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太子:父皇咋把龙袍披我身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2章 冤案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个斗大的‘冤"字,鲜红刺眼,字迹扭曲,十分的狰狞。 那名女子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就跳了江。 “不要跳啊!” “快,快,快救人!” “……” 码头那边一阵慌乱。 朱慈烺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面色一沉,道:“赵洞庭,救人!” “是!” 赵洞庭领命一声,便连忙招呼了起来,道:“救人!” 随即,四个便装锦衣卫全部跳下了水。 而那边码头上也有不少的百姓跳下了水施救。 在码头上混饭吃的百姓,大多数都是会水的,众人潜入江水中,没一会儿,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就将那名女子救了上来。 不过,此时那名女子已经陷入了昏迷。 众人又是一阵施救,帮助女人把喉咙里的水给排了出来。 那名女子这才慢慢悠悠的苏醒了过来。 “你们为什么要救我啊?” “为什么不让我死了算了?” 女人看到周围百姓们,就不住痛哭了起来。 周围的百姓们都是于心不忍。 “姑娘,年纪轻轻的为什么想不开呢?” “是啊,有什么坎过不去,忍一忍就好了。” “……” 周围百姓跟着劝说了起来。 女人却好像是没有听见一样,只是掩面痛哭。 周围的百姓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朱慈烺带着赵洞庭走进了人群里,朱慈烺淡淡开口问道:“你有什么冤情?” “为何不去官府伸冤?” 女人闻言,这才止住了哭声,抬头看向朱慈烺。 她看到朱慈烺不过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时,眼神又是一阵失望与绝望,又哭了起来。 赵洞庭是一个粗人,最看不得别人哭哭啼啼的,便嚷嚷着说道:“小娘子,你别哭了,有什么冤屈跟我家小爷说说,我家小爷一定能够帮你伸冤的!” 女人只是抹眼泪,不说话。 “哎呀,你倒是说啊!” “哭算个什么事嘛!” 赵洞庭都急的直跳脚,抓耳挠腮的。 旁边的百姓们也跟着着急。 “是啊,姑娘,俺看这位小爷就不是一般人,没准还真的能够帮上你的忙呢!” “你这样就死了,谁还知道你的冤屈啊?” “你今天跳下去,明天这大江里只不过是多了一具冤死的尸体,谁还会给你做主呢!” “你连死都不害怕,难道还害怕告状?” “要是县衙告不成,去州府告去,州府告不成,那就去布政司告去,要是还告不成,那就上京城告御状,当今的崇祯爷可是恢复了太祖祖训,俺们可以头顶达大诰进京告御状啊!” “你怕什么呀,告不成也不过是一死,难道还比你在这里跳江还不如吗?” 百姓们纷纷劝说道。 女人似乎也被百姓们给说动了,擦了擦眼泪,看向朱慈烺,柔柔弱弱的说道:“小爷,您真的能给奴家做主吗?” “如果你有冤屈,我自然是能够给你做主的!” 朱慈烺振声道:“我现在就可以给你托个底,家父在京城还算是说得上话!”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这样的话,不由看向朱慈烺。 这个小屁孩好狂啊! 在京城还说得上话? 你爹是崇祯啊! 周围百姓们只觉得朱慈烺有点吹牛,但朱慈烺在京城有关系,他们还是相信的。 赵洞庭瞧着周围百姓的模样,以及不少百姓都小声的议论着朱慈烺吹牛。 赵洞庭等人嘴角微微抽搐了几下。 太子殿下可真没有吹牛呀! 太子殿下这么说还算是谦虚的! 何止是在京城说得上话,在大明哪里说不上话了? 这要是朱慈烺自爆身份,吓死你们! 女子听得这话,不由意动了起来,连忙爬了起来,朝着朱慈烺跪了下来,道:“贵人,小女子有冤屈,请贵人为小女子做主!” “你先起来,慢慢再说。” 朱慈烺让赵洞庭将人搀扶了起来,又道:“不着急,先换身衣服,喝碗姜汤,免得着凉了。” 随即,朱慈烺又让赵洞庭去给这名女子找衣服。 周围的百姓们也有不少热心肠的,有的人给女人找来了干净衣服,有的人则是给女人去煮点姜汤。 忙活了半个时辰后,女子换上了一身洗的灰白的衣服。 女人也整理了一下仪容。 女人虽然面容憔悴,但是却也生的亭亭玉立,气质若兰,看上去像是一个大家闺秀一样。 女人手里捧着姜汤,柔柔弱弱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要怜惜。 朱慈烺坐在女人的面前,道:“你有什么冤情,现在可以说出来了。” 女人点点头,道:“贵人,小女子名叫李苏苏,乃是铜陵河湾镇人……” 李苏苏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跟朱慈烺说了一遍。 李苏苏七八年前因为家境贫寒,后来又赶上洪灾,不得已投身勾栏成了铜陵有名的头牌。 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李苏苏认识池州富商公子阳华,两人交谈甚欢,日久生情,阳华就给李苏苏赎身,两人私定终身。 原本阳华打算带李苏苏回家,可是李苏苏却又发现有身孕,阳华担心旅途劳顿,就让李苏苏在铜陵将养着。 后来,阳华还特意给李苏苏请了人照顾。 谁知道,阳华回到家中,将此事与父亲一说,阳父震怒,怒斥阳华,并且将阳华软禁在家中。 阳华多次哀求父亲,言说李苏苏已有身孕,求父亲看在孩子的份上准了这门婚事。 阳父根本不同意,就这样过了一年以后,阳父忽然病逝。 阳华成为了阳家家主,给父亲发丧过后,就准备去接李苏苏,谁知道几个月前,阳华乘船前往铜陵遇上了山洪,葬身在了大江里。 李苏苏是两个月以前才得知这个消息的。 当时,李苏苏惊闻噩耗痛不欲生,原本想着随阳华一起走了,但是又看着孩子年幼,想着不能让阳华绝后,就带着两岁不到的孩子,以及奶妈前来池州想要让孩子认祖归宗。 可谁曾想,还没有等到半路,奶妈伙同自己的丈夫,下药迷晕了李苏苏,将李苏苏给丢入了大江里。 李苏苏侥幸被渔民救下,一路寻找奶妈来到池州,想要将此事告知阳家,让阳家的人帮忙寻找孩子。 可是,谁知道,奶妈竟然冒充了她,带着孩子进了阳家。 而李苏苏找上阳府的时候,却被当成了骗子打出来。 李苏苏本来想要告官,却也被县太爷当成疯婆子赶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