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3章 抱得美人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村子里的主道上,从头到尾都挂满了红绸红花,像一条通往天边的红色长河。 村里的妇女们三三两两地站在路边,手里捧着刚刚插好的稻花,脸上带着笑意,时不时低声交谈几句。 男人们则忙着搭棚子,抬桌子,搬桌凳,给流水席做着最后的准备。 王占奎站在村委会前面,指挥着几个小伙子把凉棚搭得再高一些。 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一边冲站在旁边的付平笑道:“小付,别急,咱这凉棚搭起来,保准你们今天大伙儿吃得舒坦!” 付平站在一旁,已经换好了那套中式的红底金丝团龙婚服。 他的手指在衣袖上来回摩挲着,心里有些紧张,眼神时不时地望向村口的方向。 王占奎见他这模样,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小付,快成家了,还紧张啊?别急,咱村里人都支持你,今天肯定风风光光!”付平憨憨一笑,虽然是个大男人,但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不知该说什么好。 村里这次的婚礼非比寻常。芝麻山村刚从地震灾后重建中缓过劲儿来,村民们的日子都不容易。 付平和刘逸霏这对小夫妻本来打算简单地办一场婚礼,可没想到村里的乡亲们都动了起来,大家一合计,不仅帮他们筹备了婚宴,王大虎还自掏腰包,拿出了一部分最近建筑队的资金,帮付平搭建了活动板房,作为婚房。 王占奎心里清楚,地震中付平家里房子倒了,根本住不下人,眼瞅着婚期到了,他这个村领导不能袖手旁观。 凉棚下,村里的流水席团队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几个大锅架在柴火上,炊烟袅袅升起,蒸汽混合着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 村妇们围着锅台,手脚利索地切菜、剁肉。周老板瞧见付平站在那儿,笑着招呼他:“小付,快去准备迎亲的事儿吧,这里有我们呢。你今天可是主角,别磨蹭!”付平点了点头,心里倒有些感激这些乡亲们的热情。 王二虎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早早地在村口等着。他今天特地穿了一套崭新的黑色中山装,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 他一见到付平过来,立刻笑得满脸褶子:“哎呀,平哥,今天这打扮,啧啧,活脱脱一个古代大将军啊!”付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别取笑我了,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 二虎拍拍他的背:“好了,咱们该上路了!刘家那边可是已经准备了好些个难关等着咱呢,咱可不能掉链子!”付平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 他看着眼前的迎亲队伍,心里一股暖流涌上来。这些兄弟们自发地帮忙,今天的婚礼不仅是他和刘逸霏的事,更是全村人的事。他挺直腰板,迈开步子,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朝刘家老宅进发。 刘家老宅那边,刘逸霏静静坐在床边,身上那袭红色凤凰婚服如火焰般鲜艳,烛光映衬下,锦缎上的金线凤凰仿佛要展翅飞翔。 她的手微微攥着,指尖轻轻摩挲着衣料,心里一阵阵泛起涟漪。 屋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熏香味,窗外是村子里此起彼伏的喧闹声,偶尔还能听到孩子们的嬉笑。她知道,今天的婚礼对她,对付平,还有整个村子,意义非凡。 村里的一位老妇人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一把剃刀,正仔细地为她开脸。那剃刀在灯光里闪着寒光,老妇人的手却稳如磐石。 刘逸霏闭着眼,感受着刀锋轻轻掠过自己的额头、鬓角。 老妇人一边利索地操作,一边嘴里念叨着:“开了脸,剃了眉,以后你就是大人了,得担起这家的责任,跟付平好好过日子,别让村里人瞧不起。” 