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1章 百字报道引发的“蝴蝶效应”!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江州的冬天总是来得悄无声息,像一位轻手轻脚的老人,不知不觉间就悄悄地来到了人们身边。这一天,江州城里飘起了细细的雨丝,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叶子已经泛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就在这样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江州日报》的一则不起眼的小消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报纸角落里,用不到百字的篇幅,简单报道了"江州道地药材齐夏蕲艾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 "老张,你看看这个。"江州日报编辑部里,老李指着报纸上的一小块版面,对坐在对面的同事说道。 老张放下手中的茶杯,接过报纸仔细看了看,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嗯,写得不错,点到为止。" "是啊,虽然篇幅简短,位置也不显眼,但细心的读者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官方对这次会议的认可之意。"老李附和道。 与官方媒体的简短报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媒体对这次大会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报道。其中,企鹅网的报道最为全面,几乎将整个会议的过程原原本本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齐夏县宣传部的办公室里,小李正对着电脑屏幕津津有味地阅读着企鹅网的报道。 "小李,看啥呢?这么入神。"老王走进办公室,看到小李聚精会神的样子,好奇地问道。 "王哥,你来得正好。你看看这篇报道,写得真是不错啊!"小李兴奋地说,"咱们请来的这些记者果然有两下子,住得舒心吃得舒服,红包也给了,这报道写得就是不一样。" 老王凑过来看了看,点头赞同:"确实写得不错。不过,别光顾着夸人家,咱们也得好好学习学习人家的写作手法。你看人家这报道,不光把会议内容写得清清楚楚,还把咱们齐夏县的特色和优势都给点出来了,这才叫会写啊!" 小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王哥说得对,我得好好学学。" 企鹅网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大会的主题、参与者、专家发言、领导讲话等内容,着重突出了齐夏蕲艾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前景,以及当地政府对该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 冬日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芝麻山村的田野上,给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村口的大榕树下,几个老人正悠闲地晒着太阳,谈论着前几天发生的大事。 "和喜啊,你听说了吗?村长他们去县里开会回来了。"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 "听说了听说了,"被称作王和喜的老人点点头,"听说是什么专家来讲课,讲的都是些新鲜玩意儿。" "可不是嘛,"另一个老人接过话茬,"我听我家小子说,那些专家讲的东西,把咱们村的人都听傻了。原来咱们种的蕲艾还能这么搞,能挣那么多钱!" 王和喜咧嘴笑了笑,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要是真能像他们说的那样,咱们村可就要发达了。" 就在这时,村长王占奎骑着自行车从村口经过。看到树下的老人们,他停下车,笑呵呵地打招呼:"几位老哥,聊啥呢?这么热闹。" "哎呀,说的不就是你们去县里开会的事儿嘛,"戴老花镜的老人说,"占奎啊,你给我们讲讲,到底都听到些啥新鲜事儿了?" 王占奎把自行车支好,走到树下,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述:"哎呀,老哥们,这次真是开了眼界啊!那些专家讲的,可不是咱们平常能听到的。"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组织语言,然后继续说道:"你们想啊,咱们种蕲艾这么多年,不就是种了卖,卖了种吗?可人家专家说了,这蕲艾啊,可以做成保健品、化妆品,甚至还能做成药品!" 老人们听得目瞪口呆,纷纷追问细节。王占奎滔滔不绝地讲着,时不时还用手比划着,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兴奋。 "最重要的是,"王占奎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什么秘密,"县里打算把咱们的蕲艾注册商标!要是成了,咱们的蕲艾可就真的出名了!" 老人们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村子未来繁荣的景象。 与此同时,在村委会的新办公室里,付平正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地写着自己的发言稿。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专注的神情。 付平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片刻,然后又快速地写下文字。他知道,半个月后的中期总结会上,自己的发言将代表整个芝麻山村的工作成果。