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9章 论如何用一根烟的时间讲透人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晚饭是在韩家吃的。 付平一进门,手里的行李还没放稳,便嚷嚷着要去外面找个中介租房。徐如萍穿着围裙,头发还没来得及扎起来,听见这话,立刻就像一阵风似的冲到他面前,伸手指着他的鼻子:“你个臭小子,家里好端端有房间,你出去瞎折腾什么!你老老实实住下不行啊?你好不容易能回来,热热闹闹的,多好!” 付平一听,心里那股子倔劲儿压下去了一半,嘴上还想辩解几句,但看到徐如萍那双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得讪讪地笑了笑:“师母,我这不是怕麻烦你们吗……” “麻烦啥!”徐如萍一拍围裙上的油渍,“住下就住下,你敢再说一个字试试!” 刘母在一旁摘着菜,听见母子俩斗嘴,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她把一把青菜递给徐如萍,嘴里轻声说:“如萍啊,孩子难得回来,你也别总凶他。都说外面的世界复杂,家里人多,热闹点儿好。” 徐如萍哼了一声,接过青菜,嘴上虽然没再说什么,但脸上还是绷着。 饭桌上,六个人围坐在一起,餐桌不大,但气氛却格外温暖。吴孟森开了一瓶珍藏的好酒,给付平倒上满满一杯,笑着说:“来,平子,好久没见了,今天咱们爷俩好好喝几杯。” 付平举着杯,笑了笑:“老师,您可别灌我。明天一早还得去单位报到呢。”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杯子还是痛快地碰了过去。 酒过三巡,吴孟森的脸微微泛红,眼神也变得深远起来。他放下酒杯,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走,出去走走。” 两人出了门,秋天的夜风带着丝丝凉意,路灯下,老旧的小区透着几分宁静。吴孟森一边走,一边把手揣进外衣兜里,声音有些散漫:“心情怎么样?” 付平耸了耸肩,轻声道:“也还好吧。就是……有点突然。” 吴孟森点了点头,停下脚步,瞥了一眼正在路边玩耍的小孩子,眼神有些深邃。他从兜里摸出一包烟,递给付平一根,自己也点上了一支,深吸一口,吐出一缕青烟:“你对这次调动怎么看?” 付平低头踢了踢脚边的小石子,想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我跟胡县长聊过,他说可能是因为上面有人不太满意我的工作方式,想给我调个地方。我自己也觉得,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有些事处理得不够周全。” 吴孟森听着,眉头微微皱了皱,随即又舒展开来,轻轻嗯了一声:“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付平愣了愣,抬头看了看吴孟森的脸,试图从中读出些什么,但吴孟森脸上的表情一如往常,平静得让人看不透。他没有急着回答,反而沉默了一会儿,等吴孟森走到前面的小亭子坐下时,才跟了过去。 吴孟森坐定,拿着烟的手在腿上轻轻敲了两下,眼睛望向小区的远处,语气淡然:“你有没有想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组织看中了你的能力,给你压上了更重的担子?” 付平微微一怔,眉头皱得更紧了:“可……这个时机有点不对啊。” 吴孟森抬头,目光从远处的树影上收回,盯着付平的脸。他的声音透着一股历经风雨后的沉稳:“你得明白,作为决策者,时机从来不是以个人的情绪为标准的。你觉得时机不对,是因为你还没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看事儿。” 付平听着,心里微微发紧。他低下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摩挲,想反驳点儿什么,但吴孟森的话一层一层压下来,像是给他心里压了块大石头。他知道,吴孟森说得有道理——从某种角度来看,自己确实太过局限于眼前的情绪了。 吴孟森看着他沉默的样子,笑了笑,语气柔和了些:“你那位胡县长,从一县的主官到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这一步迈得不小,组织不会轻易做出这种决定。而你呢?你有没有意识到,大多数像你们这样的人,任期结束后往往就留在了乡镇,极少数能往上走一步,而你却直接进了组织部?” 付平抬头,眼神里带着几分疑问,语气却显得有些谨慎:“老师,您的意思是……这可能是个机会?” 吴孟森把烟蒂按在长椅旁的烟灰缸里,烟头发出一声轻响。他抬起头,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机会?当然是机会。组织不会随便调动人,尤其是在现在这种用人紧缺的情况下。你觉得是被安排到冷门的地方,是因为你还把个人情绪放在前面,觉得自己被放到了一边。可实际上,谁又知道那地方是不是更需要你?是不是更能发挥你的能力呢?” 付平没有立刻回应。吴孟森的话像一根针,扎进了他的心里。他一直以来都觉得这次调动有些不妥,甚至心里隐隐有些不满,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可是现在一听吴孟森这么说,他突然觉得自己像是被蒙住了眼睛,没看清事情的全貌。 他皱着眉,仔细回忆着和胡县长的对话。胡县长的语气里确实带着无奈和些许的抱怨,但也没有完全否定这次调动的正当性。难道是自己误解了其中的意思? 正想着,吴孟森站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明天去了,看看就知道了。别急着下判断,有些事儿,得亲眼见了、亲身体会了,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 付平点了点头,心情有些复杂。他抬头看了看吴孟森,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感激。吴孟森的话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像是敲在了他心里的某个结上,把那些他原本拧得死紧的念头慢慢解开了些。 两人继续往前走,小区的路灯一盏接着一盏,昏黄的光线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夜风带着树叶的沙沙声,有些微凉。 