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医:给孩子找妈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 其高者因而越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什么井龙王河龙王的,世上哪有龙王。” 王禹安摇头轻笑,刚才那些话不过是为了刺激王建国,随口说的罢了。 “可、可没有龙王爷,你怎么弄点凉水,就把玉堂爷他们给治好了?” 王云山和王大龙两个小子依旧难以置信。 “谁告诉你们那是凉水了?” 见所有人都围着自己,尤其王建国,若是不讲解清楚,怕是难让他心服口服,便认真地解释道: “夏日天热,河水被太阳暴晒,其水温,其性阳;而夏日地气升腾,深井水会变得冰凉,其性阴。” “所以,河水和井水合用,又叫阴阳水。因为其阴阳紊乱,可以扰乱五脏六腑之气,所以具有很强的吐泻作用。” “至于为什么玉堂爷他们呕吐一番就能好了,那就不得不说一下太阳中暍了。” 阴阳水之说,医书中一直有记载。 至于其原理,听起来好像很玄乎,可现代医学却有着几乎相近的解释。 但凡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若是用开水兑冷水喝,很容易造成腹痛、腹泻。 究其原因,科学一点的说法是,冷水被热水加热时,水分子会发生变化,导致水的酸碱度失衡和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腹痛、腹泻。 可在中医来看,这就是阴阳二气紊乱所致。 “其实,任何病症在中医来看,都是分阴阳的,就像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一样。” 八纲辨证中第一条就是阴阳,然后表里、虚实、寒热。王禹安无法解释得太过详细,只能大致说道: “中暑一样分阴阳。” “金代张洁古曾经下过一个定义,说:动而得之者,为中暍,为阳证;静而得之者,为中暑,为阴证。” “昨天玉堂爷几人为了抢收麦子,顶着烈日劳作一上午,下午又天降大雨,被冷水浇透,身体疲惫之下,又啃了一些生红薯,所以得病。” 大家伙儿连连点头。 王玉堂几人都是三四十岁,身体正强盛的时候,为了大家伙儿没少出工出力。 所以,刚才王建国训斥他们扒红薯吃的时候,老少爷们儿才那么反感,不忍心他们受到指责。 “《金匮要略》中说:太阳中暍,身热疼痛脉弦弱。此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王禹安神情严肃下来,一字一句地解释着: “认真来讲,就是玉堂爷几人劳作太过,夏热伤暑,又加上大雨受激,水湿逆行皮中,最后受饥饿折磨,贪凉饮食,造成中阳不运。所以,才会出现头痛、身重、无力、恶心、大汗等症状。” “急则治其标。疼重源于湿盛,所以书上才说"一物瓜蒂汤主之"。那是因为瓜蒂其实就是甜瓜蒂,可以催吐。其味苦,性寒,有毒,入肠胃经,具有吐风痰宿食,泻水湿停饮的作用。” “《内经》中说"其高者,因而越之",正是此理。” “只是,咱们这穷乡僻壤的,犄角旮旯里都种上粮食尚且饿肚子,到哪里找甜瓜蒂来?于是,我就想到用阴阳水催吐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大家伙儿都听呆了。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阴证阳证,但是听到他片刻之间就产生了如此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仍旧觉得震撼。 王建国偷偷咽了口唾沫,一张脸都垮了下来。 “现在看来,或许是龙王爷真的显灵了,我的法子还真的有效。” 王禹安嘿嘿一笑,看向王玉堂几人。 “有效,有效!” 几个叔伯激动异常,狠狠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可真是有两下子,一毛钱不花就把病治好了,这不比喝什么藿香正水儿强多了?” 其实,并不是藿香正气水没用,而是药不对症。 藿香正气水针对的主要是阴证,也就是夏天贪凉,吹太多空调,吃太多冷饮,造成的腹痛、腹泻、发烧、恶寒等症状。 而对于暴晒、暴热、劳动过度引起的阳暑症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王建国,我现在是输了还是赢了?” 王禹安背着手,居高临下地望了过去。 “王、王禹安,你少在这里装模作样,我就不相信喝几口凉水就能把病治好了!” 王建国还在嘴硬,想起要背井离乡,到其他村子里任职,他心里简直跟吃了苍蝇似的。 “谁跟你说只是喝几口凉水?” “哼,我就说吧,你还不是得用药!咱们说好的,只要用药材就算你输!你别想抵赖!” 王建国一听,又精神起来,指着他吆喝道。 “谁又跟你说治病就一定得用药材?” 王禹安玩味地盯着他,淡笑道: “暑气入鼻,必先犯肺,故常用轻清之药,专治上焦。” “玉堂爷他们身强体壮,又是阳实之症,只需要稍微吃一点入上焦、解暑邪的食物便可。就比如:西瓜翠衣、鲜荷叶以及荷叶边汁、绿豆皮。” “王建国,你不会认为西瓜皮也是药吧?” 堂堂王卫生员张口结舌,结巴了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了。 大家伙儿一看,齐声大笑起来。 只是,耽误了半晌,村干部终于看不下去了,开始催促众人上工。 同时,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也摆上台面。 农事繁重,各村社员家里的粮食基本已吃完,饿着肚子干活,真的跟受煎熬似的,很难提高效率。 甚至连王玉堂这些壮年人都扛不住,更别说老人和孩子了。 大队支部不得不考虑这个严肃的问题。 商议之后决定,头遍麦子碾出来之后,先分粮食。 反正遛场要在一周之后,急也急不来。 这下,村子里简直像是要过年了一样。 单是听到消息,老少爷们儿身上都充满了干劲儿! 那可是白面啊! 大家伙儿天天吃野菜,都快忘了馒头面条是什么滋味了…… 虽然认真计较起来,每家每户分到手顶多也就几百斤小麦,日常根本就舍不得吃,但改善一两顿生活总是可以的吧? 特别是王巧安,开心得差点就扭秧歌了。 只有小花依旧跟小伙伴们蹲在地头树荫下玩耍,还不知道到来的喜讯。 但是,作为其老父亲,王禹安已经盘算着如何给自己宝贝女儿做好吃的了。 天刚落黑,队里就开始派人拉粮食,大车一趟一趟地往来在田间地头,听着叽里咕噜的声响,大家伙儿兴奋得睡觉都不踏实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