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 李光弼夜见程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随悉颉斤一起进攻,余生的甲士下坡时,颇黎怒气冲冲地上前抓住一名甲士的衣襟:“悉颉斤呢?” “悉颉斤已经被敌将当众斩首。” 甲士在回话的时候,脸上依然布满恐慌,悉颉斤被斩首的一幕,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你们是绵羊吗?这么多人冲上去,竟又被推下来,难道上面的唐军很多吗?” 颇黎以为悉颉斤只是正常战死。 “是敌将太厉害了,我们在上面死伤遍地,实在无法冲上去。”甲士们回应。 “再厉害不过是唐国秦琼、尉迟恭,他能以一敌百吗?” 颇黎不信,认为这些人因悉颉斤战死而惧怕,所以才会溃退下来。 “他简直不是人。悉颉斤的矛被他随手一抓卸走,然后他用左臂就将悉颉斤举过头顶,抽刀将悉颉斤脑袋砍下来。我们几十人一起围攻,不一会就被他全杀死。唐军聚上千人横推过来,我们不得不退走。” 另一名突厥甲士向颇黎说出刚才的战斗情形。 “这……” 颇黎心中一震,松开那名甲士的衣襟。 悉颉斤的武力他清楚,在阿波达干诸部中,仅次于他。 按照甲士们的描述,他不一定是这唐将的对手。 “难道就这么放弃吗?” “不,不能放弃!” “唐军援军还在七十里外,最起码明日才能到达。五六千人的丰安军都拿不下,如何去面对唐军主力?” “唐军纵有强将,但必有师老兵疲的时候。哪怕连夜猛攻,也要将唐军拿下。” 颇黎又确认唐军步、骑的距离后,他心中发狠,不拿下丰安军,誓不罢休。 他亲自到诸酋长那里,向他们解释。 诸酋长虽然对颇黎一阵痛骂,但眼下无强将可用,只能信赖颇黎。 唐军坚韧,士兵们进攻困难,他们看在眼里。 换他们亲自指挥,也是一样的结果。 颇黎得到酋长们的支持后,令一直未参加进攻的骑兵下马就食。 等吃饱喝足,黄昏时接替半坡上的突厥士兵。 颇黎坚信唐军没有时间去休整,在强撑着体力。 …… “呼……” 李瑄一番鏖战,颇费力气,更别说其他士兵。 真如颇黎所想,全靠信念在支撑。 李瑄往高坡下望的时候,看到围在高坡的突厥骑兵纷纷下马,像是在吃东西。 他立刻察觉到这些养精蓄锐许久的突厥士兵,可能会代替疲惫之师。 他下令所有弓箭手再次向半坡抛射一阵箭雨,然后换上长枪,替换鏖战将近一天的唐军士兵。 弩手的弩箭已经射完,他们接过大枪、大盾,换在最前沿。 那些预备的铁甲、步兵,都顶到前方。 幸亏现在突厥士兵的攻势不是很凌厉,换阵的时候未出差错。 士兵们进食、喝水,恢复体力。 李瑄狼吞虎咽地将食物吃完,猛灌一口水,再次上战场。 “呜……呜……” 残阳如血,余晖落在尸山血海上,令人心有寒气,毛森骨立。 突厥撤退号角在此时响起。 “呜呜……” 他们不给唐军片刻休息的时间,在一波突厥士兵往下撤的时候,另一波突厥士兵已经来到半山腰。 唐军只有很少的时间重新布置。 铁甲兵们,短暂的休息后,再次来到最前排。 “我军已战死一千多人,伤数百人。” 王思礼轻声向李瑄汇报。 “可恶的张齐丘,如果他听我的计策,两三个时辰前,援军就会到达。如果明天张齐丘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不会放过他。” 李瑄看似出言不逊,但内心充斥着对张齐丘的不满。 他们的阵形是下午开始出现颓势,如果援军能到来,就不至于战死这么多兄弟。 丰安军八名衙将,两名留守丰安军城。 现在史青战死。另一名衙将郭合苍被矛刺中肩膀受伤,已无力再战。 阿史那扶汶被突厥神箭手射中一箭,好在只是射透盔甲,并未伤及本身。 看阵前尸骨如山,他们丰安军最少杀死上万名突厥士兵。 如果这时候援军到来,突厥必然溃败。 “将军,我们的传令兵无法出去。希望援军明早就可到达。” 王思礼盼望道:“或者今晚就有骑兵过来支援。” 这一战太惨烈,有全军覆没的风险。他不怕死,他只是可惜将军勇谋盖世…… “但愿如此!” 李瑄握紧腰间的剑柄,而后他站在士兵面前大声喊道:“敌人踩着自己同伴的尸体,趟着同伴的血液来进攻,必无士气可言。今日,我们人人都建立了跳荡的功勋,何不再进一步呢?