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0章超级大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70章 “那我尽快落实下去!” 沈继武道:“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 沈继武急忙道:“咱们公社三十五个生产队,都搞了副业养猪,其中二十多个生产队跟着咱们学制生物发酵饲料,不过,他们的发酵饲料有问题,不是配料不对,就是发酵剂有问题!” “这個问题,咱们也解决不了!” “王主任找我聊过,让咱们生产队把饲料场做大,至少可以供应全公社所有生产队!” 路顺风道:“湿饲料运输不方便,但是固定饲料的话,成本就会高,会进一步压缩养猪的利润,确定要这么搞吗?” 路顺风一直没有将生物发酵饲料制定颗粒式,最重要的原因是成本考虑,生物发酵饲料,其实就像牛奶,制成奶粉可以方便储存和运输,成本比鲜牛奶贵了不止一倍。 生物饲料不会那么贵,但是成本至少要贵将近两倍的价格,现在沈家庄生产队生产的生物发酵饲料成本每吨是六块九。 这个成本是包括社员工资以及电费,设备所损耗的费用,但是不包括购买秸秆的费用。 主要是沈家庄生产队饲料的秸秆,主要是来自生产队的生产,以及部分饲料兑换秸秆,也就是说,秸秆不需要钱的。 如果购买秸秆的情况下,这个成本需要多每吨二十一块加上秸秆的费用,这样一来,沈家庄生产队不可做慈善,至少将颗粒式生物发酵饲料对外成本达到每吨三十元。 如果需要像后世那样,采取每五十斤一袋,一吨需要二十袋,还要再增加包装设备和包装成本,每吨售价需要高达三十五元。 基本一头小猪十块钱的成本,加上三十五元的饲料成本,再加上人力成本,哪怕再卖同样五毛钱生猪的情况下,净利润只有不到六十块。 可以说压缩一半。 路顺风道:“这个事情涉及的范围太大,最好还是等我回去以后再商量!” “那咱们要不要提前收购秸秆?” “如果能收尽量收!” 路顺风道:“我们可以采取用粮食换或者是用钱买,你们商量一下需要多少钱收,尽量是不要太贵,也不能太便宜!” 挂断电话以后,路顺风忍不住摇头。 沈继武虽然担任了公社副主任,管理了将近四分之一的生产队,可事实上,他很多事情拿不定主意,这一切都需要路顺风帮他做决定。 没有办法,谁让路顺风知道得太多了呢? 都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原因就是带毛的牲口抵御风险的能力太弱了,说不准哪一天就死绝了。 夏天猪肉不要保存,屠宰会增加猪肉的储存成本,可问题是夏天其实还好,冬天对于养殖业来说更加困难,特别是北方省的天气寒冷,对于养殖来说,实在太难熬了。 为了给养殖场的猪取暖,去年沈家庄生产队整个用掉煤炭将近一千吨,用掉将近两万块,这是因为沈家庄的养殖场规模大,两万块的成本,分摊在一万多头猪身上,每头猪增加两块钱的成本。 如果别的生产 队养猪的数量少,这个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 可不管怎么说,沈家庄生产队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初级阶段,有了应对风险的能力,就像孵化场出了问题,损失四千多块钱。 对于两年前的沈家庄生产队来说,四千多块钱将是灭顶之灾,可问题是,现在这笔钱只是小意思。 无论怎么说,火腿肠厂已经建好,只要等肠衣到位,沈家庄生产队的全体社员,就可以躺着赚钱。 要知道,这可是几十亿的产业,更何况现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如果动作得好的话,可以带动百亿甚至数百亿的上下游产业。 沈家庄生产队成为全国第一村也可以提前完成这个目标,想想这件事情都非常激动。 路顺风回到房间,看着赵军和沈大虎身上的衣服,路顺风微微皱起眉头。 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赵军还好,他的衣服至少没有补丁,可是沈大虎却穿着戴补丁的衣服。 “大虎,小军!” “路长队,路哥!” 路顺风从怀里掏出一百块钱,递给赵军道:“我等会跟洛城的朋友一起去吃饭……” “我们吃饭用不了这么多钱!” “不是,这是让你们去买衣服的!” 路顺风道:“咱们沈家庄罐头厂第一次参加展会,衣服不能太差,从头到脚,换两身!” “这个不好吧?” 沈大虎迟疑道:“咱们出来就给自己买衣服,社员们只怕会有意见!” “这个……到时候再说,这个钱算我个人出的,你们都不用有负担!” 