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 吾道不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午后的阳光透过茶馆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付平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前,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茶杯。他时不时抬头望向门口,眼中带着几分期待和紧张。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付平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那人一身笔挺的西装,脚步沉稳有力,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的人物。 付平连忙起身,恭敬地说道:"姜总,您好。我是付平,多谢您百忙之中抽空见我。" 姜总上下打量了付平一眼,露出一丝赞许的神色:"小伙子看起来精神不错。坐吧,咱们长话短说。" 两人落座后,姜总开门见山地说道:"张佳妮已经跟我提过你们的项目了。听说你把那个芝麻山村的项目给拿下来了?" 付平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是的,姜总。在我们领导的努力下,终于说服了当地政府和村民。" 姜总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有魄力。说说看,你们打算怎么操作这个项目?" 付平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他的计划:"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园。首先,我们会引进优质品种,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确保原料质量。其次,我们计划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初加工中心,可以进行药材的清洗、切片、烘干等处理。最后,我们还打算设立一个小型的研发中心,专门研究如何提高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姜总听得连连点头,眼中的兴趣越来越浓:"听起来不错。不过,你们有考虑过成本问题吗?这么大的投入,回报周期恐怕不短吧?" 付平笑着说道:"姜总慧眼如炬。确实,前期投入会比较大。但我们已经做好了详细的财务规划。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产品质量过关,价格合理,三年内就能实现盈利。" 姜总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三年?倒是比我想象的要快。不过,你们凭什么觉得自己的产品能卖得出去?" 付平早有准备,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姜总,这是我们的市场调研报告。我们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中药材,很多都存在质量不稳定、来源不明确的问题。而我们的产品,不仅有标准化种植的保证,还有完整的溯源系统。这在行业内可是稀缺资源。" 姜总接过文件,仔细翻看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小伙子,有两下子。这份报告做得很扎实。" 付平谦虚地说道:"姜总过奖了。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 姜总摆摆手:"别客气了。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潜力。这样吧,我们先签个意向协议,具体细节后续再谈。" 付平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太感谢您了,姜总。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个地方吃顿饭,庆祝一下?" 姜总却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饭就不必了。我最讨厌那些酒桌上的应酬。你知道吗,江州这些人,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哪有心思做正经事?难怪经济发展这么慢。" 付平愣了一下,随即露出赞同的神色:"姜总说得对。其实我也不太喜欢那些应酬,觉得既浪费时间又没什么实际 付平赞同地说道:"姜总说得对。其实我也不太喜欢那些应酬,觉得既浪费时间又没什么实际意义。不如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 姜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拍了拍付平的肩膀:"小伙子,你小小年纪就有这种觉悟,不错。记住,做事要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 付平认真地点点头:"我明白了,姜总。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安排?" 姜总看了看手表,干脆地说道:"这样,你先把意向协议的草案拟出来,发给我们法务部门看看。等没问题了,我们再约时间正式签约。" 付平连忙应道:"好的,姜总。我回去就着手准备。" 姜总站起身来,付平也赶紧起身。姜总边走边说:"对了,你们那边的土地流转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付平紧跟着姜总的脚步,回答道:"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我们采取了"保底收益+分红"的模式,农户的积极性很高。" 姜总点点头:"不错。记住,要照顾好农户的利益。只有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我们的原料供应才能稳定。" 付平认真地说:"姜总说得对,我们一定会把这一点放在心上。" 两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茶馆门口。阳光依旧明媚,街道上行人匆匆,车水马龙。 付平看了看表,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半。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姜总,耽误您这么长时间,实在是过意不去。要不我请您吃个晚饭?" 姜总却摆摆手,爽快地说:"不用了,各忙各的吧。你小子好好干,我等着看你们的好消息。" 付平恭敬地点头:"好的,姜总。我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姜总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转身大步离去。