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均衡之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翌日,清晨。 朱瞻墡睡眼惺忪地吊着自己让人制作的牙刷,看着中军大帐的方向,有些心不在焉地刷着牙。 他不是睡到自然醒的,眼下才是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 他是被吵醒的,因为昨夜朱瞻墡和自己的哥哥朱瞻基睡在一个帐篷里,而就在刚才,他的哥哥已经被老爷子召到中军大帐去了。 虽然意识还不是特别清醒,但朱瞻墡也猜到了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 寅时造饭,卯时出发,这算是战争中比较正常的情况,同时也代表着今天会很累,因为这通常代表着今天一天不是在战斗,就是在追击敌人的路上。 不过朱瞻墡倒是毫不在意,他就是个管后勤的,跟他有个毛关系。 然而……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殿下。” 洗漱完毕,朱瞻墡正打算在营帐里好好地吃个早饭,却被自己的贴身侍卫朱平给打扰了。 “什么事儿?”朱瞻墡看着面前的吃食头都没抬。 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眼下是在草原,是在战场上,条件肯定是差一点的,虽然朱瞻墡从来都不是什么挑剔的人,但因为自幼优渥惯了,在面对眼前的饭食时仍旧不会不免没什么胃口。 哪怕他知道,自己的饭食已经比普通将士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陛下召您去中军大帐议事。” 噗! “啥玩意儿?”朱瞻墡一口粥喷了出去,看向朱平的目光中带着满满的不敢相信。 中军大帐。 一进门,朱瞻墡就被所有人注视着。 朱瞻墡环视一周,文官不多,就三人,而这三人中他只认识金幼孜,除此之外都是一些武将,而且还是不少他认识的武将。 比如统率神机营的柳升,以及已经成为老将,隐隐有武将以后支柱之势的陈懋和郑亨。 “孙儿拜见皇爷爷,皇爷爷圣躬金安。”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朱瞻墡躬身给老爷子见礼。 “朕安。”朱棣摆了摆手,示意朱瞻墡到一旁去。 “去你哥那里吧。” “是。”朱瞻墡直起身,走到了自家老哥的身边。 “好了,现在我们来说说,接下来……” 随着朱瞻墡就位,朱棣也开始了。 而朱瞻墡则是贴到了自家老哥身边,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啥情况?爷爷叫我来干嘛?” “好好听着。”朱瞻基朝着弟弟投去了一个眼神,然后就全神贯注地听着老爷子讲话。 “所以,瞻基你率领三千营先行向饮马河(胪朐河)进发,爷爷让陈懋和郑亨率领左右掖军协助你,可有问题?” 朱瞻墡迷茫了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再回过神来的时候,眼前的“战前会议”已经到了尾声。 “孙儿定当不负皇爷爷所托!”朱瞻基低下头,朗声应道。 “柳升,你率领神机营同中军一同进发。” “是!” “何福、王友!你们率领左右哨军策应,保证中军和神机营的安全!” “是!” 看着老爷子下达着一道又一道的命令,朱瞻墡脸上的迷茫之色更重了。 “那……我呢?” 一直等到老爷子下完了命令,朱瞻墡都没听到自己的名字,这才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 “你?”朱棣瞥了这个孙子一眼。 “你换上铠甲,跟你大哥一起,作为先锋进发饮马河!” 直到被自家大哥拉着走出了中军大帐,朱瞻墡脸上的不敢置信也没有半分减少。 啥玩意儿? 对于老爷子让自家大哥做先锋,朱瞻墡并不意外,因为谁都知道自家大哥是老爷子着重培养的接班人,除了永乐八年那次之外,之后两次御驾亲征都带在身边。 甚至,在永乐十二年的那次北征中,朱瞻基还率兵追敌至九龙口。 虽然那次率军追敌是朱瞻基被人鼓动的,可但凡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一个皇帝无比重视,第一次御驾亲征时让其留守顺天府,第二次御驾亲征就直接带在身边的皇太孙,一旦出现意外会发生什么。 最起码,鼓动者的九族怕是不保了。 所以,这都是老爷子对朱瞻基的锻炼。 但是! 自己算什么? 坐在中军大帐中,直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朱棣才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帝王之道,重在均衡。 虽然文武之争由来已久,但是这两者一个是梁,一个是柱,都是保证大明这座大厦不倒塌的关键。 此前就退兵一事,朱棣让文臣的代表金幼孜碰了壁,自然是要找补一下,让文臣心中舒服一点的。 朱棣知道,对于金幼孜这些长久混迹于朝堂的老油子来说,让一向养尊处优的朱瞻墡随先锋出征吃吃苦头,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当然了,这也就是因为当日和金幼孜针锋相对的是有着皇孙身份的朱瞻墡,如果不是因为这样,想要安抚文官的话这些是肯定不够的。 虽然只是理论上,但朱瞻墡也是有着继承皇位的可能性的,这般小惩大诫一番,在金幼孜看来就可以了。 另一边,三千营。 离开中军大帐之后,朱瞻墡就被自家大哥拉着回了营帐,并且换上了自家大哥的备用铠甲,上好的金漆山文甲,而且还是带凤翅盔那版的。 然后,朱瞻墡就被朱瞻基带着来到了三千营。 为了提升士气,战前动员总是要的。 “拜见太孙殿下,拜见皇孙殿下。” 朱瞻基和朱瞻墡一到三千营,三千营的将士们就起身行礼。 “免礼。”朱瞻基摆了摆手,脸上也带起了笑容,让自己看起来更加亲和一些。 “军令应该已经传达到了,大家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太孙殿下,随时可以出发!” “好!”朱瞻基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了自家弟弟。 “你也说两句?” “我?咳咳……”朱瞻墡愣了一下,随后才在自家大哥鼓励的目光中向前走了两步。 “大家也知道,对于战争,我并不了解,所以知道的也就只有书上的那些大道理,不过我觉得那些没什么用。” “军功,是将士们的荣誉,想来也是你们的追求。” “但是我有一个问题,你们追求军功,也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追求军功吗?” “有些仗是必须要打的,就比如中原和草原,从先秦到两汉,再从两汉到唐朝,到赵宋,再到我们大明……” “我们不打,那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要打,可谁愿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所以,不为大明,也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子孙后代,我们也一定要打!” “不仅要打,还要打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