吴孟森又掏出一根烟,点燃后深吸了一口,声音比刚才低了些:“你还年轻,付平,有些事情看得不够远,这是正常的。年轻人嘛,总是急一些的。这没什么不好,但你得学会慢慢沉下心来,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光靠情绪去判断。” 付平抿了抿嘴,点头道:“我明白了,老师。我之前确实有点想当然了。” 吴孟森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深了一些:“明白就好。你啊,有时候太聪明了,反倒容易钻进牛角尖。记住,不管什么事儿,先冷静下来,看看周围,看看大局,再去想自己该怎么做。” 付平点了点头,心里的那股焦躁终于渐渐平息下来。他抬头看了看四周,小区的楼房在夜色中显得沉稳而寂静,偶尔有几户人家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在寂静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温暖,像是给这片老旧的小区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付平跟着吴孟森的脚步,慢慢走着,脑子里还在消化刚才那些话。 吴孟森抽完一根烟,把烟蒂掐灭在地上的垃圾桶壁上,转头看了眼付平,见他低着头不说话,便开口道:“你啊,别老是想那么多。明天到了新地方,先听听人家的意见,看看情况。别急着发表什么高见,观察观察,摸清楚情况再说。” 付平抬起头,笑了笑:“老师,您这话我记住了。其实我也没打算一去就指手画脚的,主要是心里没底,怕自己做不好。” 吴孟森瞥了他一眼,笑道:“你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谦虚了?以前在我课堂上,你可没少跟我唱反调啊。” 付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那不是年轻气盛嘛,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现在越干越发现,有些道理真得慢慢琢磨,光靠一腔热血是不行的。” 吴孟森点了点头,语气里透着几分欣慰:“知道就好。你现在也不是刚出校门的小伙子了,有些事儿得学会沉住气,尤其是到了新的环境,得用心去感受,不光是做事,还得学会做人。” 付平听着,心里泛起一阵暖流。这些年,吴孟森一直像父亲一样关心他,教他如何在复杂的官场中保持自己的初心。他知道,吴孟森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多年经验的积累,也是他对自己的一种期望。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夜风轻轻拂过身旁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付平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心头的那股沉闷终于散去了些。 “老师,”付平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您觉得我有机会像胡县长那样,走到更高的位置吗?” 吴孟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眯着眼睛看了看远处的黑暗,似乎在思索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机会是有的,但你得问问自己,你真想要那样的生活吗?” 付平一愣,没想到吴孟森会这么反问。他皱了皱眉,低声道:“我……我也说不清楚。以前觉得能往上走,能有所作为,是件好事。可现在看到很多人为了那一点点权力,搞得身心俱疲,甚至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原则,我心里有点发慌。” 吴孟森轻轻笑了笑,笑声里带着些许沧桑:“你看得挺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些人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有些人为了坚守原则宁愿放弃升迁。你得想清楚,你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付平低头不语,脑子里想着吴孟森的话。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想通过努力改变一些事情,给更多人带来好的生活。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尤其是亲眼目睹了一些同事为了升职而勾心斗角,甚至不惜牺牲原则时,他心里那种困惑和迷茫便越来越深。 吴孟森看出了他的犹豫,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还年轻,不用急着给自己下定论。多走走、多看看,经历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到时候,无论你选择什么路,都不会后悔。” 付平点了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他知道吴孟森说得对,人生的路还长,眼前的困惑只是暂时的,重要的是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被眼前的利益和诱惑迷了心智。 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四周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小区里的路灯洒下温暖的橘黄色光晕,地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付平跟在吴孟森身后,脚步渐渐放慢,心里那股焦虑和不安似乎也随之散去了不少。 吴孟森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天空,深秋的夜晚,天上没有几颗星星,月亮也只是隐隐约约地挂在天边。付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里也跟着静了下来。 “老师,”付平轻声说道,“我以前总觉得,做好事、说对话,事情就能顺理成章地发展下去。