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有神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踏足武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小道童同贾瑛打了声招呼,把一个饭盒、四个菜盒和一碗汤放在竹几上,揭开盒盖走了出去。 望着竹几上的饭菜,贾瑛怔了一怔,然后笑了,这还只是道观中的伙食,要是在宁国府,指不定多么奢华呢,有钱真好! 既来之,则安之。抱着吃饱饭不想家的心态,贾瑛坐下了,拿起碗筷,开始还慢慢地吃着,接着就大口地吃了起来...... 转眼来到这里已经三个月了。 这三个月的时间里,贾瑛除了按照记忆去给便宜父亲贾敬请安,就是去玄真观的藏书阁,可惜并没有他想要的武学秘籍。却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从几本杂书中了解到了一些域外的情况,确定这方世界的科技树彻 底点歪了,或许是因为某些规则的影响,这方世界并没有出现热武器,他曾偷偷试验,发现火药爆炸产生的威力被严重削弱了。 另外,贾瑛每日除了按照贾敬的要求诵读《道德经》、《清静经》和《太上感应篇》三本基础道门典籍外,还跟着玄真观几位道长学习扎根基功夫,他一板一眼的照做,练得十分坚实,不仅让几位道长称赞,还引起了贾敬的注意,更是唤起了贾敬因修道而淡漠了多年的亲情,破天荒的夸赞了贾瑛,这在他的记忆中还是头一次。 可是这些根基功夫也只能强身健体而已,不是克敌制胜的手段。 太阳东升,看到那一抹熟悉的紫气的时候,贾瑛眼中闪过一抹黯然,都说天地间第一缕紫气对人益处非凡,他却只能干看着。 这段时间,贾瑛也发现了自己的异能,姑且算是异能吧,他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这缕紫气,游离在天地间的丝丝天地元气,还有一些魂魄,他还发现,这些魂魄会在浩荡的紫气中化为灰烬。 贾瑛站在山巅,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远处的浩荡紫气,又尝试的吸了一口气,嗯,好清新香甜的空气! 叹了口气,贾瑛照例练起了基本功夫。 不知过了多久,山下传来了小道童的声音:“师兄,真人唤你有事。” 贾瑛慢慢睁开了眼睛,收式,转身走下了后山...... 穿过三清殿前的连廊,走进一旁的偏殿,第一眼便能看到正墙神坛上供着三清祖师牌位,三清祖师牌位下是一座铺有蒲团坐垫的八卦形坐台。 这时坐台上并没有人,一旁的鹤首铜炉里飘出丝丝缕缕的烟气。 贾瑛微微一怔,接着把目光转向了偏殿的西面,挨墙一溜全是紫檀木书架,书架前站着一个身形高瘦、穿着轻绸道袍、束着道髻、乌须飘飘五十开外的人。 这就是贾瑛的便宜父亲,贾敬。 贾瑛走了过去,却不跪下,只打个稽首:“真人。” 贾敬没有回头,只是习惯地应了一声:“嗯。” 多年的修道使得贾敬早已淡漠了亲情,这里没有什么“父子”,只有道友。 贾瑛默默地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终于,殿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贾瑛转头望去,一个干瘦得像风都能吹倒的老头。 那老头走了进来,望见贾瑛先是一怔,接着说道:“焦大参见老爷!” 焦大? 贾瑛深深地望着焦大,直觉告诉他,这老头有功夫在身! 果然,贾敬说道:“这是焦大,内劲武者。” 贾瑛听了,眼睛一亮。 贾敬这时又对焦大说道:“这几年你在南边,估计认不出来了。他是贾瑛。” 闻言,焦大走到贾瑛面前,只双手一抱说道:“二爷。” 贾瑛连忙揖手回礼:“焦太爷。” 贾敬的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接着把目光望向贾瑛。 贾瑛会意,对焦大说道:“焦太爷,你教我武功吧。” 焦大笑着看了看他,忽地拉住贾瑛的手臂一扯,左脚轻轻一勾,贾瑛扑地摔倒了。 贾瑛先是一怔,接着爬了起来,有些生气地:“不教就不教,你怎么打人?” 焦大呵呵一笑:“这就是武功,你学会了吗?” 贾瑛可不是小孩子,立刻照式练了一遍,接着说道:“怎么样?” 焦大并不答话,向贾瑛面门虚晃一拳,贾瑛向左闪避,焦大右拳早到,正打在他的鼻子上,还好这一拳并不用力,触到鼻子后立即收回。 贾瑛心中苦笑,这焦大真把自己当作小孩子来哄了。 就在这时,贾敬说话了:“教他吧。” 