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 建学校还是修路灯?我都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芝麻山村的清晨,天色微亮,山间的薄雾还未散去,村口那棵老槐树下,隐隐约约能看见几个人影在等候着。付平站在村委会门口,手里捏着一根烟,目光不时地望向不远处的村道。他心里盘算着今天的安排,村里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不多,怎么也得让领导们看出点变化来。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付平拿出来一瞧,是李爱明打来的。他接起电话,听到那头传来李爱明熟悉的声音:“小付,我和老宋已经到村委会门口了。” 付平忙把烟头在鞋底捻灭,匆匆迎了上去。李爱明和宋建设果然已在村委会外等候,两人一前一后,脚步沉稳。 “李书记,宋镇长,你们来得真早!”付平迎上去,笑得满脸褶子都舒展开来。 “我们也没多早,刚好赶上你们村的晨雾,景色不错。”李爱明笑道,边说边朝四周打量,目光在村委会的墙面上扫了一圈,微微点头。村委会的墙壁刚粉刷过,雪白的墙面映衬着屋顶的青瓦,显得格外干净整齐。 “快请进屋里坐。”付平侧身把李爱明和宋建设让进了会客室。这会客室虽是村里最好的房间,但也还是显得有些简朴。家具都是村民自己动手做的,虽然结实耐用,可看上去总有些粗糙。墙上挂着一幅十字绣,绣的是“家和万事兴”,颜色鲜艳,却与整个房间的气氛有些不搭。 三人落座后,付平亲自给李爱明和宋建设倒了茶。茶是本地的毛尖,味道清香,却有些苦涩,正如这山村的日子,有清苦,也有回甘。 “小付,这次来主要是看看你们村的情况,顺便说点工作上的事。”李爱明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随意提起,“市里最近可能会来人视察,这可是个大事儿,尤其是在产业园区立项申报的关键时候,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是啊,李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付平点头应道,心里却盘算着,要是市里领导来了,村里的面子工程可不能少。他想了想,试探性地说道:“我琢磨着,村里是不是该修几盏路灯,再建个垃圾站,这样村里的环境看起来也整洁些。” 李爱明抿了一口茶,放下杯子,微微摇头:“路灯和垃圾站的事,可以慢慢来。这次市里来的领导不一样,重点是看产业园区的规划和进展,咱们的态度必须端正,不能光顾着表面功夫。” 付平微微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甘,又不敢多说,怕显得自己没远见。他想了想,换了个话题:“李书记,我这边倒是有个大胆的想法,您看看行不行。要不,咱们村能不能考虑建一所学校?” 李爱明闻言,挑了挑眉:“建学校?这可不是小事儿。你得说说具体怎么个建法。” 付平见李爱明没有立即否定,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便开始细细道来:“李书记,您想啊,如果这个产业园区真的落地了,肯定不只是多几栋厂房那么简单。到时候,厂里会有不少工人进驻,这些人的孩子总得上学吧?咱们村现在没有像样的学校,孩子们都得跑到镇上去,这对产业园区的吸引力可不好。” 李爱明沉默着,手指有节奏地轻轻地敲打着茶杯,显然在思考付平的话。会客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能听见院子外几声鸟鸣。付平心里有些忐忑,怕自己的提议太过冒进,但他知道,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不然村里的教育问题就难有突破。 过了一会儿,李爱明终于开口:“小付,你说得有道理。教育确实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在咱们这种地方。如果能解决好,确实能为产业园区的发展加分。” 付平听到这,眼睛一亮,赶紧接着说:“是啊,李书记,您看,教育、医疗、民生,这些都是咱们村的短板。如果能把学校建起来,不仅能解决村里孩子上学的问题,还能让外来的工人更加安心地在这儿扎根。” 李爱明点了点头,但脸色还是有些凝重:“不过,建学校可不是小事。这要花不少钱,光靠村里自己恐怕难撑得住。这事儿你得有个全盘的考虑,不能光看眼前。” 付平心里明白李爱明的顾虑,连忙解释道:“李书记,我也知道建学校花钱不少,但如果咱们村能争取到一些上级的支持,再加上村民自愿出工出力,应该能把这事办成。再说了,学校建起来了,不仅是给咱们村的孩子,也能为周边几个村的孩子服务,这样一来,咱们村在全镇的地位也能有所提升。” 宋建设一直在旁边听着,此时也插话道:“小付,你的想法是好的,但必须得有实际的规划。建学校不仅是建几间教室,还要考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配套设施等等。这些都得提前安排好,不能半途而废。” 付平点点头,心里也清楚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宋镇长说得对,这事儿必须得慎重规划。我想,咱们可以先从村里现有的资源开始整合,比如把村小学扩建,再争取一些上级的拨款和社会捐助,逐步推进。” 