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篡清,从在咸丰头上种草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肃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那领头的索伦兵看了看魏武,又看了看那些举子。 他发现那些举子虽然脸上满是害怕,但眼底里全是恨意。 这种眼神他见过,山里的狼崽子就是这种眼神。 阿爸告诉过他,遇见这种眼神的猎物,必须要杀掉,一旦被对方逃脱了,必然会被报复。 遗祸无穷。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人干掉。 但此处不是山里,如果他敢把这些举子杀了,下一秒,主考官就得带兵把他砍了。 杀不了,那就只能找人庇护。 他一个索伦人,在京城就是满人的狗而已,哪里能找到人庇护。 眼前的魏武是唯一向他伸出橄榄枝的人。 那索伦兵权衡了一番,深吸了一口气,用力的点了点头:“好。” 得到了索伦兵的首肯,魏武很开心。 如果计划顺利,他就有了第一批自己的班底。 这是他此次科考最大的收获。 甚至可能比获得个状元还要更重要。 索伦兵一众离开了,那几个举子也从地上站了起来。 他们刚才被索伦兵吓到了,自然不敢立刻去找索伦兵的麻烦,就全将目光对准了魏武。 几个人正要说话,忽然外面响起了三声号炮。 听到号炮声,所有人都是一震。 这是科考开始的标志。 所有人都必须进入自己的位置,否则一律视为违纪,最轻也是站笼三天。 这几个人不敢违反,连忙进入了各自的号房。 而魏武则施施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号房之中,将擦干净的木板横放在支架上当做木桌,从提篮里拿出了自己的文房四宝,一一摆放好做好了准备。 很快,就有兵丁将今天的考卷分发了下来。 第一天考的是史论,主要是选取历史上的一些事件,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虽然看起来是要你自由发挥,但真正行文的时候,是有一定规制的,如果不按照规制写,那就算是再妙笔生花,也无法得到考官的赏识。 如果是一个没有接受过相应训练的现代人,肯定会抓瞎。 但魏武看到考卷上的内容后却欣喜过望。 这试卷上的内容果然和书法老师让自己临摹的考卷一般无二。 甚至连行距、字距都分毫不差。 历史并没有因为他这个蝴蝶而发生改变。 如果是其他考生,此时还要读题,构思,打腹稿,写草稿,润色修改,最后再誊抄。 但魏武不需要。 这些史论,他临摹的不知道几千遍,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闭着眼睛都能写的分毫不差。 刷刷点点,魏武就将几道史论全都写完了。 抬起笔,认真检查了一遍,魏武感觉很满意。 不枉他这几天的刻苦练习,与当年状元孙如仅写的一般无二。 检查了两遍之后,魏武放松下来。 这张考卷已经证明了,这个世界的历史与他记忆中的一般无二。 至少,他这只蝴蝶还没有大到影响考卷的地步。 只要稳住,状元就是囊中之物。 魏武看了看天色,此时已经到了正午。 按照正常,这一场是要考一整天的。 别的考生此时大多刚刚打完腹稿,有的正在打草稿,有的还在挠头皮,全然没有头绪。 考场静悄悄的,只有巡逻的兵丁的脚步声。 不少考生此时已经饥肠辘辘了。 要是平时在家,早就有仆役和书童准备好了饭食。 好一点的,甚至还有糕点可以享用。 但此时,他们只能从提篮里摸出一个被兵丁掰的稀碎的饼子,放到嘴里慢慢的嚼着。 有几个比较惨的甚至连拇指大小的碎块都没有,他们的饼完全被兵丁泄愤掰成了碎渣。 只能用布兜着,捏起一撮,放到嘴里。 期间还要小心碎渣不要洒落到卷子上。 要是不小心把卷子弄脏了,那就不用考了,直接落榜,半点回转的机会都没有。 看着这些考生凄惨的样子,魏武庆幸自己有远见,提前做好了准备,做好了土质的能量块。 魏武取了一块拨开用来包裹的布片,塞到了嘴里。 能量块如同阿胶块一样,稍微有些弹牙,咬开外面的胶质后,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香味,两块下肚,基本上就满足了一天的能量需求。 与这些人相比,简直不知道舒服到哪里去了。 就在魏武闲着没事的时候,远处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魏武循着声音望过去,发现一队兵丁簇拥着几个穿着官袍的人走了进来。 魏武看了一眼,正中那官员的胸口是一只坤…… 呸!是一只锦鸡。 按照清朝规矩,这是二品大员才能有的纹饰。 二品大员在清朝也算是权贵核心了,各省总督,各部侍郎,副都统,总兵都是这个品级。 当然,从二品也是这个服饰,不过,从二品也算是各方大佬了,各省巡抚,布政使,内阁学士,都是这个品级。 要么是朝中权贵,要么是地方大佬。 “这是谁有这么大的闲心,跑这里巡考场来了?” 魏武心中好奇,但手上动作不慢,展开卷子,装作认真检查的样子。 那个大员缓步向前走,时不时的扫视着两侧号房里的考生。 看到这些考生一个个认真作答的样子,那大员满意的点了点头。 走着走着,他忽然看到了正襟危坐看着卷子的魏武,不由得好奇。 那大员走到魏武面前,低头看了一眼魏武的试卷,惊愕的发现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迹。 “这才晌午,这么快就写完了,难道是乱写的?” 那大员想到这里不由得把试卷拿了起来仔细观看。 这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魏武抄的可是历史上当期状元的答案,从全国筛选出来的第一,无论是立意,文辞,还是字迹都是上上之选。 那大员越看越满意,不由得问道:“你叫什么,是哪里人?” “这。”魏武有些犹豫,考场问人姓名可是大忌,如果出了问题,对他夺魁有着巨大的阻碍。 就在他犹豫要不要回答的时候,那大员背后的随从喊道:“辅国公问你话呢,还不快站起来回答。” “辅国公!”魏武心头一跳。 当朝能被称为辅国公,还穿着二品大员顶戴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郑亲王端华的弟弟内阁大学士肃顺。 得知眼前的人是肃顺,魏武心中急转。 历史上,肃顺虽然是个满人,但是个相当爱才的人,无论是满汉只要有才华的人,他都会不吝推举。 甚至太平天国在江南做大的时候,就是他力排众议,支持曾国藩等汉族地主编练乡勇的。 虽然日后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后患,但当时确实是稳住时局的最好办法。 而且,其本人也是咸丰最器重的心腹之一,否则也不会在咸丰病危的时候,立为八大顾命大臣之一。 如果能得到对方的欣赏,那他在朝堂上的路会更加通畅。 想到这里,魏武有了主意。 魏武打了个迁:“见过辅国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