刘逸霏没吭声,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她的心跳得有些快,脑子里一时乱七八糟地转着,想着新生活,想着未来的日子。 她不时瞥一眼坐在一旁的母亲刘母。 刘母眼眶有些红,低头绞着手里的帕子,却没有说话。自从地震后,刘逸霏家里也塌了不少房子,这几年母女俩相依为命,今天是她出嫁的日子,刘母心里百感交集。 “妈……”刘逸霏轻声叫了一句。 刘母抬起头,强笑了一下:“好孩子,今天你是新娘子,得好好打扮,别想别的。”她话虽这么说,眼角却不自觉地湿润了。 徐如萍,这会儿蹲在一边,正忙着给刘逸霏的头上插凤冠。 徐如萍看了一眼刘母,轻轻叹了口气,笑着对刘逸霏道:“哎呀,逸霏,今天可是刘家最风光的一天,瞧瞧你这身打扮,村里谁敢比?说出去都脸上有光。” 刘逸霏低头笑了笑,心里感到一丝宽慰。她这件红色凤凰婚服,是徐如萍特地从城里带来的,刘逸霏知道,城里可是没有几个姑娘敢穿这么传统的红色嫁衣了。 可她不在意,反而觉得这身衣服沉甸甸的,像是承载了整个村子的期望。 “好了,凤冠插好了。”徐如萍站起来,拍了拍手,笑吟吟地说道,“这下,逸霏真是个大美人了。” 老妇人放下剃刀,满意地点点头:“行了,今天这嫁妆也都齐备,咱就等着迎亲队伍来了。” 她转头又看了一眼刘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低声道,“别难过,咱逸霏嫁过去,那是好日子,付平这孩子我看着呢,顶顶实在的。” 刘母勉强笑笑,擦了擦眼角:“是啊,是个好孩子。”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隐隐的锣鼓声和鞭炮声,还有村里人热闹的喧哗声。 刘逸霏心里一紧,知道是付平他们来了,手指不由自主地攥紧了裙摆。屋里的几个女人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纷纷望向门口。 “来了,来了!迎亲的来了!”外面有小孩子跑进来,兴奋地喊着。刘逸霏听到这话,心里猛地一跳,脸颊微微泛红,低下了头。 锣鼓声越来越近,震得刘逸霏的心跳也跟着加快。外面人声鼎沸,鞭炮劈里啪啦地炸开,像是要把整个天都震碎。 刘母站起身,走到刘逸霏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柔声道:“逸霏,准备好了,咱们的好日子就要开始了。” 刘逸霏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低声应了一句:“嗯,妈,我准备好了。” 徐如萍笑着凑过来,轻轻扶了扶刘逸霏的凤冠:“别紧张,等会儿可是有好戏看了。他们要闯过好几道关呢,咱可不能轻易让付平进来。”她说着,朝门口走去,和几个早已准备好的妇女们会合,开始张罗起“防线”。 门外,付平和他的迎亲队伍已经站在了刘家大门前。王二虎站在队伍前头,抬手敲了敲门,声音洪亮:“开门啦!新郎官来接新娘子啦!” 屋里头的妇女们一听,顿时笑作一团,一个个像是早就商量好似的,齐声喊道:“哪有这么容易!要接新娘子,得先过关!” 王二虎一听这话,嘿嘿一笑,转头看向付平:“平哥,看来咱们得使点劲儿了。都说刘家这关不好过,今儿个你得拿出点诚意来!” 付平咧嘴笑了笑,虽说是笑,但心里还是有点紧张。他知道这是村里的习俗,迎亲队伍要过几道“关卡”才能见到新娘,可真正到这个时候,心里还是忍不住打鼓。他朝王二虎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王二虎清了清嗓子,朝门内喊道:“哎呀,几位大姐,开门见喜啊!咱们新郎可是准备了大礼,绝对诚心诚意,您就行个方便,让我们进去吧!” 门里响起了阵阵笑声,一个声音嚷道:“大礼呢?没看到啊!诚意呢?看不见啊!” 王二虎早有准备,赶紧从怀里掏出几个红包,递给身边几个兄弟:“快快快,送上!这是头关,咱得大方点!” 几个兄弟立马把红包塞进门缝,妇女们接过红包,笑得合不拢嘴,却依旧不肯开门。 她们笑着喊道:“嘿嘿,光有红包可不行,还得考考新郎官的本事呢!” 付平站在门外,心里早有准备。他知道这些“关卡”是少不了的,便笑着对门里喊:“几位大姐,您们说吧,怎么考我,我都应下!” 门里一个妇女的声音传来:“好!既然新郎官这么痛快,那我们也不为难你。第一关,咱就考考你对新娘子的了解。你说说,新娘最喜欢吃什么?最怕什么?还有,她小时候有没有什么丢人的事?” 