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王二虎探头进来:"付干部,我刚从镇上回来。镇上的人都在议论咱们村最近的变化呢。" 付平抬起头,微笑着问道:"哦?他们都说些什么?" 王二虎走进屋,摘下头上的帽子,抖了抖上面的露水:"都说咱们村变化大啊!新修的文化广场,大家伙儿都喜欢。还有新搬的村委会,大伙儿都说敞亮。" 付平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那就好。咱们的努力没白费。" 王二虎犹豫了一下,又说道:"不过,付干部,我听说组织部的专家又来了?" 付平的表情略微严肃了些:"是啊,第三批专家。这次是组织部的人亲自带队。" "他们...没说什么吗?"王二虎小心翼翼地问。 付平摇摇头:"没有。走访完就走了,什么也没说。"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付平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群山。冬日的阳光透过薄雾,给远山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衣。 "二虎啊,"付平突然开口,"你觉得咱们这半年来,做得怎么样?" 王二虎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我觉得挺好的啊。村里变化这么大,大伙儿都高兴着呢。" 付平微微一笑:"是啊,变化是有。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付平和王二虎走出办公室,看到一群村民正聚集在文化广场上。 "这是怎么了?"付平问道。 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笑呵呵地回答:"付干部,我们在学跳坝坝舞呢!这广场修得好,跳起舞来可舒坦了!" 付平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了刚来芝麻山村时的情景,那时的村子冷清萧条,哪里会有这样的热闹景象?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13年的最后几天悄然而至。江州省委组织部第一届大学生驻村干部中期总结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付平坐在办公室里,反复修改着自己的发言稿。他知道,这次总结会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工作评价,更关系到芝麻山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付干部,"王二虎敲门进来,"县里的胡县长来电话,说想和你聊聊。" 付平点点头,拿起电话。胡县长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小付啊,总结会的准备工作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胡县长。"付平回答道,"我正在修改发言稿。" "嗯,好。"胡县长顿了顿,"小付啊,这半年来,你在芝麻山村做得很不错。县里对你的工作很满意。" 付平谦虚地说:"这都是组织的培养,还有村民们的支持。" 胡县长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小付啊,你这个人啊,就是太谦虚了。不过也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我看啊,你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付平听出了胡县长话中的意思,心里一动,但还是平静地说道:"胡县长过奖了。我只是尽自己的本分,为村里做点事。" "行,你好好准备总结会吧。"胡县长说完,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付平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群山出神。冬日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山间,给光秃秃的树枝镀上了一层金边。他想起了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王二虎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付干部,不好了!村口出事了!" 付平一惊,赶紧问道:"怎么回事?" "是老张家的牛,不知怎么的,跑到了李大爷的菜地里,把人家的白菜都给糟蹋了。现在两家人在村口吵起来了。"王二虎焦急地说。 付平二话不说,抓起外套就往外跑。来到村口,只见两家人正吵得面红耳赤,周围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村民。 "我这白菜可是准备过年卖的,现在全毁了,你说怎么办吧!"李大爷气呼呼地说。 "这不是故意的啊,牛不小心跑出去的。再说了,也没吃多少,你看你这么大反应干啥?"老张也不甘示弱。 付平走上前,高声说道:"大家先别吵了。有什么事,咱们好好说。" 看到付平来了,两家人的火气稍微消了些。付平先是安抚了李大爷,承诺会公平处理这件事。然后又转向老张,语重心长地说:"老张啊,你的牛确实给李大爷造成了损失,这个责任你得负。" 老张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知道错了,付干部。可是...我家也不富裕啊,赔不起那么多钱。" 付平想了想,提议道:"这样吧,老张家出一部分钱,村里也出一部分,把李大爷的损失补上。以后大家都要注意,看好自家的牲口。咱们是一个村的,和气生财,别为这点事伤了和气。" 两家人听了付平的提议,都觉得合情合理,纷纷点头同意。围观的村民们也都赞同地说:"付干部处理得好!" 解决完这场纠纷,付平回到办公室,长舒一口气。他看了看墙上的日历,距离中期总结会只剩下短短几天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