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5章 茶香中的“心灵对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饭后,胡县长与付平相对而坐,面前的茶几上摆放着几只精致的茶壶,壶嘴处升腾起缕缕热气,淡淡的茶香如轻烟般袅袅升起,渐渐弥漫在整个包间之中,给这宁静的氛围增添了一抹清幽的气息。 两人先是静静地品味着香茗,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只是偶尔端起茶杯轻轻抿上一口,任由那温暖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仿佛能将心中的烦闷一并冲散。然而,沉默终究还是被打破了,胡县长缓缓地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落在付平身上,轻声问道:“付平啊,你在离开芝麻山村之前,工作交接的情况如何呀?”他的声音不大,但却透着一丝关切。 付平听到这话,身体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胡县长会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不过很快,他便回过神来,轻轻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说道:“都已经交接完毕了,而且是毫无保留的那种。不管是产业园区后续的建设规划,还是蕲艾的销售渠道以及市场拓展方案,甚至连保健品厂未来的多种产品研发方向,我都详细地跟接任者交代清楚了。”说完,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甘。 胡县长听完付平的话,原本舒展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他慢慢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小付啊,你明明心里很清楚那个人就是来"摘桃子"的,为什么还要把所有的细节都交代得如此清晰呢?难道就不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别人轻易地夺走功劳吗?” 付平稍稍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抬起了他那略显疲惫却依然坚毅的头颅,他的目光如炬,坚定无比地说道:“绝不能因个人的私利而废弃公正道义啊!乡亲们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殷切渴望,理应得到充分的满足和实现。无论是谁将来接管这里,我衷心地期望着这些关乎民生大计的项目能够一如既往地推进下去,绝对不容许因为我的离去而导致它们被束之高阁、停滞不前。毕竟,咱们村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容易才有所改善,决不能让它又重新退回到过去那种穷苦艰难的状态。” 听到这番话,胡县长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只见他那原本严肃的面庞此刻稍稍缓和了一些,嘴角甚至还隐约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而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则在瞬间掠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色,宛如夜空中一闪即逝的流星般短暂而耀眼。然而,就在这丝赞许之色稍纵即逝之后,胡县长的眼神又变得复杂起来,其中似乎还隐藏着些许无奈与忧虑。 此时,胡县长将目光投向了站在面前的付平,静静地凝视着对方。他的眼神中既有对这位下属的欣慰之情,仿佛看到了一颗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之感,就像是面对着一件明知无法改变结局却依然感到遗憾的事情。 胡县长深知付平的性子,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正直和踏实。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挑战,付平总是毫不犹豫地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凡事都会首先考虑到他人,特别是那些普普通通的村民们的利益。这种品质固然令人钦佩,但胡县长心里也非常清楚,在当今这个错综复杂的体制环境下,像付平这样刚正不阿的性格,无疑注定会在前进的道路上遭遇更多的艰难险阻和坎坷挫折。 想到这里,胡县长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虽然轻微得几乎难以听见,但其中所蕴含的惋惜之意却是如此明显。他缓缓开口说道:“你啊,明明把这官场中的各种弯弯绕绕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为何还要这般义无反顾地选择毫不留余地呢?难道你不知道这样做可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吗?”说罢,胡县长再次摇了摇头,脸上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苦涩神情。 付平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苦笑了一下:“是啊,我知道自己"傻",可有些事我做不到见死不救。如果我走了,村里的工作交接不清楚,后面的人可能会借口搁置,村民们怎么办?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撂挑子。” 胡县长沉默了片刻,随后轻轻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语气中透着几分感慨:“你是个好干部,小付。你这种责任感,在现在这个环境里,已经不多见了。说实话,这事儿我理解你,也支持你。可有时候,咱们也得学会保护自己,不能太亏待自己。” 付平侧头看着窗外,秋天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洒进来,落在桌面上,斑驳的光影让他心里一阵恍惚。他很清楚胡县长的用意,知道他是在为自己抱不平,也是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复杂的体制里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但他更清楚,自己心底那份对村民的责任感,绝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改变。 “老胡,我明白您的意思。”付平的声音很轻,但语气却格外坚定,“可我总觉得,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不能只想着自己。芝麻山村的那些人,我是看着他们从贫穷走到现在的,看到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心里就觉得值了。即便这个过程中有些不公平,我也认了。” 胡县长看着付平,眼中带着深深的感慨。他知道,付平的这种执着和责任感,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软肋。在如今这个讲究“平衡”的体制里,像付平这样的人,注定会走得艰难,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干部,像芝麻山村这样的地方才有了真正的变化。 胡县长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语气里透着些许无奈:“你啊,真是个傻小子。” 付平笑了笑,眼睛里却透出一丝坚定:“傻就傻吧,总得有人去做这些"傻事"。” 胡县长的手在茶杯上轻轻摩挲,低头沉思了片刻,随即抬起眼,语气变得柔和:“小付,我知道你心里那股劲儿,咱们干这一行,确实不能太计较个人得失。可你也得记住,体制里的规则有时候不是你一个人能改变的。你把工作掏心掏肺地交代清楚,当然是为了村民好,但你也得明白,别人未必会像你这么想。” 付平点点头,抬手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茶面上的热气,声音放得很低:“我知道,老胡,我都明白。其实交接完工作的时候,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那天站在村部,看着那些我一手搭建起来的项目,还有村民们满怀期望的眼神,我真有点儿不舍得走。” 他顿了顿,目光有些飘忽,仿佛又回到了芝麻山村的那段日子:“但我也清楚,有些事不是我能左右的。我离开了,村子还得继续往前走,村民们还得继续过日子。我能做的,就是把手头的工作交代清楚,让接手的人少些借口,保证这些项目能顺利进行下去。” 胡县长听得静静的,眼中闪着些许感慨。他知道,付平这些年在芝麻山村的付出,远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一个外来的第一书记,要在这样一个贫困村扎根、改变,得经历多少艰难困苦,他心里有数。尤其是付平这种认真的性格,面对村民们的期望,往往比别人承受更多的压力。 “你啊,心太重了。”胡县长轻轻叹了口气,随后换了个轻松的话题,“不过话说回来,离开芝麻山村,你应该松口气了吧?新岗位可是大有作为的地方。” 付平笑了笑,苦涩的笑意在嘴角一闪而过:“说是松口气,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毕竟,那些项目还没完全落地,很多事还在进行中,我总担心后面的人能不能接得住。” 胡县长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宽慰:“小付,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得相信组织,得相信接替你的人。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你做得再好,也终究要有人接手。你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就是他们的事了。” 付平点了点头,心里却依然有些沉重。他知道胡县长说得有道理,领导干部的流动是正常的,没人能永远守在一个地方。但他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责任感,仿佛自己离开了,芝麻山村的未来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胡县长看出了付平的心事,语气中透着一丝严肃:“小付,你得学会放下。你已经做得够多了,剩下的,就交给接班的人和村民们自己去完成。你不能总想着什么都自己扛着,责任心重是好事,但也得分清哪些是你能做的,哪些是你该放手的。” 付平沉默了一会儿,随后缓缓点了点头:“老胡,我明白了。其实走到这一步,我也知道自己不能什么都揽在身上。只是,可能是这些年跟村民们的感情太深了,一下子走开,心里总有些不踏实。” 胡县长笑了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感情深是好事,但你也得往前看。芝麻山村的事你已经尽到了责任,现在新岗位的挑战可不小,你得调整好心态,把精力放在新的工作上。” 听着胡县长的话,付平心里那股绷紧的弦终于松了一些。他轻轻点了点头,茶杯在手里转了几圈,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窗外的阳光透过纱帘洒进来,光线柔和,像是给这屋子里的人和物都披上了一层安静的外衣。 胡县长见付平沉默,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小付啊,你在芝麻山村做的那些事儿,组织是看在眼里的,村民们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可是,你也要知道,咱们这个体制里,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个流程,没办法面面俱到。你已经尽心尽力,别再让那些不该你背的包袱压着自己。” 他顿了顿,眼神中带着几分慈爱,像个长辈在教导晚辈一样:“你这些年在芝麻山村,跟村民们打成了一片,我也理解你为什么放不下。但是,付平,咱们干的是大事,不能总盯着一亩三分地。你得抬头看看前面的路,有时候,真的得学着放手。” 付平抿了一口茶,苦笑着说:“道理我都懂,老胡。只是……这几年在村里,和村民们同吃同住,感情深了。看到他们的日子好起来,我心里特别踏实。现在一走,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还有好多事没做完。” 胡县长理解地点了点头,目光沉稳:“感情这东西,咱不能说断就断。不过,工作毕竟是工作,你在芝麻山村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你走了,但村子不会停下,村民们也不会忘记你。你得相信,未来的路,他们能走下去。” 付平低着头,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心里有些复杂。他知道胡县长说得对,自己不能总抱着过去不放,但这么多年和村子里的那些人相处下来,那种朴素的感情早已在心里扎了根,割舍不下。 “老胡,”付平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看着胡县长,眼神里带着一丝坚定,“我知道,芝麻山村的事情我不能再过多操心了。