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七章 升任州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109章升任州牧【求订阅】 离开昌邑的刺史刘岱,来到万众汇聚的军营,才了一丝安全感。 “我能到达军营,就轮到那曹操遭难。” “以青州军的数量,当可对他形成巨大的威胁。” 刘岱沉着脸,坐在大帐内:我应该和袁太傅联系,与他商议对付曹操。同时联合青州军,催促其兴兵,尽快除了曹操,我才能真正掌兖州。 刘岱手书两封,让亲兵分别送出。 他的第一封书信,打算送给袁隗。 另一封则按此前和青州军联系的方式,秘密传递到青州军手里。 刘岱联系的对象,是"侯保"的首领,一位青州军大将。 当初为了说服对方,刘岱许诺了不少好处。 但他不知道"侯保"并不是真的侯保。 侯保背后的人,比他野心更大,想一口吞掉兖州。 青州军确实有人曾被刘岱说动,意图投诚。 但对方很快被波才和主帅管亥发现,两人没惊动刘岱,而是接替了刘岱联系的人,继续与他联系。 虚与委蛇。 此时刘岱传讯,催促青州军发动攻势,并且给青州军送来了兖州部分区域的布防图,以便于让其顺利冲击陈留。 青州。 青州军的首领,渠帅管亥,面容粗黑,身形高壮如一截铁塔。 他身上纹着道术咒纹,战斗时可以催发出来,增加其力量。 刘岱不知道的是,除了他来的信。 管亥面前,还放着两颗人头。 这两颗头和刘岱的密信,前后脚被送到青州军大营。 波才,侯集的人头。 黄巾军数年前起义,最初那批将领,大部分已死。 管亥和波才并肩作战,多次死里逃生。 如今,连波才也死了。 管亥盯着波才的人头,嘴角慢慢咧开,露出一个瘆人的笑容。 “只有血流成河,才能偿还波才被人所杀。 而兖州,将成为我青州军的粮仓!” “传令下去,兵分三路,全力冲击兖州。先登破城者,将领以下,升为将领,能攻占一郡之地者,升任波才空出来的副帅之职!” 麾下众将闻言兴奋,皆有嗜血之色。 这天傍晚开始,青州军潮涌而出。 他们是流民聚集成军,最初认为人越多声势越大,所以不断聚众,席卷吸纳天下流民,粮备辎重从来没充裕过。 青州军内部拖家带口,老弱妇孺也有,青壮体健者也有。 粮备的短缺,让他们只能靠劫掠来维持生存。 这种情况形成后,就很难再改过来。 百万青州军,一直面临粮荒的威胁。 这一次,他们要劫掠并占领兖州。 六月的最后一天,青州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兖州发起了冲击。 兵马数十万,触目如人海! 乌泱泱的人在山野间,官道上行进,按刘岱给的布防图,选择空虚处,涌入兖州。 一开始很顺利,多个村庄,小的城镇被人潮淹没。 畜牧,粮谷,粟米,甚至是"人"都被席卷一空,充作军粮。 管亥在大营稳坐不动,直至收到前期行军顺利的消息,证明了刘岱给的布防图没有问题。 青州军随即倾巢而出。 其中一路兵马,从南侧越过山阳郡,济阴郡,快速逼近陈留。 另一路从北侧,涌入东郡,双向对兖州展开侵入。 在兖州东北方向的刘岱,也松了口气。 青州军的出兵路线,符合他的要求。 凭借布防图,避实击虚,涌向曹操掌握的东郡和陈留。 这也是刘岱相信青州军会合作的原因。 为了减少自身消耗,青州军会按他的意思来,合作对青州军也有利。 青州军符合预期的用兵,让刘岱大喜。 曹操的兵马很厉害,与青州军交锋厮杀,最好是两败俱伤。 到时他出来收拾局面,兖州将真正落入他手里。 刘岱脸上的笑意,毫不掩饰。 但他的笑容,很快被前来传讯的斥候打断:“刺史,不好了…” “青州军突然分兵,从南北两个方向,往我们围拢过来。” 刘岱面色一凝,笑容消失。 他对青州军并非毫无防备,所在大营是兖州边防,最坚固的城池,且还布设了伏兵。 这天下午,刘岱登上城头,眺望城外。 青州军正从视线尽头,奔跑而来,无边无际的人流。 冲在最前边的居然是老弱,后方才是敦促着老幼的青壮。 青州军冲城的战术,也是在用开战和伤亡,淘汰老弱,如同机器般往前滚动,留下来的兵马,自然越来越精锐,越来越凶狠善战。 刘岱心如擂鼓。 他还在城外布置了两路骑兵,策应他守城。 但人真的太多了。 攒动的人头,大地都被覆盖。 刘岱安排的两队人马,策骑冲出,并未对青州军造成多大阻碍。 人饿到极致,格外凶悍,只为争一口粮食。 刘岱安排的骑兵,冲击在人潮上,迅速被淹没,有人回头逃散,有人被人潮卷入。 刘岱的兵马不少,但大多是为了讨董而征召入伍,比普通百姓,只多出几个月的操训。 此时,他麾下骑兵,战马惨嘶声接连不断。 有青州军用利刃刺马,居然在战场上撕咬分抢马肉。 