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篡清,从在咸丰头上种草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养寇自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快放箭!放箭!” 看到清军的骑兵冲过来了。 扬州城上的守军连忙放箭。 然而,所有的骑兵都按照作战守则,停在弓箭射程之外。 弓箭落在距离他们十几米之外的地面上。 “撤,等大军压上。” 骑兵团团长看了一眼城墙上的守军,带着骑兵返回了本镇。 攻城可不是他们的任务。 魏武也不会把宝贵的骑兵浪费在攻城上。 骑兵分成小队,向周围出击,监视周围的情况,阻击敌人可能出现的援军。 而魏武则率领着大军直接来到了扬州城门前。 看着扬州高大的城墙,魏武点了点头:“这里不错,以后这里就是江北大营的驻地了,炮兵开始攻城!” 在魏武的命令下,第一师直属炮兵团开始挖掘工事架设大炮。 师直属炮兵使用的火炮可不是骑兵团使用的那种45毫米轻型野战炮。 都是76毫米的中型野战炮,甚至还有九门120毫米的重型野战炮,都是福伯花重金,从阿姆斯特朗火炮工厂买来的进口原装火炮。 除去一门拿去进行拆解逆向分析,剩下的全都拉到前线来实战演练了。 五百多门火炮一字排开,那场面极其壮观,城墙上的太平军守军吓的腿都软了。 他们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火炮一起使用。 很多人,甚至直接扔掉了手里的武器,掉头就跑。 “打几炮,消消他们的锐气。” 魏武说道。 “开炮!” 炮兵团代理团长王铁柱发出了命令。 轰隆,轰隆,轰隆! 一门门火炮吐出了橘红色的烈焰。 一枚枚炮激射而出。 一部分炮弹射向城头,将城墙上的女墙和箭塔打的粉碎。 各种破片横扫城墙。 将城墙上的守军打的哭爹喊娘。 另一部分大口径火炮,直接对准了城门。 数十枚炮弹直接击中了巨大的城门。 此时的城门都是木头包铁皮,上面再加上巨大的铜头钉。 防御冷兵器劈砍那效果一流。 来个人,给把斧头连着砍一天,都未必能把表层的铁皮砍坏。 但面对重炮轰击,那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巨大的大门直接被炮弹炸的粉碎。 大门破碎之后,步兵并没有立刻往里冲。 因为,这个时候的城池,为了加强防御效果,城门之内还有一个瓮城。 如果贸然冲进去,必然会被第二道城墙上的士兵所攻击,伤亡惨重。 而且,瓮城的城门都是建造在瓮城的侧面。 这么建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攻城车撞击城门。 不过,误打误撞之下,也获得了防止炮击的功能。 但,这些指的都是小口径火炮。 面对120毫米的重炮,城墙和城门的差别并不大。 轰隆,轰隆! 一枚枚炮弹砸在瓮城的城墙上。 瓮城的城墙本来就比不上主城墙。 现在再被这大炮一轰就更扛不住了。 几轮炮击之后,城墙轰然垮塌。 “上!” 魏武一挥手。 第一师的士兵开始向前推进。 一部分士兵负责压制城头的守军,剩下的士兵以排为单位,小心翼翼的进入城门,查看里面情况。 发现有人影晃动就是一顿排枪打过去。 一步步稳扎稳打,绝不冒进。 很快,尖兵就冲上了垮塌的城墙,占据了这个制高点。 战斗到了这里,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 静海新军最大的优势就是训练度高和火力优势巨大。 再占据了有利地形,将这些优势成倍的放大了。 炮兵甚至将45毫米的轻型野战炮从马车上拆了下来,架设到了城墙上。 对城内前来支援的守军进行炮击。 其余士兵则站在城墙上,对城内的士兵进行精准射击。 几乎每一声枪声响起,就会有一个太平军士兵被击杀。 随着进入城内的新军士兵越来越多,战斗逐渐进入了垃圾时间。 新军以排为规模对城内的每条街道,每栋建筑进行清理。 花了半天时间,城内的太平军士兵全部被清理完毕。 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投降。 有人询问魏武这些战俘该如何处理。 按照清廷的规矩,这些人是必然要处死的。 但魏武觉得直接处死太残酷了,也完全没有必要。 能选择投降,就证明不是洪秀全的死忠。 可以给一个机会。 “把这些人送到煤矿上去,工作三年,再看表现。” 魏武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 工业起步,尤其是重工业起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最好用的其实是奴隶和外籍劳工。 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产生最大的利润。 但这两样,魏武手里暂时没有,就只好以战俘来代替。 “对了,回头把牢房里的犯人全都送到矿上去,天天在牢里光吃饭不干活,老百姓交的赋税就是养活这些蛀虫的吗?以后犯罪的,只要不是立刻处死的,全都给我送到矿上去干活。” 魏武定下了接下来的政策方针。 凡是犯错的人,都去矿上干活,这样既创造了价值,又起到惩戒作用,一举两得。 静海新军攻占了扬州之后,魏武看了看地图,决定暂时停住前进的步伐。 目前,虽然他的实力足以打进天京,摧毁太平天国。 但太平天国没了,他去吃谁呢? 所以,这个太平天国还需要存在一段的时间。 至少等他把直隶,山西,山东,江苏几个省完全消化了之后再说。 进驻扬州之后,魏武开始给咸丰写奏折,希望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训练水师,与向荣的江南大营相呼应,钳制太平天国。 魏武的奏折很快得到了咸丰的批准。 但来传旨的小太监,给魏武带来了杏贞的密信。 密信里说,咸丰接到奏折后,先是高兴,然后就陷入了沉思,后来又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显然是对魏武的强大军力感到忌惮。 最开始,咸丰显然是打算让魏武和曾国藩互相钳制,相互争斗,咸丰就能稳坐钓鱼台。 但让咸丰没想到的是,魏武的实力膨胀的太快了。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势力就遍及四个省,声势浩大。 而曾国藩兵不过两万,始终在湖南湖北一带转悠,与魏武相比相差甚远。 天平失去了平衡,咸丰开始担心魏武尾大不掉,无法制约了。 “果然是小心眼,还没胜利呢,就想着怎么打压功臣了。” 看了杏贞的密信,魏武冷笑一声随手就烧掉了。 咸丰担心又能如何,他的根本满蒙八旗已经从根上烂掉了。 江南的鱼米钱粮想要运往京城就要走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几乎完全都在自己的辖区内。 也就是说,整个清廷的钱粮命脉全在他的手里握着。 只要他不同意,一粒米,一枚铜钱都无法进入京城。 没有人,没有粮,没有钱,咸丰凭什么制衡自己? 魏武现在之所以还留着清廷,只是因为,他暂时没有统一全国的兵力。 等到他羽翼丰满,咸丰要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制约魏武,而是自己该埋在哪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