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过一段陡峭的山路,终于进入了县里的平坦大道。县里的街道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清晰起来,早起的行人、忙碌的小贩、还有那些来往的车辆,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县里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早晨的阳光还带着几分凉意,洒在石板路上,映出淡淡的光泽。中巴车缓缓驶入车站,车子停稳后,乘客们陆续下车,付平和刘逸霏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沉静。
刘逸霏跟在付平身后走下车,脚刚一落地,她就被扑面而来的淡淡尘土味和远处小贩的叫卖声拉回了现实。县里和村里比,显得繁华许多,却也多了几分喧嚣。她低头看看脚下的石板路,心里有些恍惚,仿佛自己已经离开了那个熟悉的世界,进入了另一个喧嚣而陌生的地方。
付平站在她身旁,目光在四周扫了一圈,确定好方向后,便转头对刘逸霏说道:“逸霏,时间还早,咱们先去吃点东西吧,县里那家老李豆腐脑不错,我带你去尝尝。”
刘逸霏抬起头,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她心里虽然还在想着刚才的对话,但她知道,付平是怕她饿着,也是想让她放松一下心情。她跟着付平朝县中心走去,心里却越发感到难以释怀。
县里的街道两旁,商铺一家挨着一家,门口挂着各式招牌,五花八门的商品远比村里丰富多了。刘逸霏走在街上,目光不由自主地被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片刻,但很快,她又低下头,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
“逸霏,这儿。”付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她抬头一看,付平正站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招呼她过去。她走近一看,那是一家看上去有些年头的老店,门口挂着一块有些褪色的木牌,上面写着“李记豆腐脑”几个字。店里没有几张桌子,摆设也很简单,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豆香味,闻着就让人觉得温暖。
付平领着刘逸霏走进店里,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一件旧围裙,见到他们进来,便笑着迎了上来:“哎哟,付哥,您今儿怎么有空来啦?”
付平笑着点点头,“李叔,带朋友来尝尝你的手艺,老样子,两碗豆腐脑,再来两根油条。”
李叔笑呵呵地应了一声,转身忙活去了。刘逸霏静静坐着,目光透过窗户看向外面,心里依旧沉沉的。付平看她神色有些恍惚,便轻声问道:“逸霏,刚才跟你说的事儿,你真不打算再考虑一下?”
刘逸霏转过头,看着付平那关切的眼神,心里一阵温暖,但她还是摇了摇头:“付哥,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我现在真的没有那个心思。村里的事儿还多着呢,我得先把这些事儿理顺了,才能安心去想其他的。”
付平听了,只能点点头,不再劝说。他心里明白,刘逸霏是个有责任心的姑娘,她一旦决定了什么事,就很难改变。不过,他也希望她能多为自己考虑些,不要总是把自己压得那么紧。
没过多久,李叔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和两根刚炸好的油条走了过来,笑着说道:“来啦,趁热吃吧!付哥,这可是我家祖传的手艺,你朋友今天可得好好尝尝。”
刘逸霏看着冒着热气的豆腐脑,心里忽然感到一丝温暖。她道了声谢,拿起勺子轻轻舀了一口,滑嫩的豆腐脑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豆香和咸鲜的
滑嫩的豆腐脑在口中化开,温热的感觉从舌尖蔓延到全身,仿佛驱散了早晨的寒意。刘逸霏轻轻咀嚼着,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微笑。她抬头看了看付平,发现他正微笑着注视着自己,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和关心。
“好吃吧?这家店可是县里几十年的老店了,我每次来县里都要来这儿吃碗豆腐脑。”付平笑着说,眼里透着一股自豪。
刘逸霏点点头,轻声道:“嗯,味道确实不错,很细腻,也很暖。”
付平听她这么说,心里也是一阵欣慰。他知道,刘逸霏平日里在村里操劳,生活不算轻松,这碗简单的豆腐脑或许能给她带来一点点的慰藉。
两人安静地吃着早餐,豆腐脑的热气在寒冷的空气中渐渐蒸腾开来,带来一丝丝人间烟火的温暖。屋外,县里的街道已经开始热闹起来,行人来来往往,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整个镇子仿佛都在这寒冷的冬日清晨中慢慢苏醒。
付平吃了几口,突然放下勺子,抬头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道:“逸霏,你有没有发现,这县里虽然比咱村子热闹,但仔细一看,其实也没多么富裕。”
刘逸霏闻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窗外的街道上,虽然人头攒动,但大多数商铺都是些小本生意,卖的无非是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和简单的吃食。房屋的墙壁上斑驳的痕迹,路边的垃圾桶也有些破旧,县里的基础设施看起来并不怎么完善。
刘逸霏点了点头,心里也有些感慨。“是啊,县里虽然人多,但日子也不见得多好过。我们村现在搞得不错,但要是没有你们这些人带着,怕也是跟县里一样,热闹是热闹,日子却还是紧巴巴的。”