付平站在原地,目送姜总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街道上,行人如织,车辆穿梭。远处,几座高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活力。付平站在茶馆门口,感受着微风拂面,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城市的喧嚣渐渐褪去,一家幽静的餐厅里,温暖的灯光洒在三个男人的脸上,映照出他们脸上或喜悦或慈祥的神情。 付平端起酒杯,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向对面的两位长辈敬酒:"老师,陈老,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有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们芝麻山村的项目哪能这么顺利啊!" 吴孟森慈祥地看着付平,轻轻摇了摇头:"小付啊,你这话就见外了。我们不过是尽了点绵薄之力,真正厉害的是你啊!能把济世医药这样的大公司拉来合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陈老也笑着点头:"是啊,小付,你可真给我们长脸了。来,我敬你一杯!" 三人碰杯,酒杯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付平一饮而尽,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笑容:"其实说来惭愧,今天下午跟姜总谈完,我兴奋得都忘了时间。要不是突然想起来,差点就错过跟你们的约定了。" 吴孟森听罢,故作严肃地板起脸:"哦?你这小子,请人吃饭就这诚意?都快五点了才打电话,就这么做事的吗?" 付平被这突如其来的"责备"吓了一跳,连忙解释:"老师,您别生气,我真的是太忙了。下次,下次我一定提前通知您!" 看着付平紧张的样子,吴孟森和陈老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付平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戏弄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陈老拍了拍付平的肩膀:"好了,别紧张。我们知道你忙。来,给我们好好讲讲,今天跟姜总谈得怎么样?" 付平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陈老,您是不知道,姜总可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啊!我们一见面,他就开门见山地问我项目的情况。我把我们的计划一说,他当场就拍板要签意向协议!" 吴孟森点点头:"姜总这人我知道,在商界可是出了名的雷厉风行。能得到他的认可,说明你们的项目确实很有前景。" 付平继续说道:"是啊,我们计划打造一个集种植、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园。姜总听完我的介绍,还夸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呢!" 陈老欣慰地笑了:"小付啊,你可真给我们长脸了。来,我再敬你一杯!" 三人又碰了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餐桌上的气氛越发热络起来。付平正兴致勃勃地与两位老人分享着未来的规划,突然想起什么,疑惑地问道:"对了,陈老,怎么没把刘浩叫来一起啊?" 陈老原本红润的脸色微微一变,手中的香烟停顿在空中,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恨铁不成钢:"你们最近没联系吗?" 付平摇摇头,更加疑惑了:"没有啊。他最近在忙什么?怎么也不见他来?" 陈老深吸一口烟,重重地吐出一口烟圈,语气中带着一丝愤懑:"这个蠢货,这种时候还绷什么面子,装什么清高嘛!我再三跟他讲了,没想到还是这副心高气傲的破德行!" 付平被陈老突如其来的怒气吓了一跳,不知所措地看向吴孟森。吴孟森轻轻拍了拍陈老的肩膀,笑着对付平解释道:"小付啊,你别误会。刘浩那小子啊,他是受你的激励,报了第二期的大学生驻村计划,现在已经去了好几个月了。" "啊?"付平先是一愣,随即释然一笑,"原来是这样啊。那他怎么一声不吭就走了?" 吴孟森摇摇头,无奈地说:"这小子,走的时候也不跟我们说一声,还是我后来打电话问了他同学才知道的。" 陈老冷哼一声:"就是嘛,这种时候还绷着个脸,装什么大尾巴狼!" 付平听完,脑海中浮现出刘浩当初在芝麻山村的种种不适应,以及临走前眼中的那份坚定。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感动:"刘浩能有这样的决心,真是太好了。我们当初在芝麻山村的时候,他可是连坐在石头上都嫌脏呢。" 陈老的脸色缓和了些,叹了口气说:"这小子啊,虽然有时候死脑筋,但心地善良,肯吃苦。我相信他会在基层得到锻炼的。" 吴孟森笑着附和:"是啊,你们年轻人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付平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师,陈老,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努力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夜色渐深,餐厅里的客人逐渐散去,只剩下付平三人。他们又聊了许久,直到服务员来提醒打烊,这才意犹未尽地起身离开。 走出餐厅,昏黄的路灯下,三人的身影被拉得老长。吴孟森轻轻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付啊,你能有这份心,我们都很欣慰。乡村振兴,路漫漫其修远兮,你要走的路还很长,但要始终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 付平眼眶微微泛红,深深地鞠了一躬:"老师,陈老,谢谢你们。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陈老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期许:"刘浩那小子虽然有时候死脑筋,但心地善良,肯吃苦,我相信他会在基层得到锻炼。你们年轻人啊,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你们这样有志气的年轻人坚持不懈地努力。" 付平郑重地点头:"陈老,您说得对。我们一定会努力的,不光是为了芝麻山村,更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像芝麻山村这样的乡村。" 吴孟森欣慰地笑了:"好啊,有这份心就好。记住,遇到困难不要怕,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们。" 三人又聊了几句,才依依不舍地道别。付平目送着两位老人离开,他们的身影在夜色中渐渐模糊,却仿佛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