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0:从挣钱盖砖瓦房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举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原本计划,在服装店待个三四天,没成想,第二天的时候,老家的服装厂就遇到难题,需要张子明赶回去处理。 张子明只能把服装店内的事情交给了杨小江,让杨小江带着其他四人,把衣架、背景灯、模特架子等按照要求收拾好。 衣架和模特,是村里的家具厂帮忙制作的。 还别说,比后世的不锈钢展示架和塑料模特,没差多少。 至于背景灯,是单独采购的小灯泡,就是为了增强色彩与质感的。 往回走的路上,张子明一直在琢磨,到底是谁呢? 还真有人举报啊?这让张子明有些意外。 村里有能人啊?服装厂刚开工,就有人举报自己走资本主义道路了。 建厂的时候没有人举报,招人的时候没有举报,现在开工了,有人跳出来举报了。 关于举报人的猜想,张子明不好下结论。 毕竟村子这么大,不是铁板一块。 难免会有人看着眼红。 即便张子明为村里做了很多的贡献。 人心叵测。 走到村头的时候,二叔在着急的等待。 大多数事情二叔都能摆平。 可是,唯独这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事情,二叔不敢贸然做答复。 这不怪二叔,任何一个有过往经历的人,都有阴影。 但是,二叔是相信大侄子的,相信张子明肯定有后手,要不然不会贸然雇佣30个人。 要知道,现在的个体户是可以雇人的,但是不能超过8个。 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调里,8人就是一道红线。 “子明,你有主意吧?” 二叔焦急但不慌张,相信大侄子。 “叔,放心吧,这服装厂接着就能开工。” 张子明在办理手续的时候,早就有所准备。 所以,应对检查并不害怕。 就是不知道是谁举报的,这让张子明很郁闷,这个人一定要查出来。 不查出这个人来,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给捅一刀。 “叔,来检查的是县里的还是公社里的?” 哪里来检查,很重要。 这次的事情,要么闹大,闹到县里去;要么简单处理,在公社内部低调解决。 “是公社安排人来查的,了解的情况是有人告到了县里,县里安排给了公社的人员来检查。” 二叔做过一些工作,了解了不少情况。 这个检查有点意思。 人人都知道,张子明跟公社的郭书记和刘副书记关系不错,所以避开了到公社举报这个环节,直接举报到了县里。 而县里的意思,也有些看不透。 既然都知道张子明跟公社领导关系不错,怎么还让公社自查呢? 为什么县里不直接来查呢? 个体户雇佣30个人,可不是小事。 把张子明查办了的话,可是大功一件。 有些事情,张子明并不清楚。 县里的一把手是个激进分子,对于包干到户、个体户的政策,相当鄙夷。 二把手呢,是个和稀泥的老好人,谁都不得罪,谁都不支持。 三把手、四把手、五把手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一切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对于当前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愿意拿出时间来验证。 所以,才有了在瓶子村和大林寨村进行包干到户的试点。 如果没有三、四、五把手的坚持,估计试点还是幻想,还要等到一年。 而这一次的检查张子明服装厂的事情,也是三位愿意给张子明一个回旋的余地。 虽然一直以来,三位没有接见过张子明,但是从徐一民的口中,了解过很多信息。 这一次,既想考验一下张子明,也想验证一下张子明想要发家致富的决心。 这个服装厂可是能够带动30位村民、30个家庭呢。 与以往的国营企业不同,明欣服装厂可没有用过县里的一分钱一分货。 对于县里来说,什么负担也没有。 张子明跟着二叔一起进了大队部。 大队部里,刘副书记带队,老熟人了。.q.net “刘书记,添麻烦了,大热天的,麻烦您跑一趟。” 该打的招呼还是要打的,虽然气氛有点沉闷。 刘副书记是郭书记的心腹,与张子明的关系也不错。 刘副书记看到张子明的状态不错,感觉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暗叹这小子绝对有后手。 “子明啊,你也别多想,有人举报呢,就得安排调查,县里催的着急,所以把你从金昌叫了回来。” 刘副书记在公共场合,自然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不过,也表达了一个意思,县里的争执很激烈。 这一仗打好了,应该能给相关领导脸上贴贴金吧? 张子明经常扯找领导的虎皮做大旗,这一次无论如何也得给相关领导挣个脸面。 同时,再狠狠的打另一些人的脸。 虽然不清楚现在县里的格局,但是徐一民那条线可是连接到了好几位县领导。 “刘书记,您说的我都理解,那就开始吧,咱也别让县领导等着急了。” 张子明原本想着闹的大一点,最好闹到县里去。 转念一想,这样就有点对不起郭书记和刘副书记了。 想来想去,还是快速解决,快速开工吧。 既然县里交给郭书记和刘副书记调查,那就不能让郭书记和刘副书记为难,不能一意孤行。 尤其是郭书记,目前还要准备去县里任职呢,现在不是添乱的时候。 等这事过去了,再给郭书记助助力。 “子明啊,这个举报呢,内容我再跟你说一下,关于明欣服装厂目前雇佣30人的情况,你认可吧?” 得了刘副书记的示意了,身边的文书李跃进就开始了询问和记录。 之所以交给李跃进,刘副书记也是想有个回旋的余地,万一张子明没准备充分呢? “我不认可。” 张子明面无表情,回答很坚决。 大队部里坐着的人,无不惊讶,瞪大的眼睛,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了,尤其是公社来的几位干部。 睁眼说瞎话,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刚才去工厂下达暂停通知的时候,可是全都看到了,满满登登的30人呢,这就不承认了? 现场只有张忠和跟二叔两个人,虽有惊讶,但并不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