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80:从挣钱盖砖瓦房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9章 大队书记想再开一家工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开始,张叶平还以为会被送到张子明那里呢。 只要不是交到张子明手里就行。 长吁一口气的张叶平要了一支烟,吸了起来。 心中已经在琢磨着新一轮的计划了。 人啊,一旦陷入错误的执念,越陷越深。 最终自己把自己作死,这是后话。 从村里赶来的张宝林,看到儿子这副模样,既心疼又悔恨。 儿子变成这个样子,当老子的责无旁贷。 张忠和看了一眼不知所措的张宝林,哀叹一声。 转过去,伸手解开了绑着张叶平双手的绳子。 众人不解。 好不容易找到人,就不怕再跑掉? 不愿意回去,就算捆回去,还会跑掉的。 愿意回去,不用绑着也会回去的。 这就是张忠和的想法。 张叶平这边很给书记面子,乖乖的跟着上了拖拉机。 张忠和没有上车,对着几人说道: “你们先回去吧,不用等我了,我在城里转转,下午坐公共汽车回去。” 拖拉机离开以后,张忠和把张晓勇叫到跟前。 “带路,去趟子明那里。” 大队书记的指示,不容置疑。 张晓勇也能猜的到,留下来,肯定要去见张子明。 “好。” 经过两个路口,来到了张子明的服装店。 “忠和叔,热不热?快进来店里凉快凉快。” 张子明早在门口等着了,琢磨着时间也该到了。 张忠和来一趟金昌,肯定不会马上回去的。 意料之中。 林雨欣也跟着上前打了招呼。 两个女店员,也跟着介绍了一下。 “子明啊,你这个服装店真是气派啊!” 张忠和进店之后,惊叹一声。 这样的服装陈列还是头一次见呢。 每一排居然还有灯光。 乖乖。 这得多少电钱啊? “忠和叔,说笑了,省城有些服装店就是这样陈列的。” 与众不同,但不冒头。 参观过后,张忠和赞不绝口。 极力称赞,服装店开业后,绝对能火爆。 “忠和叔,我这里存了两瓶好酒,中午咱一起尝尝?” 张子明极力邀请,老家的大队书记过来一趟,好生招待一下,是应该的。 “好,好,酒你出,饭菜钱,大队里出,叔...叔其实有事找你商量。” 张忠和吞吞吐吐,总算说出了留下的目的。 “叔,跟我还客气什么啊?我带你找地吃饭去。” 早上打电话的时候,张子明就听出来有事要商量了。 吃饭的地点,照旧去了东方红。 距离不远,档次说的过去。 “叔,来,一起走一个。” 开始上菜之后,张子明主动敬起了酒。 张忠和跟张晓勇,都举起了酒杯,林雨欣则依旧是茶水。 没有带其他人过来,商量事,人多了未必是好事。 三杯过后。 “叔,您这不是有事啊,这是上边领导给您压力了吧?” 张忠和跟徐一民,居然说的是同一回事。 这让张子明受宠若惊。 看来县里的某几位领导,对于个体经济的发展前景,真的是非常看好啊。 在全国都不敢大张旗鼓宣扬的情况下,这么鼎力邀请,如果不答应的话,那就太不知好歹了。 就算可能有一些口水官司,那又如何。 “谈不上什么压力,咱们村里的发展,包括包干到户政策的试点,这都离不开公社和县里领导的支持啊。” 不知何时起,张忠和手里的烟袋已经换成了卷烟,此时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说道: “叔还是想跟你一块,民安县城里也要开一家家具厂门市部。” “子明,跟金昌比,咱县城就是个巴掌大的地方,咱就找个相邻的门房,两家店挨着开,怎么样?你要是没时间,地点就交给叔来找,怎么样?” 站在张忠和的角度,张子明能理解。 县领导给脸,你还能不接着? 更何况,这还是发展经济的好事情。 至于跟县木器厂的较劲,那是小事一桩。 做生意,哪能没有点摩擦啊。 这些,张子明当然理解,所以,当跟徐一民聊起来的时候,就表达了肯定要开店的想法,甚至地点早就看好了。 “叔,地点这块,县领导会帮着解决的,你就放心吧。” 随即把跟徐一民商量的事情说了一下。 张子明的商业规划中,还要在县里开一家工厂呢,只不过谁都没有透露过而已。 因为过不了十来年,国营工厂就迎来了倒闭潮,到时候还要收购兼并呢。 “子明啊,叔还有一件事,你再帮叔出出主意,你见识多,脑子灵活,帮叔想想...” 张忠和此行就是两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想让张子明出出主意,大队里想再开办一家工厂。 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得想办法都安排一下啊。 现在村里的工厂安排不过来啊。不开新工厂不行了。 可是开什么工厂,又难住了张忠和。 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赔进去啊。 如果赔进去了,那他可就是罪人了。 所以,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找了见多识广的张子明。一起帮着想想主意。 这可把张子明难住了。 “子明啊,你又要翻盖老房子的消息一放出去,村里人都羡慕不已,就连你叔我,也羡慕的不行,所以,叔对于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更是着急啊。” 张忠和真是个老狐狸,这个原因一扯,还真就跟张子明有关系了。 谁让你盖砖瓦房刺激人呢? 不带领全村都盖上砖瓦房,那就是罪人吧? 这思想课上的,有的放矢。 为村里做贡献,让村民都住上砖瓦房,张子明当然也想贡献一份力量。 可是,该怎么做呢? 开工厂,不是想开什么工厂就开什么工厂的。 很多行业还是有技术工人支撑的的,以及机械化生产线。 就像纸厂、钢铁厂、玻璃厂、塑料厂等等。 这些可以开,但不是现在。 瓶子村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好能够充分利用起当地的人力、物力,成本做到最低,利润争取最高。 想来想去,张子明下定了决心。 反正都是帮助村里发展,没必要在乎个人得失了,虽然做出这个决定有些痛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