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边关拥兵百万,女帝求我回心转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章 派遣使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金陵城的各项有益民生的工事都在如火如荼开展。 城内几乎没有闲人,每个人都有了盼头,一扫前朝统治的苦难,皆在艰苦奋斗。 城内百姓几乎少有怨言,即便有,也是嫌弃工作时长不够久。 毕竟,多做一个时辰便多算一个时辰的工钱。 这可不是严苛的徭役强制要求的,而是实打实能拿到钱的好事。 民众们的劳动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 古时平民也没钱去青楼吟诗作乐,又每日忧虑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辛苦,而在江策的治理下,这等困难也几乎被解决了,百姓们便能腾出手脚,高高兴兴地做额外的事情。 如有些家境贫寒的金陵本地人,在朝廷的支持下,主动搬到郊外,开垦荒土,种植作物。 也有不少商贾,选择将金陵本地的货物运往路途遥远的城池销售。 而就在金陵城欣欣向荣的发展时,各国使者才草率准备派遣使团去金陵观礼。 宋国燕国等小国的使团,磨磨蹭蹭地不愿出发。 “陛下,咱们离大乾还有个几千里,去观个礼就回来,途中耗费资源可不少哩。” “而且一个小国建什么破大殿,有什么好看的。” 这些被皇帝派遣的使者们不满道。 现在过去,到了金陵都要过年了,他们可不想在异乡过新年。 人不生地不熟的,还要被大明的官员监视着,一点儿也不自在。 “朕派使者去又不是为了大明,而是唐国也派了使团前去,朕只是为了讨好唐帝罢了。” 宋国皇帝神色不屑道。 他根本没将大明放在心中,要不是见自己的靠山也派了使团,他都懒得组建使团前去金陵。 这舟车劳顿的一趟下来,本就资源匮乏的小国家,少不了大出血。 不仅宋国如此,燕国、赵国也皆是如此,他们都是依附大唐的小国,皆是为了向大唐表忠心示好才会派遣使团。 不然,他们才不想搭理江策。 与此同时,唐国也在组建使团。 长安城内,唐镇天特意为此事上了个晚朝。 朝堂上都是一脸疲惫的官员,他们前一秒还在处理着各种政务,后一秒就被抓来上朝了。 不少人连晚饭都没吃,忍着饥饿上朝。 “此次前往大明金陵城观礼之事,可有自荐者?” 唐镇天肚腩突出,原本为他特制宽厚的龙袍,穿在他身上都显得有些修身。 随着唐镇天目光逼视全场,被他眼神扫过的官员,一个个皆低下头去,不敢与其对视。 远去金陵,足有小一千里之远,一来一回的劳累,他们这副老身子骨哪里遭得住。 而且大明和大唐已打过仗,明面上根本不对付,自己作为大唐的代表进了金陵,肯定会受到大明皇帝的百般刁难。 去了便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万事都被牵制,还不如老实在长安城里待着。 “这一趟美差没人要去?” “莫非要朕点名不成?” 唐镇天微怒道,冷冷地甩了甩衣袖。 年关将至,最是政务繁忙时,去一趟大明金陵观礼,不仅俸禄加倍,还不用处理朝堂政事,何乐不为? 不过,百官们心里门清得很,都知道皇上派出使团,实则是要敲打江策,而非观礼这么简单。 大家心里清楚,跑去别人的地盘还要大明皇帝低头,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而且大明皇帝可是敢对大唐铁骑下手的狠人,自己一句话说错了,说不定就惹来杀身之祸,到时候都没命回长安了。 试问把脑袋挂腰上的“美差”,谁敢去? “既然都不愿意去,唐立,你亲自举贤,此为圣旨,朕要看谁敢不从!” 唐镇天动了真火,冷峻的脸上看不出丝毫,但唐立从唐镇天微微颤抖的眉根便知晓,皇上真是怒了。 “皇上,此去路途遥远,官员们不想去也是情有可原。” “臣建议,既然只是观礼,大可派遣一些无足轻重的官员前去即可。” “一来,也表明了皇上您的胸怀广阔,二来也表明了咱们大唐并不把大明当为对手,派个五品地方官意思意思便可。” 唐立劝说时,不忘为殿下百官解围道。 唐镇天冷哼一声,颇为不屑, “派个小官能看出个什么?” “朕要使团将此次出发大明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下来,最好能够摸清江策的底细。” “看看他大明军何德何能将我十万铁骑全歼的。” 唐立驻足良久,思虑再三后,主动自荐, “皇上,那就让老臣领一支使团前去观礼。”“我为大唐宰相,即便江策想要对我搞些什么下作手段,都得顾虑我的身份。” 唐立这宰相身份,绝对是够重量级了,整个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江策真敢在金陵动他,那就得承受大唐铁骑碾压过境的怒火! 唐镇天没有第一时间同意,而是沉思许久后才点了点头, “你莫忘了,这次去观礼,最主要的还是敲打敲打江策。” “告诉他,这十万大唐铁骑之死,他有什么要交代的?” “另外,除了使团外,朕还会派三千骑兵随行,你毋庸忧虑人身安全。” 唐镇天嘱咐道。 “臣谢过皇上!” “退朝!” ...... 大明金陵城,墨染已将详细的计划书呈到江策手中。 江策详细地一字不漏看完,默默点了点头。 “木料石料朕不缺,只是这所需要的生铁竟要三万斤,是否有点多了?” 计划书末尾,写明了各种物资所需要的数目,以及所要工人的数量。 这又不是用钢筋水泥建演武场,怎么要这么多铁? “陛下,墨染说这是制造墨家机关所用的材料,还承诺说大典举行时,这些机关能配合大军,给列国使团一个大大的惊喜。” 姚广孝在其身旁躬身补充道。 江策沉吟片刻, “告诉他,年前若不能完工,从此以后墨家便在大明国境除名。” 江策杀气森然道。 “诺!” 姚广孝咽喉滚动,心惊胆战地咽下一口唾沫。 他总觉得,自从江策正式登基后,身上那股杀气与魄力日渐壮大,达到了一种摄人心魄的程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