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靖难之役,吾弟当为尧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火炮齐射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前面打得很残酷,铁铉的做法很无情——但朱允熥知道对方没错。 这就是战争,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 古往今来数千年,人类在战争与和平的怪圈中不断循环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即便是到了数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依然有自诩文明的国家,对那些小国狂轰滥炸,甚至对医院和救护车下手,屠戮那些弱国的平民。 更何况眼前是乱世人命贱如狗的时代? 战争就像一条饿狼,需要数不清的血肉才能喂饱它。 在残酷的两头夹击之下,那些被驱赶的百姓想要逃走,但却被绳索束缚、被同伴挤住,只能不断地倒在地上,悲惨的死去。 有些百姓希望明军能够手下留情,他们一边尽快向前走,一边跌跌撞撞跪在地上磕头,哀求明军不要放箭射杀他们。 但自从这些平民进入战场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谁也不敢放平民进来,毕竟鞑靼骑兵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等着。 于是无情的箭雨飞来,靠近营寨的百姓顿时倒下了一大片。 在队伍后面,鞑靼士兵则拿着武器,继续无情的驱赶平民。 在两头杀戮之下,五千多被挟持过来的百姓死伤惨重,伤亡超过了三千人。 眼看平民百姓快要死伤殆尽,躲在难民之中的鞑靼奸细只好悻悻撤退。 这些奸细伪装成落难的百姓,躲在人群之中希望能够混进土木堡。 没想到明军毫不留情的放箭,这些伪装的平民也跟着死了不少人。 一场无情的屠戮之后,营寨前尸横遍野,鲜血浸润了大地。 鞑靼宰相阿鲁台的眼中没有怜悯,反而有几分得意。 牺牲三千个没什么价值的贱民,却消耗了明军不少箭支,还动摇了明军的士气,也算是值得了…… 反正这些妇孺留在军中,也只会浪费草原勇士的珍贵粮食。 “阿穆,你带人开始进攻吧!”阿鲁台冷笑着说道:“你说的战况我都了解,这次我给你一万人,同时攻击东面所有的堡垒,哼哼,咱们的兵力数倍于敌,就这么一层层压过去,看他们如何应对!” 阿穆将军答应一声,带着鞑靼骑兵开始进攻。 鞑靼人虽然缺少攻城器械,但同样也有自己的手段。 一群群的鞑靼弓骑兵在营寨前方怪叫着来回巡弋,他们拿着引而不发的弓箭,压制城墙上的明军。 鞑靼武士扛着梯子,举着门板,大踏步靠近营寨,向土墙发起进攻。 靠近了营寨之后,鞑靼人还把尸体拖过来,丢进土墙下面的壕沟作为填充。 城墙上的明军憋了一肚子火,毫不留情的朝着鞑靼人倾泻着各种火力。 石块、箭矢、滚油、火枪,各种武器无情的朝着鞑靼人打了过去。 看着草原勇士一个个惨叫着倒在地上,阿穆将军紧紧握住手中的皮鞭。 一刻钟不到,鞑靼勇士就已经阵亡了六百多人。 幸好这一次阿穆将军拥有足够的兵力。 光是在陈校尉和李旷的这个土堡,就有一千多鞑靼弓箭手在城墙下面助战。 下雨一般的箭矢,压得陈校尉和守城的明军无法冒头。 明军只能举着盾牌,弯着腰用大刀和长枪杀死那些奋力攀爬的鞑靼人。 而凶悍的鞑靼人会试图抓住明军的武器,然后拖着明军士兵跌落城墙。 朱允熥站在高处俯瞰前方,只见鞑靼人像是一群蚂蚁,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东面的堡垒。 朱允熥向传令兵吩咐几句,高处的旗号变幻,挂上了黑色的信号旗。 一门门火炮被推上了高台,朝着前方打了一轮齐射。 二十多发炮弹飞过明军的头顶,落在鞑子弓箭手的人群中。 巨大的爆炸声中,那些聚在一起尽情放箭的鞑子弓箭手倒了大霉。 炮弹落在人群中,一炮就放倒一大片鞑子弓箭手。 更可怕的是,忽如其来的巨响,让鞑靼人的战马受到了极大惊吓。 鞑靼人的战马因为条件有限,所以并没有经历过对枪炮声的适应性训练。 来到中原之后,鞑靼人的战马遭遇过的最大音量,也就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燕军火枪和土炮。 现在二十门火炮同时发出巨响,让鞑靼人的战马发了狂或者软了腿,朝着四面八方疯狂逃窜。 发了疯的战马成群结队的到处乱跑,将鞑靼人掀翻在地,然后踩成了肉泥。 阿穆将军也被这炮声吓了一跳。 草原上的人迷信而又落后,很多人把大炮当成了一种妖术。 久经沙场的阿穆将军虽然不至于把大炮当魔法,但也着实被吓了一跳。 原因很简单:明军的火炮威力太大了,而且非常灵活、非常准确。 在南下中原的战斗中,阿穆将军曾经缴获过一门明军的大炮。 那种大炮,是真的很大,重量达到了两千多斤,八匹马都拉不动。 所以缴获的那门大炮是固定在城墙上的,大炮轰击的角度很难调整,炮击的效果也完全是全靠运气。 但明军的这一轮炮击,每一发都落在人群中,掀起了滔天血浪。 阿穆将军脸色铁青,他向手下的两个千夫长说道:“扎木尔,吐火温,你们带两千人上去增援,先把那些发疯的战马控制住。” 两个千夫长要领命而去,阿穆又叮嘱道:“不要聚在一起,当心明军的大炮!” 千夫长们领命而去。 可是没等两位千夫长带着草原勇士出发,明军那边的火枪开始发威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