力帮忙。"柳战华爽朗一笑,让付平的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一个年轻人快步走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叠文件。
"柳副县长,这是刚才会议的文件。"那人将文件递给柳战华,又看向徐书记和付平他们,有些疑惑。
"噢,让我给你介绍一下。"柳战华会意,说道:"这位是我的秘书小张,以后你们在修建广场的过程中,他会全程协助。"
小张点了点头,向三人问好。付平上下打量着他,只见他二十来岁年纪,身材挺拔,面容英俊。
"以后就多多关照了。"付平伸出手,与小张握了握手。
午后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付平和洪文康的脸上,两人坐在从县城开往曹海镇的班车上,神情中透着疲惫和兴奋。付平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思绪仍停留在县政府的会议室里。
"老洪啊,"付平转过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咱们这次可是赚大发了。二十万呐,比咱们预想的多出这么多。"
洪文康点点头,脸上也露出喜悦的笑容:"是啊,付干部。这下咱们村的文化广场可以建得更好些了。"
付平轻轻拍了拍洪文康的肩膀:"别高兴得太早。这钱来得容易,用起来可不简单。咱们得好好规划,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洪文康认真地点头:"您说得对。咱们得先列个预算,看看怎么分配这笔钱。"
两人一路讨论着,不知不觉间,班车已经驶入了曹海镇。付平看了看手表,对洪文康说:"先去镇政府吧,得向李书记和赵镇长汇报一下情况。"
下了车,两人匆匆走向镇政府大楼。路过一家小饭馆时,付平停下脚步:"先吃点东西吧,下午还有得忙呢。"
他们随便点了两碗面条,边吃边继续讨论着。洪文康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付干部,咱们得准备一个详细的交付仪式方案吧?"
付平嘴里塞满面条,含糊不清地说:"对,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县里领导要来,可得办得像样点。"
吃完饭,两人来到镇政府。李书记和赵镇长正在办公室里商讨事情,看到付平和洪文康进来,李书记笑着招呼道:"小付啊,你怎么来了,有什么好消息吗?"
付平脸上露出喜悦的神色:"李书记,赵镇长,县里已经确定了,胡县长、徐书记和柳副县长都会来参加咱们的交付仪式。"
李书记一听,立马坐直了身子:"好啊!好啊!这可是大好事啊!县领导能来参加,是对咱们芝麻山村工作的肯定啊!"
赵镇长也连连点头:"没错,这确实是好消息。小付啊,你们村这次可是出了大风头啊!"
付平谦虚地说:"这都是上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对了,县里还给我们拨了二十万,用于建设文化广场和改建村委会。"
李书记和赵镇长听了,眼睛都亮了起来。李书记拍了拍桌子,说道:"好啊!老赵,你这边要全力配合芝麻山村,务必把这次的交付仪式办得隆重热烈一些!"
赵镇长立即应道:"李书记放心,我一定亲自过问,确保万无一失。"
赵镇长转向付平,眼神中带着几分严肃:"小付啊,咱们得好好商量商量这个仪式怎么办。县领导来了,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付平点头应道:"是的,赵镇长。我和文康已经初步讨论过了,待会儿我们一起细化一下方案。"
李书记站起身,踱步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沉思了片刻,然后转过身来说:"这样吧,咱们现在就把仪式的大致流程定下来。老赵,你来主持,小付你们提出你们的想法。"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办公室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付平和洪文康提出了他们的初步构想,赵镇长则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我觉得咱们可以在村口搭个欢迎牌坊,"洪文康提议道,"上面写"热烈欢迎县领导莅临指导"。"
赵镇长点头赞同:"这个主意不错。还得准备几面红旗,让村民们挥舞着,营造热烈的氛围。"
付平一边记录,一边补充道:"对了,咱们是不是得准备个简单的文艺表演?让村里的文艺队排练一下?"
李书记拍手叫好:"这个想法好啊!来点本地特色,让县领导们看看咱们芝麻山村的精神面貌。"
讨论进行得热火朝天,连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都没人注意到。直到门被推开,一个年轻的女干部探头进来:"李书记,镇里的统计报表......"
李书记这才回过神来,看了看表,惊讶地说:"哎呀,不知不觉都这个点了。小付啊,你们先回去吧,把今天讨论的内容整理一下,明天再来细化。"
付平和洪文康起身告辞。走出镇政府大楼时,夕阳已经西斜,给整个小镇镀上了一层金色。两人站在台阶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走吧,"付平拍了拍洪文康的肩膀,"咱们得赶紧回村了。"
他们来到镇上的摩托车停靠点,付平向一个熟悉的摩托车司机招手:"老张,载我们回芝麻山村。"
摩托车在乡间小路上飞驰,凉爽的晚风吹散了付平和洪文康一天的疲惫。路过一片稻田时,洪文康突然说道:"付干部,您说咱们村这次能不能趁机提一提产业发展的事?"
付平若有所思地说:"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得看机会,不能喧宾夺主。咱们主要还是把交付仪式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