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他会从这里经过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杨信认为,曹操以丞相府为核心建立的庞大机构,运转不会这么快;但谁让昨晚上杀了两个铜雀呢? 这种特务、杀手系统,反应历来是最快的。 必须尽快摆脱,尽快离开曹操治下;只要到了江夏,不论刘备还是孙权,都不会容忍曹操的秘卫在他们治下横行。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秘卫的原因,杨信决定只休整一个时辰,他心中隐隐生出了一丝危机感。 若没有这样的隐忧,自然是在晚上赶路的好,昼伏夜出,才不容易被暴露行踪。 幺妹大抵是因为在五哥身边,十分放松;她一旁自己玩耍,反正杨信和蔡琰说的这些,她也不大懂得。 杨信现在倒是觉得,带上蔡琰,是一个英明的决定——因为杨信对这个时代的地理,尤以汝南、颍川一带之外的其他区域,知道的不多,很模糊。 但蔡琰却如数家珍。 她告诉杨信,她曾阅览过大汉地理全图;虽然时间已经过了十多年,但她记着很清楚——这个女人,甚至能把曾经阅读过的蔡邕的藏书,一卷卷默写出来,可见她记忆力有多强大。 南阳有几個县,各自方位如何,有几座山、几条河...她都一清二楚。 即使十多年过后的现在,这些地方的地名,或许有些微改变之处,但碍不着赶路不是? 而且蔡琰还很会带孩子——她告诉杨信,她在匈奴生下的两个孩子,都是她自己亲手带的;不过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她黯然神伤。 因为她在被曹操赎回来的时候,没能把两个孩子一起带回来。 虽然是匈奴的种,但蔡琰并不讳言,到底是她生的。 这种问题,点到即止,杨信并不与她寻根究底;使劲儿的揭一个人的伤疤,尤其还是一个女人,杨信没这么缺德。 因为蔡琰擅长带孩子,所以她和小妹之间的关系进展极快;杨信乐见其成。 虽然小妹已经十岁了,在这个时代,又经历了这样的事,能懂的都该懂得了;但觉醒了宿慧的杨信,仍然只把小妹当个孩子,他希望小妹能够在这个年龄段,仍然天真、快乐。 就像上辈子那个时代的那些孩子一样。 一个时辰不长。 杨信静心凝神,搬运采炁决,蕴养精神、体力。毕竟他从昨天傍晚到现在,都没休息过,不是厮杀就是狂奔。即使铁打的人,这会儿也有些疲敝。 好在采炁决的妙用,就是养炁、增进生命力。 而且这门采炁决的奥妙,杨信早已领悟通透,所以修炼起来十分顺畅,没有丝毫障碍、搬运起来不见瑕疵。 采炁决有五层功法,现在杨信的实际进度,只在第一层;功法这种东西,不是领悟通透就圆满了,还得实际进行修炼,一层层推进。 领悟通透,说的是在修炼的时候,能够达到最高效率、最强状态,而且没有瓶颈。 如果给杨信一个安定的环境,采炁决这种比较基础的功法,最多个把月,他就可以把它修炼到实际圆满状态。 但现在不是时候么。 逃命呢。 个把时辰,杨信精神大好;看了看天色,杨信站起来:“不能耽搁时间了,咱们现在就走。” 他一把薅起小妹,抱在怀里,然后用早就准备好的布条把小妹固定在怀中——他现在穿个短袖,布条就是两根袖子撕下来的。 杨信需要解放双手。 因为这之后的路,必定不会平静;他需要解放双手,以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然后他弓着背,示意蔡琰上来。 蔡琰也不扭捏,一跳、一夹、一搂,把自己牢牢地固定在杨信背上。 “走!” 杨信直起身子,迈开大步,继续上路。 ... 大略午时,也就是杨信三人离开之后的两个时辰后,三条人影先后出现在杨信三人之前停留过的地方。 其中一人嗅着鼻子,径直走到溪边,蹲下来仔细一看,回头道:“那贼人在这里吃过东西,有不少烟火气,总共停留的时间超过了一个时辰,根据其留下的气味的浓淡计算,他们停留的时间段应当处于卯时至辰时之间。” 说着这人起身,又望向旁边的小树林:“其中一人的气味,曾两次穿过这片小树林。。” 然后又看向溪水流向的方向:“最新的气味走向,是这边,有两个时辰了。” 不远处一人点了点头,纵身而起,身形轻飘飘犹如风中落叶,便这样上了旁边的一棵大树,他站在树梢,身如飞燕,举目眺望。 随后他摇了摇头:“不行,看不到。” 他又跳下来,说:“此人速度极快。他昨夜丑时末从圉县出发,卯时便到了这里,不两个时辰,跑了七八百里;此时又是两个时辰,他恐怕都快到襄阳了。” 最后一个,正是那身材短小者。 他抱着一口长剑,淡淡道:“如果他不蠢,他便不会选择走新野、襄阳这条路。” 便说:“不要再耽搁时间,继续追踪;若教此贼逃出了南阳,上面追究下来,后果你们清楚。” 那两人闻言,忍不住各自吸了口气,对视一眼,当即沿着小溪一路杨信留下的气味,急追而去。 ... 舞阴,上界山。 牛角垭口。 此时,垭口一侧的山峰上,阴郁中年带着几个人,正举目眺望,观察周遭地势;阴郁中年一边把这里的地势纳入眼帘,一边捶腰叹息:“我这老腰,真不知如何受得了这般奔波。” 他身旁站着一位顶盔掼甲的武将。 这人一手按着佩剑,一手抱着头盔,一张方正的脸,下颌青黑短须,身材魁梧不输李通。 “先生,此处真能截住那贼人?” 武将不禁问道。 阴郁中年笑起来,抻了抻懒腰,道:“他会从这里经过。” 说:“前有大军防线,后有秘卫追杀,如果我是他,我一定选择走南阳东线,沿大别山区直入江夏,因为这条路最近。” “这条路不但近,而且是山区,容易藏身。” 武将道:“山区广大,而贼人人少,大海捞针,拦截殊为不易。” 又说:“因事急,文某只带了两百亲卫。两百人洒入这山中,犹如滴水入海;那贼人随便选个方向,都能轻易穿过去。” 阴郁中年哈哈一下:“所以这次围猎,我不止请了文将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