付平听了,默默点了点头,心里也觉得有些沉重。他们努力了这么多年,芝麻山村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也清楚,这条路还长,前途未卜。村子的发展不能只靠他们几个外来干部,得让村民们自己也强起来,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逸霏,其实我一直在想,咱村的未来不能光靠我们这些外头来的人。真正能让村子长久发展的,得是村民自己。咱们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找到路,教他们怎么走,但最终得他们自己走下去。”付平语气平静,却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
刘逸霏听着,心里也认同付平的观点,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村里的发展不能只靠外来的力量。她低头看着自己面前那碗已经见底的豆腐脑,心里思绪万千。她知道付平说得没错,可是要让村民们真正自立起来,这条路可不容易。
“付哥,你说得对。我也知道,村里发展得再好,最后还是得靠村民自己去维持。可有时候我也在想,村里这些人,能不能真的撑起来?”刘逸霏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和忧虑,她看着付平,眼里透着一丝迷茫。
付平沉默了一会儿,思索着她的话。的确,村子里大多数人都还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里,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要想有好日子,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样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逸霏,你说得有道理,但咱们也不能着急。村民们一辈子都在过穷日子,突然让他们改变想法,确实不容易。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来,先让他们看到希望,尝到甜
付平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像是在给刘逸霏,也是在给他自己打气。两个人沉默了片刻,都在各自思索着。镇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斜斜地落在桌子上,豆腐脑的余温已经散尽,但心底那股暖意却并未消散。
刘逸霏轻轻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付平,眼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情绪:“付哥,你说的我都明白。其实我也知道,咱们不能急,村里的变化不能一蹴而就,得靠时间。可有时候,我看着那些村民,心里真的有些不安。我怕他们会不会在我们离开之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付平点了点头,他也有过同样的担忧。芝麻山村这些年的变化,确实离不开外来干部的帮助和引导,但一旦他们离开,村子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确实是个未知数。
“逸霏,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付平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我们这些干部,最多也就再待几年,终究是要离开的。可村子是他们自己的,日子是他们自己的,怎么过,最终还得靠他们自己去决定。”
刘逸霏轻轻点了点头,心里却感到一阵沉重。她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终究只是为了给村子铺一条路,而能不能走下去,还是得看村民们自己。
付平看着她略显忧虑的神情,不由得放低了声音,带着几分安慰的意味:“逸霏,我知道你心里有压力,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村子里有些人已经开始改变了,像王占奎这样的,已经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只要有了一个带头的,其他人慢慢也会跟上来。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
刘逸霏听了,心里稍稍放松了一些。她知道,付平说得没错,村里的变化虽然慢,但已经有了苗头。王占奎是村里的骨干,他的改变,确实会影响到其他人。想到这里,她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坚定。
“付哥,你说得对。咱们不能急,得一步一步来。”刘逸霏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不管怎么说,我会继续努力,尽力让村里的人看到希望。不管咱们以后在不在,得让他们自己学会怎么走下去。”
付平听了,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刘逸霏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也许她不会立即做出什么大的改变,但她会继续坚持下去,为村子做她力所能及的事。
“逸霏,你有这样的想法,我很高兴。”付平说着,眼中透出一股真诚的赞许,“你放心,有我们在,我们会尽力帮你,一起把村里的事情做好。”
刘逸霏点了点头,心里感到一阵温暖。她知道,付平是真心想帮她,也是真心为这个村子好。这样的同伴,让她在前行的路上不至于感到孤单。
两人默默地吃完了剩下的早餐,付平结了账,带着刘逸霏走出店铺。县里的阳光已经变得明亮起来,街道上人来人往,显得一片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