焦大答道:“是。” 焦大是宁国府的老仆,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贾演背出来。没有饭吃,他饿着肚子去偷东西给贾演吃,没有水喝,他自己喝马尿,把得来的半碗水给贾演喝。 可以说,没有焦大,就没有如今的宁国府。 焦大虽只是内劲武者,但教授贾瑛还是绰绰有余的。 玄真观上,春去冬来,转眼间三年过去,贾瑛已是个十五岁的粗壮少年,在焦大传授督促下,半年前成功成为了一名内劲武者。 雪停了。 房门咔呀一声打开了,一身青衣道袍的贾瑛迎着扑面的朔风走了出来,袍角衣襟都被风撩起老高,如今的他早已不惧寒暑。 贾瑛背着手,望着远处的天空,深深地吸了口气,天空中的天地元气又多了一丝。 这三年里,贾瑛不仅仅是在习练武艺,还从焦大那里了解了玄真观外面的事情。 正如原著中史湘云讲的酒令,如今的大乾王朝“双悬日月照乾坤”,日是残阳,指太上皇;月是新月,指皇帝。 朝堂的格局就是太上皇与皇帝并立。 当朝皇帝刘雍并不是皇位的继承人,而是发动了政变,把太子“义忠亲王老千岁”干掉后,逼得太上皇不得不退位,造成了“双悬日月照乾坤”的局面。 这场政变的背后也有着佛道两教的影子,由于道教是国教,所以老皇帝和太子都信奉道教。 几千年来,佛道两家争执不断,虽属宗教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离不开帝王之爱恶亲仇。 已经被打压了百余年的佛教自然不愿意看到信奉道教的废太子继承皇位,恰好还是四皇子的刘雍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因此他们也就支持刘雍当皇帝。 这个世界能影响大势的不是皇帝,而是陆地神仙的天人。 原本道教和佛教各有一位天人,两教相互牵制着,再加上皇室的大宗正镇压皇城,没有任何人可以动摇废太子的地位。 直到那位神秘的国师大人的出现。 那日,国师独自一人走进了宗人府,不知与大宗正谈了些什么,他踏出宗人府之时,大宗正便对外宣布闭关,之后就发生了政变。 在天人的威压下,包括老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敢妄动,这其中就有支持废太子的贾代善等勋贵武将。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早已是化劲巅峰的刘雍杀死了刚踏入化劲的废太子。 为了保住废太子独子,义忠郡王的性命,老皇帝不得不退位。 或许是为了恶心太上皇,刘雍登基当年便改了年号,还取名天命。 让贾瑛感到好笑的是,在这场政变中,佛教一丁点好处都没有捞着。 刘雍登基之后,除了册封帮助他登基的西域和尚为国师,享大乾王朝气运,其他并无任何改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贾代善,这位贾家掌舵人缺乏政治智慧,看不清大势。 太上皇被迫退位,心中自然有怨气,不仅背地里给皇帝使绊子,更是明目张胆的插手朝政,特别是军务。 在这种情况下,贾代善竟直接站在了太上皇一边,皇帝本就对掌握着京营的贾家不放心,这下自然就成了皇帝的眼中钉。 但贾家在京营节度使任上固守了几十年,在军中也深耕多年,京营中各级将领又大多出自贾家门下,皇帝哪里敢轻易换人。 恰好此时北方女真人犯边,皇帝就顺水推舟命贾代善领兵出征,结果就是京营惨胜,贾代善重伤而归。 都说生死之间有大智慧,贾代善终于醒悟了,他临终前上了一道题本,将墙头草王子腾给扶上了京营节度使的位置。 王子腾是贾代善次子贾政的大舅兄,也可以说是左手倒右手。 皇帝明白贾代善的意思,既是低头服软,也是保证贾家仍旧可以安枕无忧。 虽说心里不舒服,但皇帝还是咽下了这口气,毕竟贾代善是为国捐躯,另外,皇帝还需要贾家一脉武将的支持。 不过皇帝却耍了个心眼,在贾代善死后下了道圣旨,嫡长子的贾赦只继承了爵位,而且是从国公直接降到了一等将军;次子贾政不仅继承了爵产和富贵,还赏赐了主事之衔,令其入户部学习并当家荣国府。 至此荣府两房分治,各自承袭,也导致贾家的实力一落千丈。 至于贾敬为何出家修道,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废太子的人,不得不出家。另一方面就是他发现了天地元气在复苏,想要修得长生。 可惜,八年过去了,贾敬依旧是个凡人。 最让贾瑛意想不到的,送贾元春入宫的不是贾母,而是贾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