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你练武,让你修仙了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58章 冒天下之大不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九月 又是一个月过去。 吴王军的辅兵招纳计划彻底完成,甚至还有所超出。 从原本计划的招纳十万辅兵,如今却整军整出了三十万人。 因为接收辽国后,让赵頵狠狠富了一波。 例如抄家,那些富得流油的贵族,让他直接一波肥。 还有天宁寺里埋藏的宝藏,也被赵頵派人取了出来充当军费了。 而且,赵頵还开放港口,继续与那些海外商人进行通商,从而将大量的金银珠宝换成了战争资源。 于是,原定计划取消,直接再增兵十五万。 五万老兵,二十五万辅兵! 除此之外,赵頵还将大营,从辽阳府迁至析津府,还有海外调来的大批行政人员,与就地招纳提拔的小吏一并形成辽地的管理体系。 管理人员就位,军队体量到位。 再加上武器的先进。 灭辽的大胜之声望。 以及类似于开国之君的霸道气概。 于是,赵頵果断做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他命令各地方官员,通过军队的主持之下,开始大肆清算辽地的贵族阶级,果断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给了百姓,收获百姓爱戴。 顿时,这件事一做,各地立即爆发出了激烈的反抗。 毕竟对于贵族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赵頵的行为,无异于直接伸手要摘了他们的命根子。 这岂能容忍! 于是,原本平定的辽国,顿时再度发生了大乱,各地烽烟四起,贵族们组织起了反抗的力量。 然而,因为这项政策占据绝大多数平民的人心,再加上还有军队做依仗,区区各地勋贵的反抗,很快就被镇压了,有海外成熟的管理经验,这项政策顺利推行了下去。 毕竟大炮一响,谁能抵抗啊? 官员们讲的道理不听,那就用物理轰开这扇禁忌之门! 毕竟,赵頵麾下的武将们不擅长讲道理,就喜欢打人! 主打的就是一个强势! 国策之下,谁反对就去死! 那些顽抗到底的都被彻底抄家了,不仅土地没了,连家都被拆干净了,赵頵还把这些人运到了海外的基地,让他们全部都去挖矿了,体验了一把泥腿子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并且三代以内不得从军从政从商,全都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 而到了此刻,赵頵才觉得辽国的这片大地,真正被他拿在手里面了,而且还洗的干干净净,将那些腐朽、糜烂的东西一股脑的撸了! 这样的国家才是能得到他认可的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大同! 只是,想要缔造出这样的一个世界,却是需要堆积出白骨累累,唯有杀到世上无人敢反对才能行。 同时,赵頵这边做的事,自然瞒不过其他国家的人。 尤其是传到大宋的时候,大宋朝堂都差点炸了。 分土地,无异于一颗大雷子! 一时之间,大宋朝廷之上爆发了轩然大波! 朝中大臣纷纷叫骂,吴王此举乃是破坏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制,这简直是欺压士大夫阶层! 这种不折不扣的暴君行为,该被推翻,否则必将危害天下苍生! 没收贵族土地,分给百姓?! 这一手操作,简直是掘士大夫的根! 这种事要是成了,那帮子贱民岂不是要骑到读书人的脑袋上了! 毕竟,自古以来都是泥腿子就该是泥腿子,牛马就该是牛马,怎么能翻身做主,那样岂不是乱象! 这简直乱了纲常! 此时的大宋朝堂空前的团结! 