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咸鱼继母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6 许柏礼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概看出了她是故意如此,徐月嘉并未应答。 目光落向她手中的信,转而问:“有事?” 温叶顺着他的视线,低头看了一眼,回道:“没事,我就是想着接澄哥儿和小妹过来玩一日。” 末了,她又补了一句:“嫂嫂同意了的。” 徐月嘉神色莫名了一瞬,微微叹了口气道:“如果你想,尽量早些。” 温叶不解:“为什么?” 站了半天,徐月嘉自顾自倒了杯茶,抿了一口后才回她:“圣上打算给长乐公主再选一位伴读。” 温叶有种不好的预感:“不会就是我小妹吧?” 徐月嘉:“嗯。” 温叶没见过皇上,更不了解长乐公主,她对这对皇家父女仅有的印象,都是从徐月嘉这得知。 她问:“为何还要选一位?” 徐月嘉:“说是两位伴读年岁太小,跟不上长乐公主的学习进度。” 温叶不信道:“我小妹也才七岁而已。” “而且,你之前不还说皇上为公主选伴读是为了衬托公主不那么咳不聪明吗?” 最后那个‘不聪明",温叶咬字很轻,代表了她极强的求生欲。 徐月嘉看她一眼道:“圣上误解了公主的心思。” 温叶讶了片刻,不禁好奇起来:“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自然是圣上告知。” “那圣上怎么什么事都告诉你?” 徐月嘉默了几息,道:“圣上仁厚亲和,遇事喜与臣子‘商讨"。” 温叶面无表情‘哦"了一声:“原来如此。” 就是话多的意思。 她懂。 从徐月嘉的态度来看,她小妹进宫做公主伴读的事,恐是不离十,温叶无声叹了口气,绕过书案,走到徐月嘉近前,想将位置让给他坐。 她目光突然温柔起来:“眼下还未到用膳的时辰,郎君不如和我说说宫里的情形?” 徐月嘉没动,而是坐到了温叶平日里躺着的软榻上,道:“太后礼佛不问宫事,圣上明理,皇后娘娘贤达,太子稳重,端王与他皇子公主年岁尚幼,至于长乐公主据圣上所述,机敏聪慧。” 前面应该是实话,最后这一句大概是父亲对闺女的滤镜。 温叶提出自己的小疑惑:“端王可是皇后的小儿子?” 徐月嘉点头:“圣上子嗣不多,除了皇后所出的三位,余下只有一位皇子和两位公主。” 温叶心里约莫有了些底,道:“看来皇上挺看重皇后娘娘的。” 皇后所出的三个孩子,一个七岁时就封了太子,另外两位亦有封号。 这倒是同她上辈子偶尔看的里写的不一样,让温叶稍稍放心了些。 温叶不管以后,只看现在,小妹不可能在宫里做一辈子的公主伴读,只要这段时间内,宫里没什么变数就行。 皇上正值壮年,比徐国公大不了几岁,就算他将来真变成了第二个先帝,那也是二三十年之后的事了。 不过温叶还是又问了一些关于宫里的事。 比如比较出挑的妃子出自哪些府邸,脾气秉性如何,剩下的小皇子和小公主又分别是哪个妃子所生。 一连串的问题下来,徐月嘉都沉默了。 他又不是宫中的人,后宫之事,他怎会全然知晓。 温叶说完后,身子往前倾了倾道:“郎君,你怎么不说了?” 徐月嘉想了想道:“两位公主的生母是嫤妃,三皇子的生母是妤贵人,几位娘娘家世不显,你无需担心。” 温叶探头:“就没了?” 徐月嘉起身,欲离开前道:“你想了解的那些,我不会知道。” 温叶:“”无趣。 无法想象,皇帝平日里都是怎么和徐月嘉聊家事的。 对着个木头,不无聊? 根据从徐月嘉这了解到的消息,温叶又重新写了一封信。 