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
“我身为一州知府,愧对州内百姓啊!”
曹行舟悲怆道,他目光黯淡,心中有郁气不发!
陵城地处大乾东南,为沿海州府,即便外地闹旱灾,也影响不到这儿。
自他上任陵城知府以来,只听闻有洪灾溺死人的,怎能想到今日还能听到饿死人了?
这足以说明倭寇带来的影响极其恶劣,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附近百姓的性命安全。
而且,他一时分不清,这是倭寇们暴行不断导致,还是大乾纵容倭寇所导致......
良久,他才长出一口浊气,
“你说我去求乡绅们帮帮忙,求他们开放几座粮仓赈灾,如何?”
曹行舟期盼道。
能成为一地乡绅,莫不德高望重、威望过人,他这知府放下身段好好求他们,应该能多少“讨得”一些粮食。
“大人,不可能的。”
何升镶冰冷的话语打破了曹行舟的幻想。
“自从您拒绝收下那十万两大乾宝钞后,您就不可能从他们那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了。”
曹行舟一怔,
“我做个清官,也有错了?”
他面色一苦。
想起自己少年贫困,寒窗数十载,终于考取功名当了大官,一心为国为民,却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终究是不甘!
“您没错。”
“乡绅们追求利益,也没错。”
何升镶垂头道。
地方官与豪绅,自古以来只会有两种结果。
大多数是官商勾结,同流合污。
少数则是乡绅向官员上供,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无事发生。
而曹行舟却不同,他唾弃这种风气,曾屡次上书要抄当地豪绅的家,与他们彻底结了死仇。
也因此,偌大的府衙因曹行舟的清正廉洁,经营十多年也未能扩招人手。
仍然靠着朝廷俸禄,勉力维持着府衙的运作。
而如今皇粮一断,长久积攒下的弊端便于此刻爆发,让曹行舟颇有一种无能为力感。
“莫非真的没办法了?”
曹行舟呆滞问道。
“大人,即便乡绅们无私奉献,把他们个人所有的大仓全开了,对如今数量庞大的难民现状,也是杯水车薪。”
何升镶唉声叹气,
“前日,王绅士开仓赈灾,粗米熬成稀粥,整整五万石粗米,一个下午就耗光了。”
“而王绅士的善举,非但没有招来好评,反而被难民们嫌弃如此大族却这般吝啬,落了个坏名声。”
“乡绅们又不傻,这么百般不讨好的事情,谁还会去做?”
闻言,曹行舟顿时闭嘴了。
他只恨自己是个清官!
早知今日,以前有机会便大贪特贪,把贪得的赃物全都折兑成粮食,存在府衙内,也好过看着百姓活活饿死!
“大...大人!”
正当曹行舟忧愁不已时,一衙役神色匆忙来报!
“大人!倭寇来啦!”
“什么?!”
曹行舟和何升镶对视一眼,彼此脸上不掩震惊和慌乱!
“到哪儿了?”
曹行舟着急问道。
“据探子情报,倭寇就在陵城五十里外,正往陵城赶来!”
衙役说着,脸色透着苍白,连语气也绵软起来,
“情报还说,十万倭寇这次全员出动,全副武装,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曹行舟沉默,何升镶亦是如此。
前者看了眼何升镶,后者看到了曹行舟眼中的决绝,
“城内有多少民兵?”
“三千不到。”
“有多少正值壮年的男性?”
“两万两千人。”
“这两者可有重合?”
何升镶点头,
“回大人,陵城户籍簿平时由我管理,如今能够打仗的,全城只有两万四千人!”
“这里面还算上了一些身有残疾但还能战的男丁!”
曹行舟沉吟片刻,而后面色严肃,
“先开城门,让城外所有难民入城!”
“等难民进了城,再关闭城门,临时用木头搭高城墙,召集那两万四千人随我到城门,抵御倭寇!”
“违者,派衙役就地斩首!”
“连自家城都守不住,要他们活着有何用?”
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读了一辈子书的曹行舟,却爆发出了寻常武将都没有的血性!
“是,大人!”
何升镶奔跑出了府衙,带了一百衙役,一齐在街上扯着嗓子喊话。
倭寇攻城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陵城。
男丁们不顾家中妻儿的阻拦,全都尾随在何升镶等衙役身后。
没多久,一条长龙便组好,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没上过战场,更没握过正经的兵器,每个人心中都带着赴死的决心。
杀一个倭寇够本,杀两个血赚!
所有人无外乎如此想到。
没办法,身后是他们的家人,朝廷不帮他们,他们只能自己帮自己。
而何升镶如火如荼地召集百姓时,曹行舟咬破指头,命人拿来一张上好宣纸,写下一封血信。
感受着指头与微微粗糙的宣纸摩擦,指尖上传来的一点痛觉,曹行舟很快将血书写完。
“陵城告急,若陵城被倭寇夺下,整个东南道无异于拱手让与倭寇。”
“陵城城破时,我陵城百姓下了九泉也不安心,必等丞相下地狱相会。”
两句血淋淋的话语,曹行舟也不将希望寄托在朝廷上了。
他深知陵城是赵奕的牺牲品,此血书送去,不是要威胁赵奕,而是要告诉天下人,赵奕之无耻、朝廷之不作为才是导致陵城被屠的原因!
他绝望地写完信,不知是失血过多,还是心力交瘁,曹行舟模样苍老了许多。
封好信封命人快马往京城送去。
不知为何,明知倭寇就在几十里外,也许都过不了今日就没命了,但曹行舟觉得自己血液热了起来。
“当知府十余载,无功无过,但求多拉几个倭寇下去,也算我这条贱命还有点价值了。”
他笑了笑,最后回头看了眼府衙的牌匾,拂袖转身离去。
距离陵城还有两百余里地,江策领着大军,正昼夜兼程赶往陵城。
“陛下!”
“大事不好了!”
“陵城告急,倭寇已到达陵城八十里外,事态紧迫!”
一锦衣卫千户从大军前方策马奔来,神色焦急!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