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们手中就不是什么精锐之卒,毕竟只是为了看守稷下学宫一群没什么武力的学生罢了。
三万大军绰绰有余。
魏国赵国燕国三国的国君都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只是想要用着一万大军的看守逼迫稷下学宫松口。
此前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一个清闲职位。
但是谁能够想到竟然会有人为了稷下学宫派出十万大军前来营救。
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转身直接逃走。
可是在这个时候上面的命令下来了。
“你们无论如何都得拖住那股骑兵三天三夜的时间!”
“此令,不得有误!!”
“大军已经在赶来支援的路上,若是能够将这股骑兵留住未来会有很大的作用。”
这就是三位将军收到的命令,竟然都是相同的。
此刻原本互相提防了数年的三位将军竟然破天荒的凑到了一起。
魏国的胖子将军,赵国的马脸将军,燕国的干瘦将军!
三人见面的时候颇为尴尬,毕竟此前都是竞争者,为了挖出稷下学宫暗中可是没少给对方下绊子。
襄丘城内展开的刺杀也是数不胜数。
原本的仇人现在却因为局势的原因凑到了一起。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
“你们也都收到消息了?”
最后还是魏国的胖子将军率先开口。
“国君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将这些骑兵给放走!”
“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赵国马脸将军哭丧着脸说道,清闲活儿突然变成了要命的事情这谁能受到了?
若不是这一条命令他早就逃走了又怎会在明知不可敌的情况下还在这里摆出阵仗?
“你们两个收到的命令都是一样的吧?”
“没错,否则我们三个如今也不会坐到一起!”
干瘦将军没好气道,原本的竞争者如今有了同样的目标不得不走到一起,这属实古怪!
“我们还是放下此前的恩怨想想办法怎么把这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骑兵拖住三天吧。”
“只要三天时间,三天以后我们的支援到来就能对他们形成合围。”
“到时候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赵国马脸将军振奋道,想要鼓舞一下人心。
他们三人在将军行列本来就是末流角色,也正是因此才会被派来看守稷下学宫这样不大重要的工作。
但谁特么能够想到一支十万人的骑兵突然从天而降要将稷下学宫给带走?
没有什么事比这件事更离谱了,可惜他们三个就是遇到了。
并且如今还不能避战,此刻的他们心里只剩下无数怒骂声。
“我们拢共三万步兵,对面可是足足十余万的骑兵!”
“我们这些年什么样你我都清楚,最多不过寻常郡兵的实力。”
“你再看看对面,那精良的盔甲刀剑让我们如何抵挡?”
燕国瘦子将军突然不满的说道。
不过任凭他们怎么不愿意该打的仗都是要打的,这不是他们区区一个将军可以决定的。
甚至于说他们可以阻击失败,但却不能无动于衷!
阻击失败是能力不行,但若是放任这群骑兵直接过去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所以三人还是决定要打这一仗。
“对了,这股突然冒出来的骑兵底细你们知道么?”
魏国胖子将军询问道,两人茫然的摇了摇头。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三个才发现对面这数之不尽的骑兵他们竟然连身份都不知道。
心中更起绝望。
他们只是末流将军,对于攻打齐国这件事并不知道,只是得到一个命令就要将麾下士卒放在对方的必经之路上。
三人在战场摆好阵型,呈现三角锥状。
盾兵,长枪兵尽可能的放在最前方。
后面士卒死死抵住前方。
毫无疑问,这是在宽阔战场上抵挡骑兵最好的办法。
盾兵在前,长枪兵紧随其后,这样刺猬形状的阵型对付轻骑兵具有奇效。
三人虽是末流将军,但是这样的基本战术还是知晓的。
此刻的他们只期望能够尽可能的拖延足够的时间。
“他们出现了!”
胖子将军望着天边说道。
目光回到姜思尘所在的地方。
看着弥骨颇有章法的先后派出重骑兵和弓骑兵冲击对方的阵型姜思尘很是满意。
现在不止他在看着这场大战,身边还有稷下学宫的一众大儒也在看着。
骆长春,邹衍,鲁仲连,彭蒙等人站作一排对这场大战评头论足。
“这弥骨将军为何不一股脑的将数万骑兵压上去?”
“这样不是可以一鼓作气的获得胜利?”
鲁仲连好奇道。
淳于髡立刻在旁边白了他一眼。
“你这家伙,兵法之道一窍不通!”
“竟然还在这里班门弄斧!”
“你懂什么?”
“前方魏国赵国燕国三个军团各有一万大军,如今列阵整齐等着你来冲击。”
“而我们这边足足有八万大军,这是多少数量?”
“若是八万大军压上去甚每个人都无法施展,这还不如腾出地方循序渐进让所有兵力都得到充分发挥。”
“八万骑兵若是得不到施展甚至还会阻挡己方友军的进攻路线。”
“那样只会拖慢进攻的速度,得不偿失。”
“如今这种战术才是最适合的。”
相比较而言以见多识广著称的淳于髡显然对兵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鲁仲连刚一开口就被他损的找不到北。
两人顿时斗起嘴来,谁也不让谁。
姜思尘微微一笑,其实淳于髡说的并不错。
疆场厮杀有时候并不是士兵的数量越多越好,在有限的杀伤范围内若是士兵太过拥挤的话杀敌效率反而会降低。
在骑兵上这方面体现的更加明显,毕竟骑兵冲锋可都是大开大合的战法。
场地小了就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众人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前方的弥骨却已经领兵和对方交上手了。
金戈铁马交击之声四处响起!
“铮!”
【补章弓骑兵之威!】
战场之上旌旗招展!
虽是桓字平的重骑兵先冲出去,但却是丰源的弓骑兵后发先至。
相比较而言弓骑兵的速度比重骑兵还是快上不少的。
“正面抛射!”
