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厚奖赏的激励下,西伯利亚军团开启了狂飙突进模式。
普通的步兵一天负重前进了60公里。
而那些抽调出来的机械化前锋更是一天突进了120公里。
要知道这可是在西伯利亚的翻浆烂泥潭里。
要是换成夏季时的普通硬土地,天知道这些家伙会飙出多高的速度。
在这些人的突进之下,西伯利亚军团的前锋一周的时间就从叶尼塞河打到了鄂毕河。
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突进到了乌拉尔山脚下。
所过之处,一切反抗势力都被强大的装甲战车碾平。
抵达乌拉尔山脚下之后,装甲部队并没有尝试直接翻越乌拉尔山。
而是直接南下,绕过乌拉尔山脉,转向乌拉尔河方向。
这里是沙俄的南方腹地,距离伏尔加河,顿河都很近,民族众多关系复杂。
方便魏武插手,挑起民族纷争然后拉拢控制。
最重要的是,打通这里之后,西伯利亚方向将和西域方向连接到一起。
这样的好处是后勤运输线路可以不再局限于西伯利亚铁路。
还可以以西域为基地,运送各种物资。
尤其是在印度已经被占领的情况下,
阿提拉没有了南边的军事威胁,可以抽出军力,协助西伯利亚军团北上,一起进攻沙俄。
有了阿提拉的西域军团协助,西伯利亚军团的进攻速度更快了,直接越过了卡马河,攻入了喀山。
这里已经是沙俄的腹地了,距离莫斯科只有800公里。
虽然,此时沙俄的首都是圣彼得堡,并不在莫斯科。
但足以让沙俄上下震动。
自从击败了金帐汗国之后,除了拿破仑,还从来没有谁能打到这里。
尼古拉二世也有些慌了。
他一边大骂魏武无耻,一边连忙把国内所有的军队召集在一起,沿着奥卡河一线一字排开,挡在莫斯科前面,阻止新军继续向莫斯科挺进。
此时的莫斯科虽然不是沙俄首都,但却是沙俄的交通枢纽。
沙俄的大量公路铁路都途经莫斯科。
可以说,谁控制了莫斯科,谁就控制了沙俄的交通命脉。
看到尼古拉二世如此布置,阿提拉和西伯利亚军团的负责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兵分两路。
西伯利亚军团继续北上前往奥卡河与沙皇的军队对峙。
而阿提拉转向西南,趁着沙皇将其他地方兵力凑空的空档攻入南方的伏尔加河和顿河。
切断沙皇与南方的联系然后绕过奥卡河,从奥廖尔方向包抄莫斯科后方,配合西伯利亚军团前后夹击,打垮沙皇在国内的最后力量。
商定完毕之后,双方立刻分头行动。
西伯利亚军团北上来到了奥卡河边安营扎寨,和河对岸的沙皇军队对峙。
沙皇看到这种情况更加不敢大意,持续从各地抽调部队前往奥卡河,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新军挡在莫斯科之外。
这一下就让原本就缺兵少将的南方更加空虚。
阿提拉带着大军轻而易举的凿穿了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
这里是哥萨克的聚集地。
阿提拉到来之后,没废话,直接派遣骑兵围了村庄,然后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吊死沙俄派来的税官,发放身份证公民权。
各种粮食和工业品一摆。
再加上周围荷枪实弹的士兵,这些哥萨克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哥萨克本身也不是什么具体的民族,而是各种破产者,逃亡农奴,被排斥的有色人种聚集在一起的统称。
他们之所以会被沙皇征召,主要原因是生活实在是太困苦,帮沙皇打仗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战利品。
实际上,在沙俄境内,他们的地位并不高,也只比那些农奴好一点而已。
普通哥萨克骑兵甚至和灰色牲口的待遇齐平,只有哥萨克头领才能获得丰厚的财富。
如果归顺了魏武,除了头人被干掉了之外,剩下的人生活水平直接提高了一个等级,没有理由拒绝。
为了维护自己新获得的利益,他们甚至希望能加入新军,帮忙讨伐尼古拉二世。
对于这些哥萨克,阿提拉虽然把他们吸收进了军队,但却并没有让他们帮忙讨伐沙皇。
毕竟这些人在沙皇麾下作战了上百年,谁知道会不会有几个死忠。
经过了简单的整训之后,就将他们送上了火车运往中亚,用来针对波斯和阿拉伯。
只要将这两块区域打下来,本土就能与埃及这个飞地相连起来。
魏武的计划是修建一条欧非铁路,从东海起步,途经天京一直延伸到西奈半岛,最后通过铁路桥跨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埃及境内。
在埃及建立直辖统治,将其彻底纳入帝国版图之中。
甚至,这还只是第一期计划。
第二期是以开罗为起点,修建环非洲大陆铁路。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当前的主要目标是干翻尼古拉二世,将乌克兰的黑土地抢到手。
这里可是著名的粮仓。
在任何时代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要牢牢的握在手里。
因为尼古拉二世将现有的兵力都抽到了奥卡河流域。
以至于西南方几乎成了真空地带。
阿提拉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大片的土地,并将这片区域当成隔离带,切断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南方的联系。
完成了战略目标之后,阿提拉沿着顿河逆流向北上,直奔图拉。
这里是莫斯科的南大门。
也是奥卡河的侧翼。
此时,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军队沿着奥卡河一字排开和河对岸的西伯利亚军团对峙。
尼古拉二世也知道,他手下的灰色牲口肯定打不过新军。
不然也不会被新军直冲到腹地。
因此他定下的策略就是结硬寨打呆仗,凭借河流阻挡,建立防御,利用内线作战的后勤优势和新军拖下去。
拖到新军后勤扛不住了,自行退去的时候,再追击反攻。
然而,尼古拉二世做梦也没想到,新军兵力居然会兵分两路,一路在河对岸假装对峙,另外一路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了大军的侧翼。
此时,尼古拉的军队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在河对岸的新军身上。
一有时间就在河岸挖壕沟砌石墙,浑然没发现,一支军队已经来到了他们的侧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