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威廉的信很快就通过专用的邮政列车送到了魏武的手中。
看到威廉的信之后,魏武嘴角露出了冷笑。
他就知道威廉不敢翻脸。
只要他卡住了欧洲人的后勤,就能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不过,目前德国的势力还在,人力池也算充裕,目前强行攻打的话,会有不小的损失。
最好还是找个地方让德国再消耗一下。
等把德国消耗的油尽灯枯了,他在指挥大军一举拿下,彻底扫平欧陆,清理掉这些祸患,永保帝国繁荣昌盛。
展开地图看了一会儿,魏武给德皇威廉写了一封信。
信的开头充分表明了他对德皇威廉的同情和理解。
他作为盟友也愿意让德国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
但问题是德国的法理还不算充分。
作为盟友魏武愿意协助德皇威廉一起打下奥匈帝国,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冠。
相信,拿下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冠后,德国将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人,恢复神罗疆土指日可待。
魏武甚至可以将整个亚平宁半岛,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区域全都让给德皇威廉。
其余部分诸如藩属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地区等全归属魏武。
不过作为交换,德皇威廉需要承认希腊和奥斯曼帝国是魏武的势力范围,不得派遣军事人员前往。
魏武的信很快就到了德皇威廉的手中。
看到信的威廉双眼放光。
虽然,他已经统一了德意志帝国,完成了在凡尔赛宫称帝的成就。
但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
恢复神圣罗马帝国对于他来说,那可是足以名垂史册的功绩。
由不得他不动心。
而且,因为东部本土被攻击,领地在东部地区的贵族们意见很大。
如果不给他们相应的补偿,这些人要是闹起来,他的结果恐怕也不会比路易十六好多少。
而奥匈帝国恰好是一个合适的目标。
双方接壤,而且,对方足够弱。
最重要的是,之前奥匈帝国还被沙皇俄国揍了一顿,打穿了防线进入了亚平宁半岛。
这个虚弱的帝国连如同流寇的沙皇俄国都挡不住,更何况普鲁士天兵?
德皇威廉相信,只要普鲁士天兵一到,就能将奥匈帝国彻底打垮。
获得的领土和利益,足够国内那些贵族闭嘴了。
打定主意之后,德皇威廉命令军队脱离波兰边境,向南转向,攻打奥匈帝国。
德国军队开始转向南方,向奥匈帝国进军。
此时,奥匈帝国还没从沙俄的战争中缓过气来,德国人就冲了过来。
奥匈帝国的军队,看到鹰头还以为俄国人又杀回来了。
不少军队掉头就跑,甚至把武器都扔了。
德国军队一天之间挺进了十几公里,毫发无损。
得到战报之后,德皇威廉一阵阵的后悔。
早知道奥匈帝国这么弱,他早就动手了。
后悔不迭的德皇威廉命令军队快速前进,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灭亡奥匈帝国,他要在哈布斯堡再次加冕,荣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在德皇对奥匈帝国磨刀霍霍的时候,魏武却没有派人助战。
他此时正在筹划另外一场战争。
此时,魏武的洲际铁路已经修到了西域省的边缘,再往前就是波斯了。
此时的波斯处于恺加王朝时期,被英国和俄国割让了不少土地。
阿富汗,格鲁吉亚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波斯割让出去的。
同时,英国、俄国同波斯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
拥有筑路,开矿,开设银行,训练军队等一系列特权。
波斯几乎等同于他们的殖民地。
原本魏武要集中力量对付背面的俄国,和南方的英属印度,所以对于这个两国共有的殖民地没有多加理会。
只是让阿提拉注意派人进入波斯境内绘制地图。
现在,沙皇俄国虎踞亚平宁半岛,大英帝国更是滚到澳洲去和袋鼠练拳击去了。
这个阻挡洲际铁路的绊脚石就落入了魏武的眼中。
“是时候,搬掉这块绊脚石了。”
魏武将原本居住于顿河区域的哥萨克运到了波斯边境,命令他们打垮波斯的本土军队,驱逐当地的俄国人和英国人,将波斯彻底纳入帝国领土。
除去波斯之外,英国人在中东还有大量的殖民地,诸如沙特,叙利亚等。
现在英国人连本土都丢了,还掌握这些殖民地属于德不配位。
因为,魏武有义务纠正这个错误。
不过,这片区域比较大,如果全用正规军去占领的话,未免太浪费人力了。
魏武沉吟了一会儿,起草了一份征召令。
这份征召令的主要目标是新征服区的人,只要愿意加入军队,服役五年,就可以获得帝国公民身份。
可以享有帝国公民的一切权利。
如果立下战功还可以获得分配土地,工作,金钱,老婆等一系列奖赏。
甚至其子女也将拥有考取帝国公务员的资格。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帝国的公务员只允许原本的公民考取的。
新成为的公民,需要三代之后才被允许。
听到这个消息后,新成为公民的人们都激动的要疯了。
帝国军队的待遇他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平时待遇都是一流的,伤残有补助,战死有抚恤,退役还给安排工作,生活有兜底,社会地位也是极高。
对于很多平民来说,这几乎就是跨越阶级了。
如果能成为其中一员,甚至在立下一点战功,一辈子就稳了。
因此,在魏武宣布招兵之后,各地的募兵处就排起了长龙。
而早就成立的二等军团,如鞑靼人团,爱尔兰团,高丽团,殷商后裔团,印加团,玛雅团更是纷纷请战,要求进入中东作战。
在他们眼中,中东就是一群还没开化的土著部落,普遍使用的武器还都是冷兵器,就算有火器,也都是从英国人手里流出来的垃圾货。
这都是妥妥的行走的战功。
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一时间,整个帝国境内,参军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