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子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前车之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统万城,是中原境内唯一一个由异族人修建的城池。 数百年前,草原的统治者还不是如今的大元,而是另一个比大元还要强大的异族政权,当时的中原人把那个部落称作北戎。 当然,当时的北戎人,更喜欢把自己称作北朝,把那时统治中原的大梁朝称作南朝。 北戎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将中原人赶到了大江以南,将整个大江以北的土地全部纳入了北戎治下。 那是草原游牧民族自出现政权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北戎统治中原地区之后,时任北戎君主赫连霸打算修建一座天底下最坚固的城池,作为北戎的都城。 于是,他征发了秦岭以北十余万各族民众,于封州济水畔修建城池。 建城时,更是令蒸土以筑,以铁锥验之,铁锥刺入墙体一寸,即杀匠人而并筑,锥不入,即杀锤锥将士以筑之。 如此高压政策之下,历时六年,此城方才建成。 入主新都之后,赫连霸给新城取名为统万城,意为“一统天下,君临万邦。” 可惜赫连霸此人性格暴戾,一味的对中原人采用高压手段,最终导致中原未能归心。 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北戎便被中原人建立的政权西秦所灭,他一统天下君临万邦的口号也成了笑话。 北戎被灭后,统万城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逐渐被后来的中原王朝所放弃。 直到现在,只剩下一片片残垣断壁供后人怀古。 聆珑静静的坐在一段残破城墙的最高处,俯视着她脚下的统万城遗址。 零落的残垣断壁之间,依稀还看能看得出来,数百年前这座城池该是多么辉煌大气。 良久之后,她忽然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句由夏人先贤所做诗词。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聆珑缓缓念出这句夏人先贤所做的诗词,尽管这句诗怜悯的是夏人百姓,但她还是念了出来。 听见聆珑在念夏人的诗词,立身于他身后的耶图鲁顿时有些懵逼。 有些好奇地问道:“大人,这是夏人的诗词吧,跟咱们先祖修建的统万城有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聆珑摇摇头,没有给耶鲁图解释什么。 她是在提醒自己,也是在警醒自己。 她要用这座城,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八个字嵌入心底。 北戎,本来是有机会扫平四海的,但因为北戎在中原之地实施的政策不得人心,导致北戎最终与中原之地失之交臂。 这是遗憾,也是前车之鉴,更是后事之师。 这样的错误,大元绝不能再犯。 因为,大元要的,不止是剥削中原之地,不止是抢劫中原之地。 大元要的,是彻底成为中原之地的主人,永永远远的占据中原这片富饶,肥沃的土地。 而不是搜刮一阵之后,又狼狈退回草原,继续忍受草原上的饥寒与贫穷。 用赵韵的话来说,大元要的,是福及子孙。 感慨良久,聆珑回过神来,柔声开口,“走吧,带我下去。” “我就说这一片废墟没啥好看的,您还非要来。” 耶图鲁咕哝一句,轻轻握住轮椅之后的手柄,脚尖轻点之后跃下城墙。 回到长长的运粮队伍之中,聆珑刚准备启程,天上便忽然传来一阵刺破云霄的鹰唳。 聆珑抬起头,嘴角不由得勾勒出一抹笑容。 一只雄峻的身影正从远方飞来,雄鹰之下,还有两人正在纵马狂奔。 不多时,鹰至,马也至。 北元语:“大人,属下已经查探清楚大夏江湖躁动的原因。” 两名一袭短衫,一副夏人侠士打扮的男子翻身下马。 二人正是北元使团之中,自聆珑进入太安之后便消失不见的那名宗师与半步宗师。 从两人的装扮来看,很显然,他们进入大夏的任务,并非是刺杀杜乔那么简单。 聆珑一脸恬淡地朝两人招招手,以晦涩的北元语笑问道:“查出来什么了?” 两名男子上前,对着聆珑欠身一礼。 二人之中相对年轻的那男子便开始与聆珑讲述他的见闻。 聆珑静静的听着,随着青年男子话音落下,聆珑顿时忍不住大笑起来。 “赵韵啊赵韵,你是黔驴技穷了吗?” 大笑一阵之后,聆珑问道:“此行收获如何,有多少人愿意为我大元效力?” 这话一出,青年男子不由得有些迟疑。 “无妨,实话实说就是!” “目前就只有营州凌氏,愿意在我朝大军进入辽东之后帮助安抚百姓。” “营州凌氏......” 聆珑沉吟片刻,淡然道:“足够了。” 闻言,男子松了口气,问道:“大人,咱们现在北归,还是?” 聆珑摇头道:“不,去辽东,接应麾下的儿郎们!” “去辽东,会不会太危险了?”耶图鲁皱眉问道。 聆珑没有回答耶图鲁的问题,只是淡淡的吩咐道:“鬼赤力,你带着这些粮草去兔耳关,务必将粮草交到火绒将军手中,让他。” “得令!” 鬼赤力,正是除了耶图鲁之外的另一位半步宗师。 聆珑继续下令道:“耶图鲁,青宜章,你二人随我走一趟辽东,这一次,我朝必须要将产粮之地牢牢的握在手心,唯有如此,我朝才能真正拥有逐鹿天下的资格。” “得令!” 青宜章,是一直和聆珑禀报消息那侠客打扮的男子名字,他也是队伍之中唯一一位宗师境界的武夫。 相比鬼赤力和耶图鲁,他更年轻,看起来只有二十六七岁。 同时,他的眼神深处,还藏着一抹对于轮椅上那位女子的爱慕与崇拜。 随着聆珑一声令下,队伍迅速分成两队,鬼赤力带着车队继续朝原来的道路前进。 聆珑则是换上一身夏人女子的服饰,在耶图鲁和青宜章的护卫下,上了一辆没有任何标志的马车。 三人脱离官道,自小路转道东北。 只是在聆珑和两人踏上小路之后,使团队伍之中便又突然出现了一位聆珑。 两个聆珑的长相,身材,几乎一模一样,就连恬淡的笑容,亦是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