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阁的决议,很快就送到了魏武的面前。
看着要求释放所有战俘,退出香港租界,赔礼道歉并赔偿1000万银元军费的协议,魏武差点气笑了。
现在还没到辛丑年呢,只打了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怎么敢如此骄纵的?
损失了两百多艘战舰,被俘虏了两万士兵和水手,居然还敢叫嚣着让他赔礼道歉,外加赔款。
这些大臣的脑子都让维多利亚踢了吗?
“耍无赖是吧?幸亏我早有准备。”
魏武站了起来。
“传我的命令,让李昇出圣旨,没收所有英国人在朝鲜的资产,作为战败赔款。”
“同时,统计国内的所有英国资产,全部查抄没收,将所有英国人,全部抓捕,送入劳改营修筑铁路。”
“告诉他们,这是替他们的国家偿还战败赔款,没有还完那两亿两白银之前,谁也不许走。”
“如果有人试图逃跑,送到黑海豚劳改营去。”
“第五师,第六师,第七师向云南边境靠拢,准备向缅甸进军,打垮英国驻军,收复藩属国。”
“让阿提拉继续加大对阿富汗的援助,继续给驻阿富汗英军上强度,让他们脱不开身。”
在魏武的命令下,整个新军和静海集团像是一台巨大的机器一样运转起来。
驻朝鲜的新军向所有企业传达了英国战败的消息,然后拿着李昇的圣旨挨个企业没收英国人的资产。
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少数英国人负责管理,负责生产的都是朝鲜和中国人。
新军所要做的只是把这些英国人从工厂里赶出来就可以了。
被赶出来的英国工厂主大为不满,纷纷叫嚷起来。
“这不公平,你们违背了契约,你们无权没收我们的资产,我们要抗议!”
英国工厂主们大声喊了起来。
隔壁法国厂商看到后,却在一旁幸灾乐祸起来。
“愚蠢的英国佬,你们该怪自己的政府,谁让你们的政府无端的悍然入侵清国的,不然,朝鲜怎么会没收你们的资产?你们应该去唐宁街去找议员反应,而不是在这里乱喊。”
“英国佬,你们要反思。”
“在责怪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错误。”
看到英国人如此倒霉,法国人非但没有唇亡齿寒的担心,反倒幸灾乐祸起来,甚至还巴不得英国人更惨一点。
以双方的关系,哪怕下一秒英国人全死光,法国人也不会流下哪怕一滴眼泪,说不定还会开两瓶香槟庆祝一下。
整个财产没收过程中,并没有遭遇到英国人以外的反抗。
哪怕英国工厂主的反抗,对于新军来说也和挠痒痒差不多。
所有试图反抗的英国工厂主,都被送上了北上的列车。
对外的宣传说是送上船,送回国。
至于为什么港口在北边,那就不得而知了。
没收了英国人的资产之后,魏武回到了天津。
他这次回来主要是柯尔特给他发了消息,金属定装弹试验成功。
得到了消息之后,魏武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一切工作,赶了过来。
魏武在实验室里看到了柯尔特。
在柯尔特手里,是几枚闪烁着金灿灿光芒的金属子弹。
“这就是我们全新研制出来的金属定装子弹,”柯尔特激动的介绍道。
“它完全是由金属制造的,不怕挤压,不怕雨水,甚至扔到火里也不会立刻发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大大的提升了。”
“而且,因为是全金属结构,弹药一体,所以省去了火药装填步骤,上弹速度更快,射程也更远……”
“能试验一下吗?”
作为穿越者,魏武自然知道金属定装弹拥有多大的威力。
这东西可以说是完全划时代的存在。
这东西的出现,可以说是完全颠覆了枪支的这个理念。
让连续供弹,快速射击变成了可能。
也为后续制造加特林机枪,狙击步枪,铺平了道路。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可以说是有着极大的技术壁垒。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容易被互相借鉴抄袭,最大的原因就是缺乏技术壁垒。
比如普鲁士发明的德莱塞步枪,纯机械结构,魏武拿过来之后,拆开看一遍,就能一比一进行复刻。
或许前几批精度可能会差一点,故障率高一点。
但只要提高机床的精度,多做一段时间,把经验积累上来,就能一比一进行复刻。
做到丝毫不差。
这也是魏武虽然技术上落后了八十年,但很容易追赶的原因。
但子弹这个东西可不一样,这个涉及到了大量精密加工的东西在里面,还掺杂了流水线生产和高级加工等技术应用。
其他人就是把子弹拿回去,也很难进行仿制。
别说这个时代了,哪怕魏武穿越之前,虽然很多国家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能大批量的,工业化制造子弹的国家,就那么几个。
某个最大的民主国家,能研发枪械,飞机,坦克,航母甚至导弹。
但子弹仍然需要大批量向国外购买。
是因为自己造不出来吗?
是的!
子弹的精度更高,根本达不到。
哪怕强行制造,造出来的子弹也会因为故障率太高,根本用不了。
所以,子弹这种拥有巨大技术壁垒的发明,才是技术封锁和技术领先的关键所在。
一行人来到了靶场。
柯尔特拿过一把改装的步枪亲自给魏武演示。
这种步枪是用德赛来步枪进行改装的。
所以还是栓动结构。
拉开后,柯尔特将一枚子弹放进了枪管里,推栓上膛,瞄准远处的标靶扣动了扳机。
啪的一声脆响。
300米外的靶子上,出现了一个弹孔。
“新型子弹因为密封性好,装药量大,所以子弹威力和射程都有增加,根据测试,精准射程大概在400左右,有效射程大概在600米,极限射程大概在800米。”
“当然,到了那个距离,人眼已经看不清了,似乎也没什么意义。”
柯尔特说道。
“怎么会没意义呢?”魏武连忙纠正柯尔特这个观念。
“人眼看不清可以用望远镜啊,我们可以把望远镜加装在步枪上,这样士兵不就能轻松看到八百米之外的东西了吗?”
魏武提醒道。
“有道理啊。”柯尔特眼睛一亮。
这个思路他到从来没考虑过,现在被魏武这么一提醒,他觉得好像很有搞头。
柯尔特刚要去试验,魏武一把拉住了他:“不光是望远镜的问题,而且,我刚才观察了,你这个装弹方式使用的还是纸壳定装弹的思路,装一发打一发。”
“既然,金属定装弹不怕挤压,我们为什么不在枪上加装一个弹仓呢?把子弹先压进弹仓里,用弹簧顶住,射击的时候,只需要拉动枪栓,就能依靠弹簧自动把子弹推到射击位置。”
“还有,现在开枪是扣动一下扳机,发射一颗子弹,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扣动一下扳机,让撞针不断的做往复运动,这样不就能实现连续射击了吗?”
魏武不断的向柯尔特阐释着后世的一些枪械理念。
柯尔特越听眼睛越亮,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