李爱明不置可否,眼睛微微眯起,像是已经在心里权衡着什么。付平见状,又补充道:“李书记,咱们村里有个老教师,叫余伟茂,他在村小学教了一辈子书,后来学校撤了,他就出去打工了。他年纪大了,可心里还惦记着村里的教育。这次如果能把学校建起来,也算是对他这几十年坚持的一种回报。” 李爱明听到这里,眉头舒展开来,露出一丝笑意:“余伟茂啊,我听说过他,这人不错,是个有情怀的好老师。既然他想回村里,那建学校的事儿倒是有了个好苗头。” 付平看李爱明的态度有所松动,心里稍感宽慰,但他知道,这事儿还没完全定下来。他继续推敲着,想着怎么说服李爱明彻底点头。 就在这时,李爱明忽然转了话题:“小付,咱们说说产业园区的事。你觉得这个园区建成后,对咱们曹海镇会有什么影响?” 付平心里一凛,知道这是李爱明在试探自己对镇里地位的看法。他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答道:“李书记,产业园区是在咱们曹海镇的地界上,按理说,园区的税收和日常管理都会落在镇里。这么一来,镇上的经济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园区建成后,镇里的地位也会上升,对外的影响力更大。” 李爱明微微点头,目光深沉:“你说得不错。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产业园区是镇里的命脉,必须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小付,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咱们镇里的干部,特别是你们村里的干部,应该怎么做?” 付平话语一顿,思绪飞快运转。他知道,这一刻的回答不仅关乎村里的未来,也关系到他在李爱明心中的印象。 “李书记,咱们村虽然地处偏远,但一直跟着镇里的步伐走。产业园区要建在咱们这儿,是镇里对咱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村干部必须全力配合,做好基础工作,不能给镇里拖后腿。”他顿了顿,见李爱明没有打断,又接着说,“同时,咱们村也得抓住这个机会,趁着产业园区的建设,把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一档,特别是教育这块儿,不能再拖了。这样既为镇里分担了压力,也能让村民们更有归属感。” 李爱明听着付平的话,脸色渐渐缓和下来,眼中透出一丝赞许。“小付,你这话说得在理。村里的发展,必须跟镇里的大方向一致。教育、民生这些问题确实不能忽视。建学校这事儿,我会放在心上,回头我们再讨论具体的推进方案。” 付平心里一喜,知道自己的提议算是迈出了第一步,但他仍然保持着表面上的冷静,连忙点头道:“那太好了,李书记,我们村干部一定积极配合,把这事儿办好。” 李爱明点了点头,随后站起身来,朝窗外望去。窗外的晨雾已经散去,阳光洒在村里的青石板路上,映得整个村子显得宁静而祥和。李爱明的目光随着村子里的几缕炊烟飘散,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小付,先别急着谢。我们先出去转转,看看村里的实际情况再说。”李爱明转过身,对付平说道。 付平连忙应道:“好好,我这就带您和宋镇长去看看。” 三人沿着村道往前走,村民们见到领导来了,热情地打起招呼。李爱明不时停下脚步,与村民们聊上几句,问问家里的情况,听听他们的意见。 村民们大多朴实,见到李爱明和宋建设这样的领导,自然有些拘谨,但也有几分亲切。李爱明每次停下来,总是先笑着问:“家里怎么样?有困难可以要告诉我们!”村民们一听到领导问话,立马就打开了话匣子。 “李书记,家里还好,就是这孩子上学跑远了点儿,每天得走上好几里路,冬天冷的时候更是难熬。”一个年纪稍长的村民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是啊,书记,村里要是能有个像样的学校,那可就好了。”另一个村民也忍不住附和。村民们围着李爱明,七嘴八舌地说着,脸上带着期盼和憧憬。 李爱明耐心地听着,不时点头,偶尔轻声安慰几句。付平站在一旁,心里也暗自焦急,他知道这些问题早就存在,但村里实在是力不从心。今天能有机会当面向李爱明反映,也许是个推动建校的好时机。 走到村子的中心地带,一片开阔的空地映入眼帘。这里原本是村小学的旧址,但现在已经荒废了,只剩下几间破败的教室和一片杂草丛生的操场。付平指了指那片空地,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李书记,这里就是以前的村小学。当年学校撤了,孩子们都得去镇上上学,这地方一荒就荒了好几年。要是能把学校重新建起来,这地方倒是个好位置。” 李爱明站在那片空地前,静静地看着那些残破的教室。透过破败的墙壁,他仿佛看见了曾经这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李爱明心中一动,这一片废弃的地方,仿佛有着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动着他心底的某个角落。 “小付,你说得对,这地方确实适合建学校。”李爱明缓缓地说道,目光依旧停留在那几间教室上,“不过,这事儿得一步步来,资金、规划、师资力量都得考虑周全。