完全不复上个月,众臣的那种得过且过的心态了! 原本,大家觉得新帝来了也挺好的。 毕竟辽国都被拿下了,等吴王登基的话,辽与宋就能两地合并。 届时辽国的土地,就是一块大肥肉,等着他们这些读书人分食,历朝历代不都是这样,皇帝拿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落在朝臣手中,搞不好皇帝还得感谢他们这些办事的朝臣呢,否则皇帝就办不成事。 可是现在,赵頵的行为却告诉他们。 大肥肉?去他奶奶的吧! 你们才是该被分食的大肥肉,一个个都洗干净脖子等着老子吧! 面对这种情况,读书人岂能容忍?! 于是,朝臣们纷纷上书,参劾吴王有不臣之心。 竟敢纵容手下诳夺河北之地! 这是谋反、谋逆,是赤裸裸的反了! 官家必须调兵勤王,要对吴王赵頵严加防范。 甚至,有些朝臣还是要求赵煦御驾亲征,一举扫平不臣之贼子。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黑水都往赵頵的脑袋上泼,疯狂抹黑赵頵。 更有甚者,竟然传出了吴王非英宗皇帝血脉,乃是太皇太后与狸猫野合产物,是一个该死的妖孽! 反正太皇太后已经病入膏肓,如今都不省人事了。 否则,编造这等瞎话的朝臣,怕是落不了好。 再加上赵煦对祖母早就不满,甚至心生怨怼,自然默许了传言。 而且,此时赵煦心情大好了。 因为原本三心二意的朝臣们,终于是跟他团结一心了。 赵煦欲调西军来京勤王,结果西夏兵马却又蠢蠢欲动,似乎也想学习赵煦趁火打劫,搞得西军动弹不得,否则西夏就会打进来。 赵煦无奈只能再下诏书,抽调了几路厢军入境,并与从河北之地退回来的禁军边军,一同担负起了防守黄河沿线的守卫边境之任务。 且不说大宋那边的动作。 赵頵在析津府办公,同时也没忘记丐帮的事。 他让丐帮四大长老召集了丐帮舵主,全都来到了析津府开大会。 会上,四大长老牵头,恢复了乔峰丐帮帮主身份,而且还提出了赵頵给出的令人心动的移民计划。 当然了,这种事自然有人反对。 只是还是那句话,有人反对没事,只是除非他不想要乌纱帽了! 即便是丐帮,高层定了的事,那就是定了,下级人员反对不了。 再加上赵頵给的待遇太好了! 高层同意、底层同意,所以哪怕中层不同意,也跟放屁没区别。 丐帮的事定了后,赵頵与乔峰私下里谈了一次。 收服丐帮,不仅仅是方便人口迁移。 同时,赵頵对于江湖的想法,也是需要一个知名的帮派来搞定。 而且这个想法,需要帮派与军队协同,那么自然就是丐帮为先,毕竟丐帮帮主乔峰,不仅仅是丐帮帮主,同时还是赵頵的二弟,军中大将,最适合替赵頵来做这件事。 管理武人,马踏江湖! 谁说朝廷的军中大将,不可以当武林盟主啊。 甚至,如果乔峰未来的功劳足够封王的话,他连封号都想好了,就叫北凉王,毕竟马踏江湖嘛…… 而后赵頵便开始向黄河调兵! 辽土初定,距离他南下的时间不远了。 当叔叔的,总不能让小侄子等太久吧。 黄河边上 赵頵与乔峰换上了一身常服,漫步于此。 他们都是绝顶高手,自然不怕黄河边的危险。 同时在二人的手中,各自提着个装满美酒的酒壶。 “大哥,这次可不许用六脉神剑耍滑头,如此好酒,浪费就太可惜了!”乔峰望着赵頵的手指,说道。 “哈哈,一壶酒而已,为兄还不至于这点量就醉了。” 赵頵不失尴尬的笑了笑说道。 乔峰不愧是先天酒蒙子圣体,到哪都得喝一壶。 而且,乔峰真的是海量! 至少赵頵还真喝不过他。 甚至就连同样喜好杯中物的苏轼,都在前几天被赵頵给调来析津府的时候,也被乔峰给喝趴下了。 当然,也只是酒量不如罢了。 若是换成吃的话,谁能比的过苏轼? 甚至在苏轼的眼里,身边朋友都是一群吃糠喝稀的可怜鬼。 乔峰? 一个下馆子只吃酱牛肉的货,他懂什么是美食吗? 吴王也可怜啊! 他能吃些什么呢? 无非是时鲜小菜、鸡鸭鱼肉之类的…… “二弟,龙象般若功修炼到第几层了?” 黄河边,赵頵一边观看黄河水势与河道走向,一边对乔峰问道。 时至今日,乔峰修炼龙象般若功,差不多也有接近半年时间了。 “第九层!” 乔峰灌了一口酒,说道。 龙象般若功非常适合他,并且在赵頵的资源堆砌下,他的进步神速,已经是快要接近神功大成了。 且从第七层开始,龙象般若功由外入内修炼出的内力就足够雄厚了,并随着龙象般若功持续精进,其雄厚的内力也是越发的强横…… 并且,这龙象般若功的内力,竟与他体内同样具备着阳刚属性的少林寺内功相得益彰,一个由内而外,一个由外而内,两股内力真气在他体内相处的非常融洽,并没有相互对抗的情况,反而融为一体,极大增强了乔峰体内的内功修为。 而在这种情况下,乔峰再使用降龙十八掌的时候,其内功之力和肉体之力相结合,形成的掌力更加恐怖,简直是堪称刚猛到了极致。 不过乔峰有一种感觉,若是他能够将龙象般若功修炼到大成,也就是达到第十层境界,那么他体内的龙象般若功内力,就会转化为真气,与他体内的少林寺内功修炼的真气更加融洽,威力也会更恐怖。 那才是真正的神功大成! 只是,哪怕是乔峰,此刻也被龙象般若功的第十层境界挡住了。 无论他如何战风斗浪、举重若轻的修炼,第十层的壁垒,就像是铜墙铁壁一般,牢牢的禁锢着他。 “第九层了啊,真快……” 赵頵闻言,不得不感叹乔峰的逆天。 这么难的功法,你居然不到半年就从无到有的快修炼到大成了。 “二弟,等到咱们南下,要抽空去一趟少林寺,你修炼的少林寺内功多少有点不能匹配龙象般若功的逼格,不如改修一下易筋经、洗髓经之类的功法,反正你有少林内功的底子,改修功法应该也很轻松。” “届时龙象般若功与易筋洗髓经相得益彰,双双大成,刚柔并济,其降龙十八掌的掌力之强,恐怕将不在为兄之下了。”赵頵如此说道。 当然了,取功法强化二弟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则是赵頵盯上了少林。 开寺庙的都有钱。 关键是,有钱还特么练武! 这简直把一个皇帝的心腹大患条件都集齐了。 若是不加以管制的话,简直都说不过去。 马踏江湖,第一个就得是少林寺,可以起到杀猴儆鸡之效。 “大哥说的极是!” 乔峰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虽然,少林对他有大恩,可是赵頵给他讲解过,少林寺的弊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少林寺也不例外,那些放印子钱的行为,就是非常不可取的了,所以乔峰也认为马踏江湖确实不错,遏制帮派们的肆意妄为,这对天下百姓是好事。 而且赵頵还给他讲解过,天下武学不能闭门造车。 那样只会让武学退步。 他得天下以后,将会号召天下武者,钻研武学,编纂武经,流传万世,可以用来给大宋强国强种。 为此,就更需要马踏江湖了。 因为不把江湖人打服了,他们怎么会听话? 而且,想要做这种事,还需要收集足够的天下武学! 反正丐帮作为第一个入伙的,已经将打狗棒法和降龙十八掌交出来了,贡献给了赵頵盖的图书馆。 随后,二人在黄河边喝完了酒便折返回去了。 几天后 就在赵頵麾下的大军,还在向黄河这边集结的时候。 赵頵已经按耐不住内心想法,想要去一趟汴梁城了。 因为,现在已经是元佑八年的九月了。 高太后马上就要病逝了! 若是再不回去一趟的话,那么他怕是见不到这位生母了。 当然,见不见生母的不重要,反正他又跟高太后没有什么感情。 只是回去一趟,顺带着送一送高太后,也算是尽一点孝道,毕竟逝者已逝,没必要再追究过往了。 而且,重点是赵頵想要造反的话,最好还是名正言顺一些的好。 回去一趟,从高太后那里弄来一份诏书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说清君侧这种口号,他是绝对不会喊的,他就是要造反了,没必要藏着掖着,所以才要弄一份高太后的诏书,表明当今圣上昏庸无能,他这个当叔的看不过去了,所以才会起兵,意在造福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