这话一出,门外的人都笑了起来,付平也忍不住笑了笑。他稍微思索了一下,便大声答道:“逸霏最喜欢吃咱村里的红薯粥,最怕的是黑天摸地的打雷。至于小时候的糗事嘛——”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声音低了些许,“小时候她上树掏鸟窝,结果掉进了村口的池塘里,差点被咱村的狗追得满村跑!” 屋里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刘逸霏听到这话,脸腾地红了起来,忍不住低下头嗔道:“这付平,净说这些丢人的事!” 几个妇女笑得前仰后合:“哎呀,这新郎官可真了解咱新娘子,看来这关是难不倒他了。”说着,门缝又塞进来几个红包,妇女们接了,笑得更开心了。 可这还没完,另一位妇女站起身来,双手叉腰,笑得狡黠:“哎哟,付平,你倒是挺了解咱新娘子,但光说嘴可不行!这第二关嘛,咱得考你点真功夫,看看你能不能为咱逸霏做点实在的事。” 她朝身边的几个妇女递了个眼色,大家立刻会意,笑着将一条红绸绳拉开,紧紧拦在门前。 “今天可是大喜的日子,你得展示展示你的力气。”那妇女一手拽着绸绳,一手指着锣鼓队,“新郎官得跳个舞,咱这绳子才能放松点儿!要是跳得好,我们立马放你过去!” 付平一听,愣了一下,心想这可从没听说过,但他知道,这些都是村里的“规矩”,其实就是图个热闹。 王二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打趣道:“兄弟,今天可是你最风光的一天,平时可看不出你有这本事,今天可别藏着掖着了!” 付平挠了挠头,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心里也清楚,这时候越是配合,越能讨得大家的欢心。他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大笑着对着锣鼓队说:“那就来吧!你们敲,我跳!” 锣鼓声“咚咚咚”地响了起来,节奏越敲越快,付平看了看四周,心一横,便跟着节奏跳了起来。 他的动作有些笨拙,却带着几分憨厚和认真,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连门里的妇女们也笑得直捂肚子。 刘逸霏在屋里听着外面的动静,脸上露出了一丝羞涩的笑容,心里倒是觉得付平这样子,反而显得可爱。 跳了几圈,付平也有些气喘吁吁了,王二虎见状,赶紧帮腔:“哎哟,几位大姐,新郎官这跳得够卖力了吧?您们瞧瞧,这可是咱芝麻山村的大恩人,今后肯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是不是也该让他们进屋了?” 妇女们见付平跳得满头大汗,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却故意拉着绸绳不松手,继续打趣道:“哎呀,别急别急,我们还没看够呢!不过嘛,看在你这么卖力的份上,这关就算你过了!” 话音未落,绸绳终于松了下来,门口的妇女们笑嘻嘻地让开了路。 付平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心里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才刚刚开始,真正的“难关”还在后面呢。 他和迎亲队伍继续往前走,心里想着刘逸霏就在屋里等着他,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可刚走到门前,屋里的妇女们又挡住了去路。这一次,带头的妇女手里拿着一张红纸,笑得神秘兮兮:“哎呀,付平干部,前两关你是过了,可这最后一关可不简单。你得在这红纸上写下你对咱新娘子的承诺,写得好,我们才能把新娘子交给你!” 付平愣了一下,心里有点紧张。他平时话不多,更别说写什么情话了,脑子里一时空白。但他知道,这可是村里的规矩,得认真对待。 他接过红纸和毛笔,站在门前,沉思了片刻。刘逸霏在屋里悄悄听着,心里也跟着紧张起来,手指绞着衣袖,不知道付平会写些什么。 付平咬了咬牙,提起笔,心里默默想着和刘逸霏这几年一起走过的日子,想着两人在地震后的艰难日子里互相扶持的情景。 付平提笔在红纸上写道:“今后,我定会一生一世对逸霏好,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愿与你携手共度余生。”