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职打假:我也不想五百强倒闭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暗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感谢父母无私的奉献,让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感谢老师的栽培,才有了今天的金榜题名......” 司仪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讲,站在张浩的视角,只觉得台上那位自己的亲戚孩子十分的尴尬。 不过他们的家长倒是不觉得,反倒是一个劲的鼓掌。 旁边还有不少举着手机拍照的大人以及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一个劲在疯玩的孩子。 相比之下,自己的老妈倒不显得那么突出了。 “哎呀,也不重几g罢了。” “我也不知道啊,我儿子给我买的,是纯金。” “是的,下半年大四了,这不马上要找工作了。” “是的呢,现在工作不好找,你们家亲戚罐头厂还招人不?” ...... 张浩看着这一幕无奈的摇了摇头。 眼下宴席一时半会结束不了,于是起身来到饭店外面。 正好饭店马路斜对面有一家金店,张浩抬头走了过去。 盛夏的天气很晒,就跟蒸笼里一样,又闷又热。 尤其是这种大中午的,根本没有多少人会出来,因此金店的销售们也是懒洋洋的。 看见张浩走进来,发现他穿着普通面容年轻之后,便没有提起多大的兴趣,不过还是按照常规接待起来。 “小帅哥,要看什么?” “我看一下手链。” “你预算多少?” “三千多吧。” “那你看这个吧,虽然只有2.5g多,但是他表面足够宽,看着跟十几g的没区别,带出去黄澄澄的也很有面子,不管是跟姑娘约会还是跟朋友聚会都很有面子,刚好三千八百八。” 小县城的销售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直接跟你讲明白。 不过该有的坑也不少。 2.5g的黄金按照市价也就一千多一点,但是这家店卖给自己三千多,很明显是“一口价”产品。 说来也奇怪。 自从自己上次打假了黄金的“一口价”之后,在城里的金店,对于“一口价”的销售变得极为谨慎。 轻易不敢提及,结果让张浩没想到的是,在小县城以及乡镇里面,“一口价”反倒是主流,销量还节节攀升了。 对于这样的现象,张浩也不知道说啥。 只能说有些东西明知道是坑,但还是有些人愿意踩吧。 不过这一次张浩不是来拆穿“一口价”的,所以也没有在这个上面多纠结。 拿起手链打量了几眼,忽然看见了旁边摆着的牌子,开口问道。 “这个黄金托管是什么啊?” “这个是我们店内的活动,我们店在平安县一共有4家连锁,只有大连锁店才有资格搞这种活动,很简单就是........” “哦哦,就是说我把在你们店里买到的黄金托管在你们店,到年底可以拿到黄金分红?” 张浩故作不知。 销售大妈点了点头。 “没错,而且你把黄金托管在我们这里,就可以参加买金送银的资格......” “等一下,买金送银?” 张浩打断了喋喋不休的销售大妈。 销售大妈点了点头,伸手指向一旁的活动招牌招牌。 “对啊,买金送银,凡是购买我们店的黄金,我们都会送一条同款克重的银链子。” “如果托管的黄金亏了,不仅这条项链不用你还,我们还会给你补亏空的。” “到时候你手里的黄金可以赚钱,身上还戴着银链子,相当于又赚钱又有面子。” “这个活动我们做了好久了,小帅哥你不是本地人吧?” 销售大妈八卦的属性冒出来了。 张浩笑着点头。 “不是,我是过来旅游的。” “哎呀,那你正好可以参加这个活动啊,我们店在很多地方都有分店,活动是所有分店共同的,只不过想要参加活动最起码是要20g黄金才可以,小帅哥你预算够不?” “正好出来多带了点钱,20g也行,那我就参加一下子吧。” “哎呦喂,没想到小帅哥这么有钱啊,来来来喝茶,我给你去拿款式。” 销售大妈忽然就跟变了个人一样,对待张浩的态度截然不同了起来。 热情的跟外面的天气一样。 “行,我先发条短信。” 经过挑选,张浩最终选择了一条克重在21.8g的项链,随后签署托管合同把项链托管在店里,之后销售大妈又拿出一个托盘,里面都是各种银器。 在其中,张浩再次选择了一条相同克重的银链。 销售大妈还热情的帮张浩给包装好,但张浩大手一挥表示不用,带着发票跟银链子就出去了。 “嘿嘿嘿,又做成了一单。” 销售大妈喜滋滋的说道。 这一单20g,她的提成可不少。 同事们纷纷都露出羡慕的眼光。 “还是张婶能说会道,我就遇不到这样的。” “就是,张婶这个月应该是销冠吧?” “可别小瞧张婶,张婶以前广洲买衣服,嘴巴可厉害了呢。” ...... 面对同事的祝贺,销售大妈笑呵呵道。 “哎呀,你们也不要羡慕,谁知道他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兜里有这么多钱呢,不过估计都是爸妈的钱,也就这些年轻伢子好说话,再没有下次了。” 众人只当是销售大妈谦虚,嚷嚷着让销售大妈请喝奶茶。 销售大妈借口去上厕所躲过了这个事。 同事们见状纷纷换了副嘴脸。 “真是抠死的。” “要是不抠,也不会对这种年轻人坑啊。” “就是,昧良心。” ...... 张浩出了这家金店后也没有立马回到宴席,检查了一下自己偷拍的视频,确认无误后开始在周围逛了起来。 但好巧不巧的是自己老妈的电话打过来了。 张浩没办法便回到了宴席。 面对老妈的询问,张浩推脱说自己去外面买冰棍。 老妈也没有再多问。 吃完宴席,被迫陪着老妈跟亲戚们社交了一下随后母子俩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张浩便在网上找起了咨询公司。 但是又怕找的咨询公司不稳妥,于是打电话给黄安平。 他是湖大的,又是财会专业。 应该有不少校友是从事这方面的才对。 目前黄安平一边在读书一边也在兼任张浩两家店的会计。 找他还是很容易的,一个电话就约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