跟随本将,用你们的长枪,让敌人丧胆。” “杀!” “杀……” 士兵们倍受鼓舞,举枪齐喝,杀气冲天。 下方准备攻上来的突厥士兵,和第一波士兵是不同的心态。 他们不知道脚下的尸体有几层,或许他们就是新的一层。 听到唐军的震天呼声,心中更是惊惧。 但他们不得不咬牙前行。 突厥小头目们不断地向士兵说着唐军已经没力气,冲过去就是胜利。 但脚下的鲜血,像是黏住突厥士兵一样,使突厥士兵举步维艰。 颇黎见此情况,立刻发号施令:“谁能取下唐军主将的脑袋,诸酋长向大可汗推其为梅录,并赏赐奴婢百人,牛羊千头。” 亲卫们带着这句话,传向四面的突厥士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许多突厥士兵因此点燃血性,咬牙与唐军交锋。 双方你来我往,互相突刺。 这次攻上来的突厥士兵,没有铁甲。甚至还有大部分无甲。 虽然唐军力气未恢复,但在对战的时候,比上午时更游刃有余。 李瑄将主要精力放在西、南两面。 北面坡陡,是最容易守的。 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杀死多少人,他只知道自己常用的槊,出现缺口,变得不再锋利。 天地蒙上黑幕,皎洁的月光洒下,为旷野披上银纱。 本来深邃而寂静的夜,注定无休止。 …… 中军。 “伱是说突厥左厢诸部还在进攻我前军?” 张齐丘皱眉向探马问。 他以为战斗已经尘埃落地,都晚上了,前军还在抵抗。 突厥左厢诸部也太废物了。 “是的。我们不能接近,但远远望见漫山遍野的突厥士兵在进攻前军所在的高坡。”探马向张齐丘回答。 “继续探!” 张齐丘挥手让探马下去。 他故意携带大量辎重,拖延行军。 如果连夜行军到达战场,李瑄未死,那该如何是好? “叔父,只能再就地安营一晚。” 张勉向张齐丘说道。 张齐丘心已乱,事情已经偏移他预想的轨道。 “传令下去,安营扎寨。” 他踱步片刻,下令步、骑停止行进。 开弓没有回头箭。 如果李瑄不死,李林甫就不会为他说话。 若成就李瑄的战功,反而还会被李林甫所恶。 他必须把事做绝。 当张齐丘下令安营扎寨的消息传出后,李光弼第一时间跑到张齐丘面前询问:“将军,这是何为?” “士兵们行进一天,人困马乏,需要休息一番。否则遭遇敌人,不利于接下来的战斗。” 张齐丘对李光弼很厌恶,开口敷衍,还是这一套说辞。 “前锋在浴血,你睡得着吗?” 李光弼质问道。 “大胆!前军兵甲精良,必能坚持几日。你出去,不要影响本将的大局。” 张齐丘再次喝走李光弼。 “敌人十倍于前军,在高地坚守又非城池?岂能坚固?”李光弼不服。他不顾张齐丘的身份,扬起头说:“请将军把军中八千轻骑,一千重骑交给我,我率领他们,星夜驰援前军。” “传令下去,没有军令,谁也不准动。有违者,斩!” 张齐丘起身向亲卫吩咐,眼中杀机毕露。 李光弼只能咬牙离开。 大唐军规森严,深入士兵的内心。 但李光弼不甘心。 是夜,李光弼独自骑马离开军营。 他知道浑释之与李瑄有大间隙,故不去找。而且浑释之的军队兵甲一般,战斗力一般。 他找到正在后军生闷气的程圭。 “李虞候为何星夜而来?” 右厢兵马使程圭见李光弼后问道。 “王帅破国之功,即将功亏一篑。我忧心,所以而来。” 李光弼叹气道。 “怎么能这么说呢!王帅率精兵出阴山,战必胜,攻必克。待我军与王帅汇合,威逼王庭,胜利指日可待。” 程圭是王忠嗣的铁杆支持者,认为这一战他们没有理由失败。 “战国时候的芒卯以诈术受到魏王重视,名不副实,所以有了华阳之战的大败。你看这张齐丘,与芒卯何其相像?我觉得这是失败的原因!” 随后李光弼向程圭讲张齐丘的反常的举动,和前军的境况。 “什么!前军都这样了,他还心情安眠?他不怕一觉醒来,脑袋不保吗?” 程圭惊道。他转而一想,又觉得不对劲:“我们一起在回乐城,我接触的张齐丘一向有理有据啊!” “本部经略军直属五千精骑,人人骁战,善骑善射,披明光甲,并且还装备一千张马弩,现在却被安排在后军。就好比用美玉去砸胡桃,精明的将领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李光弼反驳程圭的话,他觉得张齐丘念经念入魔了。 这两日所作所为,经不起一点推敲。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