可后来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明明你努力去推动了,结果却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我有时候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坚持。” 吴孟森听着,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深邃而宁静,像是看透了许多世事。他没有急着回答,反而从衣兜里又摸出一根烟,点上,深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团烟雾。烟雾在凉风中很快就散开了,像是那些飘渺不定的往事。 “你说得没错,”吴孟森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很多时候,事情确实不会按照你预想的方向发展。你以为你做得对,但现实不一定会给你想要的结果。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该放弃。” 付平微微一怔,抬头看向吴孟森,眼神里带着几分疑惑和期待。他知道吴孟森接下来要说的,必然是他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智慧。 吴孟森轻轻弹了弹烟灰,目光落在远处的楼房上,灯光在夜色里忽明忽暗。他缓缓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也跟你一样,觉得自己可以改变很多事情,觉得只要我足够努力,事情就会按照我的想法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明白了,很多事情并不是你一个人能左右的。你可以努力去做,但最终的结果,常常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不是你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 他停顿了片刻,深吸了一口烟,然后继续说道:“所以,很多时候,你要学会接受那些你无法控制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该失去坚持的动力。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些事。只要你心里的那个初衷没有变,哪怕最后的结果不如你所愿,你也不会后悔。” 付平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触动了一下,吴孟森的话沉稳而有力,像是轻柔的水波一点点拍打着他心里的坚硬。他看着吴孟森,沉默了片刻,轻声问道:“那,老师,您当年有没有后悔过?比如,做了什么决定,后来发现其实并没有达到您想要的结果。” 吴孟森笑了笑,眼角的皱纹深了些许,那双眼睛里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他慢慢吐出一口烟,声音平静如常:“后悔?年轻的时候,当然也有过。做决策的时候,总是想着这件事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可后来发现,事情的发展常常超出预期,有时候你觉得是好事,结果却带来了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后果。” 付平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知道吴孟森是个有担当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尽管在仕途上并没有走得太远,但一直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清醒和坚定。眼前的吴孟森,像是一座山,经历了风雨,也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依然稳稳地屹立在那里。 吴孟森把烟蒂掐灭后,站起身来,拍了拍付平的肩膀,声音沉稳而柔和:“有些事儿你现在不明白,慢慢你会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你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走好自己的路。至于结果,别太执着,尽力了,不后悔就好。” 付平沉默着感受吴孟森沉重有力的拍肩动作,心里那股焦虑和迷茫仿佛在这一瞬间被卸下了不少。他看着吴孟森那张历经风霜的脸,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这位曾经在课堂上严肃认真、在工作上雷厉风行的老师,如今站在他面前,就像一座沉稳的大山,给了他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老师,我知道了,”付平低声说道,语气里透着几分坚定,“我会好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会努力去做,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我都会尽全力。” 吴孟森听了,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好,小子,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说完,他转身朝着小区深处的路灯走去,背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模糊。 付平站在原地,看着吴孟森的背影慢慢远去,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情感。他知道,吴孟森的话虽然简短,却字字千钧,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这些话,或许不会立刻改变他,但却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等待着时间的浇灌和成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