字迹虽不算工整,却字字深情,笔划间透着他那份朴实的真诚。 写完后,付平将红纸递给门口的妇女们。拿着红纸的妇女低头一看,不由得点了点头,随即笑着对其他人说道:“行啊,瞧瞧这字,这情意,倒是实诚!看来咱新郎官是真心实意,没得说了!” 听到这话,屋子里顿时响起了阵阵笑声和鼓掌声,几个妇女对视一眼,终于放下了最后的“防线”。 门被缓缓打开,一个妇女笑着冲付平挥了挥手:“行了,新郎官,这最后一关你也过了,快进来接新娘子吧!” 付平心里一松,赶紧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迈步跨进了门坎。 屋里的灯光比外面的烈日温柔得多,红烛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味,几位妇女站在门口笑吟吟地看着他,刘母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复杂的微笑。 她的眼神里有着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安慰。 付平走到屋中央,目光落在了坐在床边的刘逸霏身上。 她安静地坐在那里,头微微低着,脸颊泛着红晕,双手紧紧攥着裙摆,似乎也在等待着这即将到来的时刻。 她的凤冠霞帔在烛光下熠熠生辉,红色的婚服上绣着的凤凰仿佛在栩栩欲飞。 付平心里一热,走上前去,轻声唤道:“逸霏,我来了。” 刘逸霏抬起头,眼神里有一丝羞涩,也有些许的期待。她微微一笑,低声道:“我等你很久了。” 这句话虽轻,却像一颗石子落进了付平的心湖里,激起了阵阵涟漪。付平的喉咙有些发紧,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刘逸霏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你以后就是我的妻子了。” 刘逸霏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但很快就放松了下来,轻轻应了一声:“嗯。” 这时,徐如萍在一旁笑着打趣道:“哎呀,新郎官,新娘子这就归你了,赶紧把她扶上花轿,别耽误时辰!” 付平立刻反应过来,赶紧扶着刘逸霏站起身。 她的身形纤细,穿着那厚重的嫁衣有些不便,付平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生怕她一个不稳。刘逸霏低着头,任由付平牵着她一步一步走向门口,她的心跳得很快,耳边是锣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所有的声音都在此刻交织成了一幅热闹的画卷。 终于,刘逸霏走出了刘家的大门,外面的阳光刺得她微微眯起了眼睛。 村里的乡亲们早已围在门外,看到新娘子出来,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掌声。鞭炮声此起彼伏,红色的纸屑如雨般飘洒在空中,整个村子仿佛笼罩在一片喜庆的红色海洋里。 花轿停在门口,轿夫们已经准备就绪。付平小心翼翼地扶着刘逸霏上了轿,轿帘轻轻放下,轿子里只剩下她一个人。 轿帘放下,外面的喧闹声隔着厚厚的红绸,仿佛一下子变得遥远了许多。 刘逸霏坐在花轿里,双手紧紧抓着膝上的衣摆,心跳依旧急促。轿内的空间不大,四周都是红色,头顶垂下的红纱幔如同一层薄雾,轻轻飘动。 她能感觉到轿外的热浪和人群的欢笑声,但此刻,她却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里,心里五味杂陈。 从小到大,她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样一种传统的方式出嫁。 地震之后,灾后的艰难与重建的困苦让她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然而,付平的出现,却像一道光,照亮了她那段最灰暗的日子。今天这场婚礼,虽然简朴,却承载着整个村子的祝福和希望。她低头看着自己手上的戒指,心里泛起一阵温暖。 外面,付平已经准备好了迎亲的队伍。王二虎走到轿前,拍了拍轿杆,笑着喊道:“新郎官,花轿在这儿,咱们该启程了!” 付平点了点头,目光从花轿上移开,转头对身边的兄弟们说道:“走吧,咱们去拜堂成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