不能像以前那样,建了个学校,却因为各种原因最后又荒废了。” 付平赶紧点头:“李书记,您放心,这次我们一定会做好规划,争取把学校建成一所真正能用的好学校。到时候,咱们村的孩子不用再跑远路,外来的工人子女也能在村里安心上学。” 李爱明微微颔首,沉吟片刻,转过身来:“小付,村里的情况我看得差不多了。你说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尽快解决。建学校的事儿,我回头会跟镇里讨论,再制定一个具体的方案。” 付平听到这话,心里总算是放下了一块石头。他知道,李爱明既然松了口,这事儿就算是有了希望。 两个多小时的汇报和交流,终于送走了县里来的李爱明一行。付平心里暗自松了口气,但整改的内容却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看了看手表,已经临近五点了。 刘逸霏正伏案工作,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看到付平疲惫的模样,不由得心生怜惜。付平走到刘逸霏身边,故意装出一副筋疲力尽的样子,整个人软绵绵地朝她靠去。 "哎哟,累死我咯!"付平夸张地叹息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刘逸霏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扶住他,"你搞啥子嘛!快起来!" 付平却像是没听见似的,继续往刘逸霏身上蹭。刘逸霏又好气又好笑,正要开口说他,忽然瞥见办公桌后面坐着个人影,顿时脸上一热。 "有人!"她慌忙低声提醒道。 付平这才如梦初醒,一个激灵站直了身子。定睛一看,只见王二虎正坐在他的位子上,一本正经地捧着本书,嘴角却在不停地抽动,显然是在憋笑。 付平顿时恼羞成怒,大步走过去,抬手就给了王二虎脑袋一记爆栗,"你个瓜娃子,没事跑到我这儿来瞎晃悠啥子!闲得蛋疼了是不是?" 王二虎揉着脑袋,嬉皮笑脸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哎哟,付平哥,你这话说的,我这不是最近没事做嘛,正好来找你聊聊。你放心,该看的我看了,不该看的我啥子都没看到!" 付平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没事儿是吧?行,那你收拾收拾,明天跟我去县城。" 王二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去县城?搞啥子哦?" "给村里安装路灯,再添置些其他东西。"付平解释道,"晚上我跟你哥商量细节。" "要得要得!"王二虎兴奋地点头如捣蒜,一溜烟跑出去找他哥王大虎报信去了。 付平看着王二虎离去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他转身看向刘逸霏,脸上的表情柔和了几分,"明天你也一起去吧,把该办的手续都办了。" 刘逸霏点点头,"好。" 付平犹豫了一下,又开口道:"那个......我们明天住一晚再回来?" 刘逸霏的脸唰地一下红了,低声道:"不要。" 这简单的两个字,在刘逸霏口中说出来,却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既纯情又勾人,让付平心头一阵发麻。 "我就是想睡个好觉。"付平看着刘逸霏,眼神中带着几分祈求,"这几天忙得像个陀螺,连觉都没睡好。县城宾馆的床铺舒服,能好好休息一下。" 刘逸霏抬眼看了付平一眼,只见他眼下确实有些乌青,显然是最近操劳过度。她心中一软,却还是有些犹豫,"可是......" 付平见她神色松动,赶紧趁热打铁,"你看啊,我们早上去,办完事肯定也晚了。回来路上多危险啊。再说了,早点去晚点回,还能多办点事,一举两得嘛。" 刘逸霏听他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她轻轻点了点头,"那好吧。"说着站起身来,朝门外走去。 "诶,你去哪儿啊?"付平连忙问道。 刘逸霏回过头,嘴角微微勾起,"回家收拾东西啊。" 付平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脸上堆满了笑容。他看着刘逸霏离去的背影,心里美滋滋的,仿佛刚才的疲惫一扫而空。 夜幕降临,村子里渐渐安静下来。付平坐在村委会的台阶上,望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思绪万千。明天要去县城办的事情在脑海中盘旋,还有刘逸霏答应一起去的喜悦。 王大虎踱步走来,在付平身边坐下,"付平啊,听二虎说明天要去县城?" 付平点点头,"是啊,村里总不能老是这么黑灯瞎火的。安几盏路灯,也能让大伙儿晚上出门方便些。" 王大虎赞同地说:"这主意好。咱们村这些年是越来越好了,就是晚上太黑,老人孩子出门都不方便。" 付平叹了口气,"是啊,想做的事情多着呢,就是钱不够。这次能安几盏路灯,已经是挤出来的了。" 王大虎拍了拍付平的肩膀,"慢慢来吧,总会好起来的。你放心,大伙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付平笑了笑,"我也就是尽自己的一份力。对了,明天你跟二虎一起去吧,多个人多份力。" 王大虎点头答应,两人又聊了会儿村里的事,这才各自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