丰源骑乘战马大声呼喝。
身后一万弓骑兵分成数五支队伍,手中箭矢连绵不断,一波接着一波朝着正对面的三个阵营射出去。
虽然对面三个阵营中同样有箭矢射出来,但只有三三两两的数量,与丰源这五千弓骑兵相比不值一提。
并且他们射出箭矢的机会也只有一轮,随后就被丰源分成五队的弓骑兵射的抬不起头来。
第一支骑兵射完张弓搭箭的时候第二波紧随其后,如此反复。
五支队伍留出的间隙足够他们将下一支箭矢准备好,甚至于还有瞄准对方阵型正中心的时间。
连绵不绝的箭矢像下雨一般落在地方的阵型中。
纵然他们拼命的举起手中的盾牌抵挡却也无济于事,毕竟能够有盾牌的士兵终究还是少数。
并且其中绝大部分挡在了最前排,至于从天而降的箭矢他们只能希望没能落在自己身上。
“啊啊啊!”
“救命呀!”
“顶不住了!”
为了抵抗弥骨重骑兵的正面冲锋所以三个阵型布置的很是密集。
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丰源麾下弓骑兵的箭矢几乎不用选择目标就能射中敌人。
抛射的箭矢从天而降,在速度的加持下威力更大,几乎每一击都是贯穿的效果。
“这怎么可能?!!!”
干瘦将军惊声尖叫,其余两位也都是不可思议的看着前方。
“弓骑兵?”
“这怎么可能!”
“骑射之术他们怎么可能会?”
“这不可能!”
干瘦将军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作为一个燕国将军骑射之术有多难他是知道的,一个骑兵学会骑马可能只需要一年的时间。
学会骑马打仗也不过两到三年而已,但若是想要熟练掌握在战马上射箭的技能那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需要大概十年的时间才能做到骑射的能力。
在他印象中几乎只有塞外草原那群从小就在马背上生活的游牧民族能够做到这一点。
但目前这支大军显然不是,因为他们个个装备精良,这绝不是塞外那群游牧民族能够做到的。
“他们的弓箭为何能够射的这么远?”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赵国的马脸将军呆呆的看着从天而降的箭矢,眼中是无尽的恐慌。
“那些弓骑兵的弓箭比我们射的远了将近两倍??”
马脸将军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自己都是不敢相信,可是事实就摆在他们的面前。
经过金乌大营特意研制出来的弓箭比寻常弓箭省力并且射的更远。
如今再加上战马的冲锋速度正面加持也就导致了如今这些弓箭的射程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三个将军麾下的弓箭根本就射不到那么远的地方。
一群没有视野在阵型的正中心拿着为数不多的弓箭对着外面乱射又能造成多少伤害?
接下来的结果显而易见。
在丰源充分把握距离的情况下那刺猬一般的阵型只能被动得挨打。
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纵然箭矢的准度再怎么低在这一万弓骑兵清空一袋子箭矢之后也造成了不少的伤亡。
对面三个铁桶一般的圆圈中尽是哀嚎之声。
“保持安全距离,两翼游击射箭!”
眼看那阵型中的箭矢终于能够到冲过来的这些骑兵的时候那些防守之人不禁面露欣喜。
然而下一秒他们就再次升起了绝望之色。
那一股数之不尽的骑兵在马上就要接近他们的时候竟然分做了两支。
而后开始围绕着这三个阵型转起圈来,同时手中的弓箭也是不断抽射。
显然他们就没有近距离进攻的打算。
阴霾笼罩在三个将军的心头,看着对方在安全距离内不断抽射他们却没有丝毫办法无比痛心。
“将军,变阵吧!”
马脸将军的麾下有人出声劝阻道。
“不能变,变了我们同样是死路一条,你没看到前面还有一支虎狼之师在等着我们么?”
“若是阵型一变他们冲杀过来我们该如何抵挡?”
魏国胖子将军顿时开口怒斥道。
他说的同样也没有问题。
因为现在桓字平的重骑兵正在对面不远处静静等待,并没有着急冲过去。
现在他正在等着丰源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机。
对面三万大军已经摆好阵型,若是他率领重骑兵就这样冲过去虽然也能将对方击溃,但是自己的重骑兵同样会有一定的损伤。
若是从前他说不定就直接选择这个最高效的办法了,但如今不同。
姜思尘传达下来的作战理念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绝对的减小伤亡。
若非紧急情况决不能以增加伤亡来提高效率。
这就是姜思尘传达下来的用兵理念。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六郡之地才会大规模的发展弓箭手和弓骑兵这两个兵种。
另外在盔甲方面也是更加的用心,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最小的伤亡。
远距离狙杀要比短兵相接安全不知多少倍。
姜思尘六郡之地的兵种弓箭手比其他地方比重要高出不止一筹。
“幽王殿下,你这麾下骑兵好像有些不同寻常呀?”
此刻淳于髡也发现了不一样的地方。
“淳于髡前辈,如何?”
姜思尘笑眯眯的说道,远距离作战方式终究还是被他实施下去了。
以后六郡之地士兵作战的大概方阵也定了下来,那就是弓兵先下一场‘雨",而后再考虑其他。
“骑射之术在中原少见,而如此大规模的弓骑兵这怎么可能会出现?”
“难道这群士兵都是幽王殿下选取塞外部落的人创建的?”
“这也不可能呀!”
“不知幽王殿下能否解惑?”
淳于髡费解道。
眼前的这一切对于他来说实在不可思议。
大规模的骑兵出现就已经很是艰难,但如此数量的弓骑兵简直就是神迹!
稷下学宫其余所有人也一脸好奇的看着姜思尘想要他给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