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未婚夫全家抄斩,我带大军劫法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5章 瑕瑕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乔瑛决定开始灭蝗! 眼下的季节,已经是九月末,蝗虫已经把粮食吃的差不多。 “冬日,它们自会冻死!” 须白是这样说的,“我们能组织出来的人力气有限,最好,是等到冬日时,派人去挖掘虫卵,免得明年,飞蝗越来越多。” 曲昌公主也是这种想法。 甚至,远在洛阳城的永安帝和诸位传臣们,也都是这个意思。 乔瑛不认同。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供应灾民们一年!” 今秋的粮食,都被蝗虫吃没了,哪怕冬日灭蝗卵成功,明年春天种下地,也要等到秋收,百姓才能勉强自给自足! 这是整整一年的时间。 “我们哪来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吃?如今,城外流民,已经有两万余……” 那一万多,是流民们传播开来,河宴城有乔瑛这个‘清如水,明如镜"的青天大老,呃…… 青天大钦差。 传闻中,她爱民如子,诛贪官,救百姓,是个外行风雷之事,内有菩萨心肠的女官儿。 河宴城那个贪污百姓们救赈粮款的脏官,已经被她杀了。 于是,那些藏在深山里,隐在乡野间的流民们闻风而来。 “……已经越来越多了,我们供不了几个月。” 乔瑛摆事实,讲道理。 “我会回洛阳,去向父皇要粮食!”曲昌公主原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乔瑛摇头,“朝中有谢家阻碍,你能要来多少?” 她不看好。 曲昌公主抿唇沉默,片刻,“那你想怎么样?” “等等吧,看看,我准备下的人,什么时候能来?”乔瑛喃喃,目光幽远。 —— 在干掉陈知府的第五天,河宴城风尘仆仆的来了一支队伍。 两千女兵,护送着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姑娘,叩敲河宴城城的城门。 乔瑛大喜过望,亲自迎接了她。 “二姐姐,别来无恙啊!” 乔瑕呲牙咧嘴,翻身下马。 一路奔波,跑的太急,她大腿内侧都被磨破皮了,随便动一动,血肉沾着裤子,疼的钻心! “瑕儿辛苦了。”乔瑛伸手去扶。 离开并州,短短一年多,她刚刚芨茾的妹妹,也长成了个大姑娘,像是立在风霜中,稚嫩又坚韧的小松树。 虽不高,却能抵抗风雪。 最可贵的是,乔瑛发现妹妹的眉眼间,不再暴躁抑郁,反而开朗的多。 她欣慰的笑笑,把人迎进府里,稍微洗漱了下风尘。 两人来到书房,乔瑛单刀直入,“我交代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妥当了!”乔瑕也很痛快,直接从怀里掏出本厚厚的册子,递到乔瑛面前,“二姐,自从得了你的信,我就去了外祖家,求得晋国几百年的灭蝗之书,然后,又跟石竹带领乞活寨的万把人,前往青州关县。” “那里,是整个青州遭遇蝗灾,最厉害的地方。” “漫山遍野都是蝗虫,我们开始试验灭蝗之策,初时并不顺利,直到前段日子,你又送了不少书籍回来。” “我们试验了一百三十七种法子,其中,大多不算管用,亦有一些虽管用,却不适合眼下情况的!” “最后,我们总结出了六条有用之策,全记录在册,二姐请看!” 她伸了伸手。 乔瑛翻阅那厚厚的书册,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去看。 半晌,她深深吸了口气,“瑕儿,真是辛苦你们了。” 自从进了洛阳,乔瑛接触到的朝中消息——蝗灾就没断过,她自然是关心的,也收集了不少的信息,后来当官,自然更方便了。 然而,洛阳,龙居之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哪怕知道飞蝗已成灾,她都做不了什么,所以,她把收集到的灭蝗之法,全都八百里加急,送回了并州。 那是她的大本营,她所有人的兵马、人脉都在那儿。 她令乔瑕、石竹等人,试验灭蝗之法。 毕竟……她得到的古籍,都是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之前的了,那么久远的法子用在今朝! 谁知道好不好使啊? 乔瑛让并州的人试验,她一直准备着。 直到这个差事落到她手里。 所以,在别人眼中顶缸的恶差,前途尽毁的赈灾…… 乔瑛会说:这也是机会。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乔瑛一个人的! 她握着册子,眼神闪烁。 —— 大王县。 这是距离河宴城二十里地的大县。 县民两万户。 一年前,这里是产粮的大县,田地丰沃,河流通畅。 所以,蝗虫也格外的多。 乔瑛、崔君琢和王如凡花了两天的时候,从城宴河赶到了大王县,她们到的时候,天色已经是傍晚了,就没赶上那满天飞蝗,扑天盖日的景像,但…… 站在县城城墙上,环视四周。 房顶、树杆、田里、地面……所有触目能及的地方,都落满蝗飞。 它们翅膀强壮,满身油亮,密密麻麻的爬行着。 那样的场面,足够让任何人头发麻。 “我简直不敢想,这些玩意儿都飞起来时,是什么样的景象?”王如凡抽气,按着竖起来的寒毛,她喃喃,“怪不得,会有飞蝗过镜,人畜皆无的事件!” “这么多虫子,飞起来,恐怕跟山似的。” 乔瑛深以为然。 崔君琢也紧琐眉头。 不过,显然,大王县的百姓们,似乎已经有些习惯这种场景了,九月流火的天气里,他们穿着厚厚的衣裳,戴着围帽,身上不露一丝皮肤的行走着。 脚步匆匆。 却没有太过慌乱。 乔瑛打了,县里的粮价也没有上涨的太厉害,不过是灾前的三倍而已。 三倍,看着很多,但在秋收粮食都没了的情况下,已然是足够便宜,甚至是贱价了。 “大王县的县令不错!” 崔君琢沉声。 乔瑛颔首,看着县里的情景,她鹰眸流转着,思索片刻,转头吩咐道,“去请大王县县令过来。” “是!”佛奴应声,转身离开。 乔瑛也带着王如凡和崔君琢下了城墙,站在官道上,看着来来往往,瞧不清脸的百姓们。 半刻,约莫一柱香的功夫。 官道尽头,一群人急匆匆的赶过来,为首的是个五十来岁,浓眉大眼的男人,他看见乔瑛,躬身施礼,“大王县县令周阿吉,见过乔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