城头的刘岱重病般低吟了一声,脸色变得惨白。 轰! 人群冲到城墙下,人踩着人往城头攀爬,堆高。 更多的人,则去撞击城门。 弩箭,城防的投石,像是扔进了湖泊当中,只溅起一些水花,转眼消失。 当刘岱远远看见青州军后方,那个山峦般雄壮的身影,顿时生出近乎绝望的情绪。 那身影是管亥,青州军的渠帅! 他亲自来,显然是以这里为主攻路线。 青州军不在乎战损,战死的部众,是在削减负担。 他们从正面攻取刘岱驻兵的县城。 两日后,刘岱临死拼命,倒是不缺血勇,率军想突围,丧命在乱军之中。 七月初,兖州刺史刘岱,卒! 史书载其不听劝告,逞勇死于和青州军交锋。 消息在次日清晨,快马送回兖州首府昌邑。 而此时,青州军已从三个方向,同时袭入兖州。 东北方向,首当其冲,一日间被冲破三座城池。 昌邑的士族,官吏,大惊失色,人若悬胆,彷徨无策。 时下的兖州无首,谁能力阻青州军! 昌邑刺史府,官衙正堂。 兖州大小官吏齐聚,商议对策,却是数百人面带愁容。 也有人想主动承担责任,但威望,能力,远不足以服众。 当下青州军威胁在即,手里没有兵马,抵御不得青州军,上来就是送死。 众官吏商议了已有两个时辰,仍没有良策。 “诸位不用再犹豫了。当下兖州谁最有实力,手里的兵马曾战胜过乱贼董卓的凉州兵,难道还不明显吗?”说话的是在兖州素有威望的官吏陈宫。 “陈留太守曹孟德,曾败过董卓!” “没错,又是谁和长沙孙太守合兵,痛击董卓迁都,救洛阳百万民众于危难?” “还是陈留太守!” “是曹太守!” 这次是数个声音,一起响起。 众人一看,同样是在兖州很有威望的程昱。 另一个也是兖州官吏,一呼百应的济北相鲍信。 “当前的兖州,谁手握雄兵,安定了地方,上任后屡施良策,让陈留再未遭到流民冲击?” 问话的一直是陈宫。 济北相鲍信,程昱异口同声:“仍是曹太守。” 这次还有别的官吏被带动,跟着说了一句:“曹太守上任以来,所为确是有目共睹!” “此危难时,又有谁能领兵,为我们抵御青州军?”陈宫正色道。 青州军的威胁迫在眉睫。 当下是所有人面对生死,最心齐的时候,即便有人不喜曹操,但陈宫说的是事实。 谁手里有兵,有望抵御青州军? 在陈宫,鲍信,程昱带领下,兖州各方官吏,以及他们代表的士族,迅速达成一致。 以曹操如今名动天下的威望,手握雄兵的实力,曾击溃董卓兵马的战绩。 他是不二的人选,甚至没有能竞争的人。 “我们速迎曹操来昌邑,主持兖州诸事,抵御青州军,各方听其调动。”陈宫大声道。 “我济北附和!”鲍信是托界担当,回答的及时且坚定。 “东郡也附和!”陈宫是东郡人,自己问自己答。 “我济阴郡也同意!” 一个声音从正门处传来,济阴太守张邈一身官袍,从门外进来。 这是大托,一郡之首,来一锤定音的。 “我和孟德,闻听局势危机,连夜统兵来援!” 张邈环视众人,目光炯炯:“我初来,便听到诸位交谈,为兖州安危,推举孟德为首,以度难关! 我愿代表济阴郡,与诸位一起,共推孟德为首,誓破青州贼寇!” 火候经过数次拉动,差不多了! 正门处,曹操在典韦,萧项等亲军簇拥下,单手按在腰间佩剑的剑把上,一身暗色汉服,宽袍博带,肃容走了进来。 说曹操,曹操到。 都不用去陈留请,你就说他为了兖州,多尽力吧,连夜赶过来的。 几个托,不分先后的去内堂,取出一枚官印。 刘岱走,随身携带的是另一枚印玺。 在昌邑的官衙,放的是大印,没有特殊情况,不能离开官衙。 陈宫,程昱簇拥着手捧官印的鲍信,送到曹操面前。 曹操推拒道:“帮兖州度过危难,是我当做之事,绝不敢在此时接印,以掌兖州!” 陈宫,程昱,鲍信三人齐齐执礼,拜请曹操接印。 曹操再拒,三人又求,言辞恳切。 不接此印,兖州万民将坠于水火。 连济阴郡张邈和曹操身后的随员也站出来,加入求恳的队伍。 典韦眨巴着大眼,你们演的挺好啊,要不是听过商议的过程,我也被你们骗了。 曹操仍坚决不授,愿亲自统兵守护兖州,但不敢趁机接掌官印。 这次,其他官吏也都加入求恳队伍。 就算有人看出来了,然而没有曹操,谁能堪重任,伱行你上。 曹操是唯一的选择,而此刻上任,绝谈不上好事,很可能死在青州军手里。 所有官员都求,就是民意,这一点要坐实了。 曹操道:“也罢,值此危难,我便接了此印。” 大家公选曹操为兖州刺史,并更进一步,任此前空置的兖州牧,政事,兵马大权一人肩负。 从一郡太守,跃升为真正的封疆大吏,独霸一方的兖州牧! 不过问题就在眼前,百万青州军怎么应对? Ps:跟大家求个票,求订阅哈,给个评论也行。已在加更新数量了,这几天都是差不多七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