可我心里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胡县长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付平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我希望在新岗位上,能继续推动一些和乡村振兴有关的项目。我看到的,不只是芝麻山村一个地方,而是很多像芝麻山村这样的小村子,都在经历着转型和发展。我想做的不仅是让一个村子过上好日子,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村子看到希望。” 胡县长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笑着说道:“你这个想法很好,小付。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不是个只顾眼前的人。你心里装着的是更大的格局,这很好。”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不过,你也要明白,这条路不容易走。你在芝麻山村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到了新岗位,事情会更加复杂,压力也会更大。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付平点点头,眼神里透出坚定:“我知道,老胡。越是复杂的事情,越得有人去做。芝麻山村让我明白了,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去扎根,去改变。我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胡县长满意地笑了笑,靠回椅背,语气也放松了下来:“好啊,有这种觉悟就好。你要记住,走得稳,走得正,路就能走得远。组织不会亏待你,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事,未来一定有更大的舞台。” 付平也笑了,心里那股压抑的情绪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轻松。或许,离开芝麻山村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胡县长见付平的神情渐渐放松,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随后放下杯子,笑着说道:“好,好。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小付,你的路还长,不要被眼前的这些事绊住脚。记住,芝麻山村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等着你。” 付平点了点头,眼中的光芒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到芝麻山村时的年轻干部了,经过几年的磨砺,他心里对这条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乡村振兴的路远不止芝麻山村一个地方,未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老胡,谢谢您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指导。”付平的声音带着些许感激,“我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我不怕。我愿意继续走下去,不管前面的路多难,我都会坚持下去。” 胡县长笑了,眼中满是欣慰:“小付,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你有理想,有抱负,这很好,但也别忘了照顾自己。干咱们这行,身心健康很重要啊。” 付平也笑了,点头应道:“是,老胡,我记住了。以后我一定多注意身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拼命了。” 胡县长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挥了挥手,语气显得轻松了许多:“好了,咱们今天就别再谈这些沉重的话题了,难得吃顿饭,放轻松点。走,咱们再点点别的菜,今天得好好犒劳一下你这个"升官"的年轻人。” 付平笑着应道:“老胡,您可别这么说,哪算得上升官啊?不过是换了个岗位,换了个地方继续干活。” 胡县长哈哈一笑,笑声爽朗:“得了,别谦虚了。你这次的调动可是实打实的升迁,别的不说,至少级别上去了。你就安心去新岗位干吧,组织上对你还是有期待的。” 付平端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水的苦味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淡淡的回甘。他心里也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原本沉重的心情似乎在这一顿饭中得到了释放。 “老胡啊,其实说心里话,离开芝麻山村,我心里确实有些不甘。但今天跟您聊了这么多,我也想开了。人嘛,总得往前看,不能老抱着过去不放。”付平笑着说道,语气中多了几分释然。 胡县长点点头,满意地看着付平:“对,就是这个道理。你能想通这一点,我就放心了。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去做更大的事。芝麻山村的工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接下来就是要把你的视野放得更远,去影响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 付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错,老胡,我也是这么想的。芝麻山村的经验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光是一个村子的改变,而是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农村都要跟上来。” “对啊,你说得很好。”胡县长笑着说道,“咱们国家这么大,农村人口占了很大比例,乡村振兴是个持久战。你在芝麻山村总结的经验,完全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地方去。未来的乡村建设,肯定需要你们这代年轻干部的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