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大爆炸,从超强电子溶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09 氢磁折射装置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滑着滑着,又瞅了眼,左上角的知识点:10; 既然搞研究也能凑知识点,那要好好用,总比刷书强,刚好现在有一个特权,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自己才大三,还要一个半学期才毕业。 总不能天天刷题吧。 那多无聊。 反物质引擎买不起:滑过; 星际战舰也买不起:滑过; 空天战机?用不上:滑过; 看了快十几分钟,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不过瞄了眼左上角那10个知识点,只能长长的叹了口气; 唉!!! 条件搜索: 罗姆反射材料:3知识点; 中子螺旋射线:2知识点; 马克反光材料:4知识点; 强电离生成器:5知识点; 滑着滑着,突然出现的几个字,瞬间引起了刘天林的注意力; 氢磁反射装置…… 看到这几个字,手瞬间一顿,双眼闪出了明亮的光芒,本来还半睡的身体,手一撑坐了起来。 看到这几个字: 可能很多人脑子嗡嗡的,这是啥玩意? 看不懂。 不过刘天林却看懂了。 打个比方: 如果说:可控核聚变是人类冲向太空的基石; 那氢磁反射装置:就可以带着人类在银河系内遨游。 快速的瞅了眼价格:8个知识点。 还可以; 这个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按系统的尿性,等自己把这玩意搞出来,那应该至少得还10个点吧。 这可是个大项目。 比上次的(野外生存服)大多了。 兑换: 叮咚…一声响,半小时后,刘天林从床上爬起,晃了晃迷糊的脑袋,让自己清醒一点。 妈呀…… 系统能不能打个商量,以后能不能温柔点。 每次都是一股劲的往脑子里塞,有点抗不住啊。 如果要比喻: 上次的(野外生存服)是两页纸,那这次氢磁反射装置,就是一本书,要好好梳理梳理才行。 刚好借这次休假,慢慢整理。 休完回来再开干。 又在学校待了两天,看着李文涛天天早出晚归,一改之前姿态,估计是真给自己刺激到了。 便发了个信息说自己回家的事。 顺路去图书馆借了几本相关的书籍,省得在家无聊没事干,得知刘天林要回家,白洪连忙安排专车接送。 这个时间点太关键了,而且刘天林太重要,不看着点,万一有点什么意外,哭都来不及。 反正又不远。 就400多公里,开车半个早上就到了。 岭南; 容州思良村。 阳光温柔地洒在静谧的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花草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给整个村披上一件安静祥和的外衣。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出现在路的尽头,缓缓的驶来,最后停靠在一栋路边三层小洋楼前的空地上。 车门打开下来一对夫妇; 男的西装革履;女的一身白中带花的旗袍,显示着贵气,看装扮就知道是富裕家庭。 跟着后车门打开; 下来一对女生,看样貌是一对姐妹花。 年纪大的,一米六左右,年约25、6岁,一身白色连衣裙加黑色小西装,婴儿肥的小脸庞,透着一股洋溢的笑容。 年幼的约17、8岁,身高近一米七,白帆布鞋,灰白色牛仔加纯白T恤,扎着马尾; 整人充满青春的气息; 精致脸庞,白皙的肌肤,加上那近1米笔直的腿让人目眩。 就在四人下车时; 从屋内走出一位大高个的青年,一对中年夫妇紧跟其后。 “雪雪!” “天洪!”婴儿肥的姐姐开心的直挥手。 “?”后面跟着的妹妹,眨了下眼,也跟着打招呼:“洪哥。” “颖颖也来了。”青年跟女生轻轻拥抱了下,对后面的妹妹微笑点头,最后,转向中年夫妇;“陈叔,黄姨好!” “天洪!”中年男子点了下头,也打量着这一栋简单朴素的农家小院。 “我爸刘勇,我妈李莲。”青年介绍道。 “我爸陈非,我妈黄小梅。”陈雪雪站在刘天洪旁边介绍,说完拉了下身好奇心四处打量的妹妹道:“我妹妹陈颖颖。” “好好好,先进屋,先进屋喝杯水。”李莲脸上的笑容跟朵花一样。 “走,上楼再说。”简单的寒暄后,刘天洪带着众人进门,向二楼客厅爬。 “这样的农村生活,好像也挺不错的,没有城市里压抑的气氛,浑浊的空气。”爬楼递时,黄小梅透过窗户,看了看外面的田野。 “嗯,空气很不错,比城里好,呼吸都舒畅多了。” “农村都这样!” “颖颖,看啥呢,走了。”陈雪雪见跟在屁股后面,还在左瞅右瞄的妹妹,赶紧出声喊道。 “好咧。”陈颖颖小跑几步,跟上大部队。 “地方简陋,别介意啊!”上了楼梯,经过走廊,在最前面的刘勇,手一滑把客厅的玻璃门拉开,有点憨厚的对后面四位客人道。 “其实也很不错了。” “别的肯定比不上城里,就是胜在清静,空气好!” “有时间可以来住几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陈非看了几眼远处高低不一,郁郁葱葱的小山峰。 “可以的,随时欢迎。” “哇,天洪,你家这么多奖状的吗?”陈雪雪一进客厅,满脸吃惊的看着左侧的墙壁铺满了奖状。 “???”跟着进来的三人,也是惊讶万分。 整面墙全是,各色的奖状? 白,粉,红…… 双科优秀; 一等奖; 三好学生; 特等奖; 特等奖…… “这么多?”陈颖颖一脸的不可置信,忍不住的向前凑。 “都是我儿子天林的。”李莲腰直了,道:“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全在这了,一共是185张。” “厉害!”陈非张了张嘴,最后只说了两个字。 “一个人的?” “嗯!” 如果是一张两张,十张八张; 这并不稀奇,可能随便找一个家庭都会有,但是单人185张,那就有点吓人了。 这一算下来: 从小学到大学平均每个学期7张。 要知道……如按正常来说,就算学习成绩好,一个学期多就五、六张,少估计也两、三张就没了。 现在平均七张。 这就夸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