三天之后,路顺风、沈大虎、赵军以及赵青青四个人,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出现在广交会的会场上。 看着人山人海的会场,沈大虎有些胆怯,赵青青也有些踌躇满志,唯有赵军斗志昂扬,准备大展拳脚。 只是非常可惜,在路顺风所的展区,是属于食品、土特产、办公文具、纺织原料面料,鞋,箱包,地毯及挂毯,家用纺织品这些展区,吸引了大量涉外人员的参观。 反而对食品区的罐头并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看着展台并没有人过来。 路顺风有些着急,外贸订单是沈家庄罐头厂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口,如果没有外贸订单,罐头厂的发展就不会明朗。 终于在快要到中午的时候,有几名欧洲面孔的外国人走过来,不等路顺风迎接上去,其他展台的工作人员马上一拥而上。 这几名外国人虽然面带微笑,却不经意间流露着一丝冷酷的傲慢之气。 赵青青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她有些着急,就想往那边凑。 “不用麻烦!” “为什么?” 路顺风道:“他们说的是英语,你的英语怎么样?” “我……” 赵青青摇摇头。 八〇年代只是将英语作为大学课程,而且是选修课,赵青青甚至连最简单的英语单词都不懂。 就在这时,赵军领着两名肥胖的漂亮国人来到展台前,向这两名洋鬼子介绍着午餐肉以及其他罐头产品。 路顺风的英语只限于笔试,哪 怕简单的对话也有些困难。 “这个多少钱?” 对方明明是听得懂中文,却故意望着翻译道。 路顺风感觉着对方态度傲慢,没好气地道:“三块五?” “美元?” 路顺风道:“当然!” “这是标准的午餐肉吗?” 路顺风耸耸肩:“支持各种检验!我们罐头厂采取的巴氏消毒法,能让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保留得较多。经过了严格杀菌后,又用了真空密封罐装,形成了一种无氧无菌的密闭环境,所以不需要使用防腐剂!” 路顺风刻意将一罐四百克装的午餐肉,从原来的两块四,涨到三块五,而且是美元,本来就没有打算做成这单生意。 然而,这名漂亮国人马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他指着红烧肉罐头道:“可以试吃吗?” “可以!” 路顺风随手打开一听罐头,将木质的小勺子递给对方。现在塑料制品价格相当贵,沈家庄生产队生产的罐头其实并没有佩戴小勺子,这只是小批量生产,而随带的木质勺子。 这名外国人舀起一块红烧肉,吃到嘴里,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马上拿着红烧肉,向同伴展示。 很快几名洋鬼子马上尖叫起来,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 洋鬼子激动地说着英语,路顺风就完全听不懂了,好在翻译在,一直及时翻译。 “同志,他们要下四千万美元的订单!” “是所有种类吗?” “不,就这种罐头!” 由于粤城气温高,红烧肉罐头里的猪油没有凝结,在玻璃瓶下,可以展示正常红烧肉的色泽和光亮。 路顺风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北方省的国贸委的领导就过来了。 要知道四千万美元的罐头产品,可放在后世,不算什么,放在这个时代属于大单了,要知道八〇年全国出口额才达到271.2亿元人民币,如果换算成美元的话,相当于一百八十多亿美元。 四千万美元就是七千多万人民币,几乎是去年全省农副产品的出口额的一半了。 自从漂亮国的贸易意向书签订,省国贸委的领导一脸严肃地望着路顺风道:“路顺风同志,你们罐头厂的产能是多少?” 路顺风不假思索地道:“设计年产能是五千吨!” “怎么才这么点?” “不过我们扩充了产能,只要设备和原料到位,可以达到年产能一万五千吨!” “原料能不能满足?” “我们滨河县有三十多万头猪,原料非常富裕!” “这就好!” 国贸委的领导拿着笔给路顺风写下电话号码,还有名字,道:“有问题给我打电话,我帮忙协调,务必完成生产任务!” “保证完成生产任务!” 路顺风也非常高兴,拿下这个订单,也就意味着徐明顺所担忧的问题都不存在了。 随着漂亮国这边吸引的轰动,沈家庄这个罐头厂的展台前围满了各地的客人。 就连不少国内参展单位,也过来凑热闹。 短短三天时间,沈家庄罐头厂拿下总价值六千五百万美元的超级大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