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世子无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章 姜承的决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浩二说有人来找麻烦,赵韵只是点点头,目光依旧未曾从舞台上移开视线。 见状,浩二起身领着一众打手就出了楼去。 不多时,楼外传来阵阵惨叫声。 嘈杂的声音传进楼中,让赵韵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他不喜欢这种被打扰的感觉。 “无名,出去看看。” 听见赵韵的吩咐,神出鬼没的无名突兀地从大堂内冒出。 他走出燕来楼,没一会儿,楼外的的喧闹声便逐渐沉寂下去。 浩二领着楼中打手进了大堂,遣散打手之后,急忙小跑到赵韵身后低声道:“侯爷,好了。” 赵韵微微颔首,浩二急忙退到一边侍候。 半个时辰一晃而过,随着亲卫们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陆陆续续的回到燕来楼,赵韵也从歌舞上收回视线。 段从卡着时间回来,清点了一下人数,确认没人缺席之后,大声道:“殿下,全军集结完毕,应到一百人,实到一百人。” 赵韵似笑非笑的上下打量段从一眼,最终视线落到他脖子上的一处唇印。 段从一愣,急忙抬起袖子使劲擦拭。 见段从脖子上的唇印消失,赵韵淡然道:“既然玩开心了,那就回吧。” “得令!” 段从行了一个军礼,带着亲卫们簇拥在赵韵两侧。 赵韵负手出了燕来楼,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浩二。 浩二急忙小跑上前,问道:“公子有何吩咐?” “没什么,告诉周行,多训练一下麾下的个人武艺。” 浩二一愣,急忙小鸡啄米般点头:“属下明白。” 赵韵不再过多停留,带着亲卫扬长而去。 目送赵韵带着亲卫走远,浩二和老鸨子对视一眼,不由得同时松了口气。 收回视线,老鸨子迟疑地问道:“咱们要不要让人将明月送去公子帐中?” 浩二皱了皱眉,沉吟片刻,摇头道:“公子什么女人没见过,与其送女人过去,不如送点吃的喝的,再送点药材过去。” “有道理。” 老鸨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就在二人商量给赵韵送什么礼物比较合适的时候,赵韵已经带人出了锦州,朝着大营狂奔。 三十里的距离瞬息而至。 段从安排人手换防,让留守大营的另一波兄弟进城找乐子,赵韵则是径直回到帐中,准备先好好睡上个几天几夜。 从吃饱喝足,肉体上获得了满足,接下来就是精神上的全面放松。 在劳逸结合这一块,赵韵一向拿捏得死死的。 ...... 夜已深,太安城正和宫垂拱殿内依旧是灯火通明。 大夏新皇姜承静静的坐在龙椅之上,稚嫩的小脸上散发着一股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和坚毅。 龙椅之下,曹恒盘腿坐着,一张脸上满是憔悴与疲惫 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花白的鬓角,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岁至少老了十岁。 沉默良久,姜承收回思绪,问道:“舅舅,辽东传来密报,暂未在山海关外发现北元大军的踪迹,也就是说,姐姐传来的消息不实,此事,你怎么看?” 听见姜承的问题,曹恒沉默片刻,眼中不由得闪过一抹苦涩。 他朝着姜承一拱手,有些无奈地摇头道:“臣不知。” 闻言,姜承的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只是轻声自问道:“姐姐离我而去,现在连舅舅也不帮我了吗?” 曹恒一愣,不由得抿嘴轻叹口气。 姜承自顾自地说道:“朕不相信北元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与我大夏撕破脸皮,朕还听说赵庸麾下的大字营依旧在草原上盘旋,朕不认为北元有图谋辽东的能力。” 听见姜承的自言自语,曹恒低下头,既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出言反对。 “赵韵去辽东,只带了张玉与三千人马。” “山海关守将程风麾下尚有两万大军,拿下赵韵乃是轻而易举之事,只是这个程风曾是赵庸麾下战将,不值得信任。” “赵庸将大字营遣入草原,由其心腹战将宋晟率领。” “赵庸麾下三大名将已去其二,只剩下一个沐云在苦苦支撑。” “如今,赵庸麾下将只有一员,兵不过六万,而陈雉麾下,已经聚集了超过十五万的大军。” “北元图谋辽东,纯属子虚乌有之事,姐姐为何要传回这个消息,莫不是已经彻底倒向了赵韵?” “......” 姜承继续自言自语,仿佛在不断的找理由说服自己。 曹恒将这些话一字不落的听进耳朵里,不由得遍体发寒。 他已经明白了姜承的意思,姜承这是不打算顾虑任何外在条件了,他要放手一搏。 姜承自语了许多,眼神也随之变得坚定起来。 他忽然低下头,问道:“舅舅,你在害怕吗?” 曹恒愣神一瞬,问道:“陛下此言何意?” 姜承定定的盯着曹恒,坚定道:“舅舅,朕绝非是什么刻薄寡恩之君,但赵庸不死,朕睡不着。” 曹恒皱了皱眉道:“陛下需要臣做什么?” 姜承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西北三州之土,亦是我大夏的国土,如今为赵庸占据,朕决意,令陈雉领军横扫西北三州,使我大夏金瓯无缺,江山永固!” 这话一出,曹恒心里瞬间咯噔了一下,一股不详的预感陡然浮现。 他立即起身,拱手道:“陛下,臣如今不过是一介小吏,实在不敢多言,陛下不如召杜相进宫奏对。” “没有这个必要了。” “杜乔与赵庸沆瀣一气,为一丘之貉。” “此二者,一者主朝堂,一者主军事,互为犄角,把持军政,在大夏可谓一手遮天,如此国贼,朕与他没什么好商议的。” 这话一出,曹恒顿时如遭雷亟,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后退几步。 他一脸难以置信地开口:“陛下,此事,此事可否召群臣商榷?” “不必了。” 姜承挥手拒绝,死死的看着曹恒,决然道:“即日起,舅舅你官复原职,仍为我大夏朝尚书右仆射。” 官复原职,本来是好事。 但此时官复原职,对于曹恒来说,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