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活一世,睁眼就当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7章 真不容易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儿子要参军,叶成自然不能小气。 他从商城里花费重金,给叶大柱买了一身薄如蝉翼的金丝软甲,这软甲不仅能够刀枪不入,而且轻便透气,穿在身上如若无物。 此外,他还准备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外表看起来黑不溜秋一点也不显眼。 另外像什么方便点火的火石,无色无味的泻药,小巧玲珑的单筒望远镜,方便携带的压缩饼干等等等等。 要不是叶成怕大柱拿不了,恨不得把这些东西都给他塞到包袱里。 当叶大柱看见老爹给他准备的这么多东西的时候,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 “爹,你这是要我去打仗还是去春游啊?怎么准备了这么多东西?” 叶成笑了笑,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你第一次参军,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这些东西都是爹给你准备的,希望能在关键时刻帮到你。 火石是为了让你在野外能够方便生火,泻药是以备不时之需,单筒望远镜可以让你在观察敌情时更加清晰,饼干啃上一口就能填饱肚子。” 叶大柱听了,心里一阵感动。 他知道这些东西虽然看似不起眼,但都是父亲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他默默地把这些东西收好,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一家人和叶大柱抱头痛哭了一番,就红着眼睛挥手和他告别。 刘铁山赶着马车拉着叶成叶大柱父子俩,朝着县衙赶去。 来到县衙,找到周县令,叶成就开门见山的把大柱想去参军的想法说了出来。 周县令不愧是在南乐县干了十多年的老县令,方方面面的关系比叶成可强的太多。 听完叶成的话,稍微一思索,就笑着道:“贤侄既然有忠君报国之心,咱们自然要大力支持,正好,咱们南乐县内就有一支专门负责巡防和运送粮草的队伍。 我和他们的都巡检使算是莫逆之交,我现在就修书一封,让大柱加入他们,叶成老弟你看如何?” 叶成听到这话,心中大喜,“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周老哥的引荐,大柱一定能在军队中得到锻炼和发展。只是大柱从未上过战场,还望周老哥和都巡检使多多关照。” 周县令笑了笑,连连摆手:“叶成老弟,你就放心吧,大柱这么好的孩子,有此志向,我定当全力支持。你且放心,我会修书一封,向都巡检使说明情况,让他多多关照大柱。” 叶成感激涕零,再次向周县令道谢。 随后,周县令当场修书一封,交给叶大柱,随后便派人将他送去了都巡检使的军队。 在南乐县驻扎的军队大约有五百余人,最高长官就是都巡检使。 这位巡检使姓牛,单名一个鹏字。 人如其名,这位牛巡检使,长的五大三粗,又高又壮,和陆清远有一比。 有着周县令的亲笔书信,牛巡检使破例亲自接见了叶大柱。 “你就是叶大柱?你爹就是皇帝陛下亲封的宣议郎?”牛巡检使皱眉看着眼前这个傻头傻脑的小子。 叶大柱听到这话赶紧点头,“是的。” “能不能吃苦?” 叶大柱赶紧点头,“能!” “没吃饭吗?声音大一点!” “能!” “再大点!” “能!” 叶大柱用尽全身的力气,怒吼道。 牛鹏听到这中气十足的声音,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错,比老周那个屁县令要好。”顿了顿,牛鹏继续道:“从今天开始,你就做我的亲卫兵吧,有没有问题?” 叶大柱怒吼:“没有!” “好!”牛鹏满意点头,随后就叫人把叶大柱领了下去。 叶大柱算是正式开始了军队中的生活。 古代参军,和现代也差不了多少。 叶大柱进入军队后,就开始了死去活来的操练生活。 清山村,叶成家。 叶成一个人躲在屋子里面,皱眉思索。 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几个月之内,连升六级,到达一品。 难不成我把制作火枪的流程告诉给皇帝陛下? 让大宇朝的军队所向披靡? 叶成摇了摇头,且不说他根本不知道火枪的制作流程,就算他知道,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军事机密告诉给皇帝。 万一这大宇朝的皇帝雄心勃勃,想要一统天下,到时候最苦的还是底下的那些百姓。 叶成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不太现实。 几个月连升六级,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除非…… 叶成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除非我能立一个天大的功劳,让皇帝陛下对我刮目相看。 可是,什么样的功劳才能让皇帝陛下如此重视呢? 叶成的前身只是个普通的农民,眼界狭隘,根本就没有想过这种问题。 现在叶成想要从这方面入手,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在古代,消息传递最迅速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茶楼。 文人墨客都喜欢约上三五好友,一边喝茶一边抨击时政。 说不定,自己能从中想到办法。 叶成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坐着马车去了明月郡内最大的茶楼,一待就是好几天。 这几天,他每天都泡在茶楼里听那些之乎者也的书生,口若悬河,唾沫横飞的讲解时政。 心里对大宇朝也渐渐有了个模糊的概念。 大宇朝共有九郡,占地辽阔,国力是周边国家里最强大的。 虽说如此,但是北方的毛子族,对大宇朝仍然虎视眈眈,两国经常在边界发生些小摩擦。 东南沿海也不平静,除了神出鬼没的海盗外,还有个让大宇朝头疼的对手,浪人国。 这浪人国天生长的矮小,虽然大多都是五短身材,但是性格却残暴异常。 经常乘着小船在东南沿海地区上岸劫掠。 弄的当地的百姓民不聊生。 只可惜,大宇朝对于海船并不擅长,再加上浪人国又只是小打小闹,所以,大宇朝也就对这种事情睁只眼闭只眼。 除了这南北边境之事,大宇朝还有个令不少百姓恨之入骨的恶习,封藩。 大宇朝大大小小共有藩王数十名。 这些藩王占据着大宇朝内最好的土地和良田。 但却不用向朝廷缴纳一分钱的税赋。 所以才导致大宇朝向百姓收取的田赋和商赋越来越高。 而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流民之灾,其实就是因为百姓家里没余粮才引起的。 想到这些,叶成不禁一个头两个大。 看来,想要立个天大的功劳。 好让自己连升六级,还真是不容易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