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娱乐:天赋型演员影帝之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3章 张泽做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你人来了行,等会咱哥俩多喝点!” 张泽将吴京请进去,就听到任达华的声音。 “哇!还是火锅闻起来香啊!” “最近这段时间吃暹罗饭,我都快吃吐了!” 张泽准备的食材很丰富,牛肉片、羊羔肉、各种丸子, 他买的这些食材,都是附近高档餐厅最顶端的。 当时就想着,价格无所谓,一定要干净。 这些演员,哪个都身家不菲,可不能好心办坏事。 “吆喝,你买的这牛肉竟然还是和牛的。” 吴京拿起牛肉看了一下标签有些惊讶。 上面赫然写着,神户和牛(A5)12500฿/gm 吴京惊讶“一万两千多泰铢,合着2500人民币一斤,今天你大出血啊!” “呵呵,幸好我买到食材够档次,不然怎么配得上古大哥和达华哥的红酒啊!”张泽笑着回答。 “你们俩先别说了,赶紧把红酒醒上!阿泽赶紧把醒酒器拿出来。” “我这里没有醒酒器!” “那用个大杯子吧!我看这个茶壶不错。” 古天乐指着张泽桌子上泡茶的玻璃茶壶。 “这茶壶是我花26块钱在淘宝上买的,用它醒20万一瓶的红酒会不会有点不合适!” “没办法,就用它吧!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就是一个容器!”任达华拿起茶壶去水龙头上冲洗去了。 古仔和任达华两人一点都没有端着明星架子,也没仗着前辈在那里指手画脚。 让张泽相处起来很舒服。 大概五分钟,当任达华将古天乐那瓶20万的红酒倒进,他那26块钱的玻璃茶壶里面时。 张泽有一种,他的茶壶,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感觉。 “茶壶啊茶壶,你这辈子能体验一次20万一瓶的红酒是啥滋味,这辈子也值了!” 他的脑海里脑补了一场大戏, 一个全部身家只有2600块钱的穷小子, 机缘巧合下和一个身家百亿,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富家千金,有了露水情缘…… 张泽也倒了一杯红酒,他品了一品,没喝出来有什么特别的。 看来他是个粗人,弄不来红酒这种东西。 浪费了大概一万多块钱的红酒,他又改回了茅子。 端起酒杯小口抿了一下, 嗯,还是喝茅子得劲! “阿泽你知道为什么我比较喜欢你吗?” 喝了点酒,达华哥的话比刚才密了很多。 “我祖籍是山东济宁的,和你是老乡呢!” “我的父亲是出生在山东济宁,我虽然出生在香港,但身上有着山东的血统。” “啊!没想到达华哥竟然祖籍是山东的,难怪感觉你性格很好呢,我和你性格相投呢!” “我的性格和山东人差不多,不仅仅只是讲义气,还很好客,没事和好朋友喝喝酒聊聊天!”任达华有些自豪的说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生前就教导我们,老家是山东,不管我们走的多远,都要记得老家在那里,根在哪里!” 任达华想起父亲的时候,眼睛有些红。 “来达华哥,为天南地北山东人喝一个!” 张泽端着酒杯,和任达华碰了一下。 这顿饭四人大概吃了两个多小时,他们干了2瓶茅台,一瓶红酒。 最后任达华2000年份的拉菲,硬是留给了张泽。 在娱乐圈,人际关系非常的重要, 有时候,可能这种关系,并不会帮到你什么。 但只要不背后使绊子,就符合心理预期了, 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这是张泽行走江湖的人生格言,也是长辈从小教导他的人生智慧。 说起这些,就不得不提一下张泽的曾祖父了。 张泽的曾祖父,以前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先生,他知识渊博头脑聪明,身怀好几种生存技巧。 可惜在老人家走的早,在张泽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据村里的老人讲述,以曾祖父的学问,如果科举还在的话,最起码能中秀才 在年轻的时候,曾祖父还在镇上开过钱庄, 只是因为社会动荡和战争,生意做不下去,为了保命才回到村里,没再外出。 曾祖父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会木匠、会竹编、会用芦苇编房顶上的笆席。 还能写一手堪比印刷的毛笔字, 虽然都不是很高深的技能,但在当时,都是养家糊口的生存技能。 在十里八乡也算是能人! 老爷子心智聪慧,年轻时也行走过江湖,做过生意。 小时候,没事就抱着张泽给他讲故事,教导他为人处世的东西。 比较可惜,因为年代的原因,当时为了混口饭吃,曾祖父把时间都放在了外面讨食。 他爷爷是家里的老四,曾祖父根本就没时间教导孩子。 导致他的一身文化和智慧没能传下来,后辈们也只是跟着他学习一些生存技能。 在张泽的家族,曾祖父的儿子孙子包括外甥,都会一两样他的技能。 在改革开放之前,日子过得都不错。 张泽父亲就是从曾祖父那里,学习了一手精巧的木匠手艺。 小时候张泽体会不到,当他长大了才体会到,当时那种社会的残酷和不易。 曾祖父一个有智慧的文化人,硬生生的被逼着学会了这么多生存技能,才把爷爷姊妹7个养活,就这样不幸的是还饿死了一个。 说起来这些,张泽也有意难平! 当初曾祖父是带着一家老小闯过关东的,只是当他们一家走到京城时就走累了,于是就在京城修整了半年, 曾祖父靠着木匠手艺,在京城打工又挣了盘缠, 又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山东老家,张家村。 上高中时,每当张泽想起这件事,心里就难受! 心想咱就说,老祖宗怎么不再懒点, 如果赖在京城不回来,那他不就是京城户口了! 他也不好评价! 当想到,跟随曾祖父一家一起闯关东的哥哥,大曾祖父一家是典型的农民,吃苦耐劳,这一走就走到了漠河! 张泽感慨,有时候懒点也不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