沈氏收到温叶派人送来的信,已是第二日午后。 二儿媳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产,府里也有一堆事,苏州那边昨日来信,堂侄的亲事已定,盛京这边要送份礼过去。 沈氏近来忙得很,得知是温叶的信,她还莫名了一下。 边上只有韩嬷嬷,她说话也没太顾忌,一边打开信封一边嘀咕:“温四又想搞什么?” 信封拆开,抖出来三四张纸,沈氏默了。 她自动忽略第一张满是‘问候与关怀"的字眼,仔细看了剩下的几张。 看完后,沈氏刚将信收好,大儿媳杨氏就来了。 之前给柳氏孩子准备的奶娘近来生了场风寒,杨氏怕有影响,就给重新安排了一位,现在是来回禀沈氏此事的。 沈氏让她就近坐,听完杨氏的述说后,道:“你做事我放心,就依你的安排。” 得到沈氏的肯定,杨氏笑了,见沈氏神色似乎不太好,忙关切道:“母亲,您怎么了?” 未确定的事也不好与儿媳说,是以沈氏只道:“是你四妹来信,说国公府的小世子去了书院,府里少个孩子,过于安静了些,就想着让你四妹写信回来问问澄哥儿和然儿有空的话过去玩玩。” 杨氏记得国公夫人的次子比自己的长子大不了多少,不过她更知道国公夫人娘家是有合适的侄儿,又怎么会舍近求远,让她的澄哥儿去。 约莫是顺带的。 国公夫人之所以来这么一出,肯定是看在四妹的面子上,四妹在国公府过得好,那么两家的孩子偶尔一起玩耍玩耍,也没坏处。 杨氏心里跟明镜似的,道:“澄哥儿近来读书很用功,我正巧想给他放一日假。” 沈氏点了点头:“回头商量好日子,你带澄哥儿和然儿过去。” 杨氏应下。 晚间,温父来了正院,沈氏同他说起了温叶信中所提之事。 温父听后,道:“巧了,今儿下职,子檀专门过来与我说了此事。” 沈氏略微惊讶:“是吗?” 温父瞥了一眼沈氏,道:“我还能在这种事上骗你?” 沈氏愣过后,心道,温四还挺有本事。 温父以为她是在担心小五进宫会冲撞了公主,于是道:“你别担心,我今日专门问过孟大学士,他长子的女儿如今就是公主伴读,公主待她不错。” 孟大学士的孙女比然儿还小一岁呢。 徐景容去书院后,没人给徐玉宣演耍剑。 徐玉宣很是蔫了两日。 好在这时徐月嘉为他请的启蒙先生终于住进了国公府,徐玉宣想‘悲春伤秋"也没时间了。 这天,徐月嘉领着徐玉宣过去拜见。 温叶无事,就跟着一起了。 许柏礼年逾五十,身子看起来倒是还很健朗,面容儒雅,说起来话却甚是随和。 他看见徐月嘉后,很是熟稔道了句:“子檀义弟,自梧州一别,你我也有两年多未见了。” 许柏礼说完,目光又转向温叶,温和一笑道:“这位就是弟媳了吧?” 温叶沉默了。 来之前,徐月嘉也没说这位是他在外面认的义兄啊。 就在她纠结该称呼对方什么时,徐月嘉开口了:“我从未承认过。” 许柏礼哈哈一笑道:“无碍,我又不介意。” 温叶望了眼正好奇盯着许柏礼看的徐玉宣,忽然对他未来的启蒙生涯,充满了期待。 许柏礼将自己准备给徐玉宣的见面礼拿出来,道:“你是叫宣儿对吧?” 徐玉宣点头:“是呀~” 许柏礼将见面礼递过去,“给,这是我从西市淘的小玩意。” 徐玉宣懵懂接过,还认真研究了一小会儿,终于想起来什么似的道:“宣儿有!” 许柏礼挑眉,瞅了他那一本正经的爹,表示怀疑:“是吗?” 许柏礼丝毫不严肃,徐玉宣对他下意识就亲近了几分,他点了下脑袋:“母亲给买哒!” 小脸上的表情,极其认真。 “哦?”许柏礼视线转向温叶,道,“我就说子檀义弟何时多了这么一个爱好。” 徐月嘉:“” 温叶憋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