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天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将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吐蕃大论,你们的新赞普和尺带珠丹比何如?” 李隆基问恩兰达扎路恭新任赞普的能力。 “新赞普年幼,只会哭泣,还无法与赤德祖赞相比较!” 恩兰达扎路恭继续说低赤松德赞,让大唐皇帝以为稚子为君,平平无奇。 “嗯!那个赞普的舅舅,仲巴杰大论,能不能比得上大论炯桑?” 李隆基点了点头,又询问道。 他意外于玛祥仲巴杰执掌吐蕃朝政,之前他对这个名字闻所未闻。 现还以为是吐蕃文武大臣皆亡散,才让玛祥仲巴杰以赤松德赞舅舅的身份上位。 “大论炯桑是我吐蕃历史上名列前茅的名相,大论仲巴杰自然无法比较。” 恩兰达扎路恭为迎合李隆基的心思说道。 当然,他心底也认为大论仲巴杰,比不上大论炯桑。 可惜大论炯桑生不逢时,遇到李瑄,最终病亡于雪天战场。 “如此,吐蕃也未有什么了,松赞干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哪怕再有论钦陵出现,也不如我的宰相。以后像西域诸国一样听从大唐的指令,吐蕃还是可以长存的。” 李隆基听到令他心中满意的话,向恩兰达扎路恭安抚一句。 “臣遵旨,吐蕃国内汉人的奴隶,已经全部释放到青海和九曲。今后必不再反。” 恩兰达扎路恭信誓旦旦地承诺。 “善!” 李隆基饮一杯美酒,很享受此时此刻。 在武街之战后,吐蕃的大论乞力徐面对大唐的时候,竟还用平等的礼仪。 现在的大论,却卑躬屈膝。 这是一代君主征服的美妙感觉。 “吐蕃大论,虽大唐已经原谅吐蕃的冒犯,而汝终为罪过。从明年起,每年十月需为大唐上贡战马一万匹,牛一万五千头,羊十万只,皮毛一百车。” 李瑄和李隆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他直接将每年要上贡的物品告诉恩兰达扎路恭。 本来李瑄还想让吐蕃上铜、铁,仔细想想算了。 吐蕃的柴达木盆地号称“聚宝盆”,虽吐蕃的铁产量不错。 但此次大唐占领吐蕃三個较大的铁矿。 李瑄想利用吐蕃,不能将他们逼迫得太急。 此言一出,恩兰达扎路恭面色大变。 李瑄这是动摇他们吐蕃的根基啊! 别的不说,一万匹战马。 大唐河西、陇右的军队将越来越强,此消彼长,他们吐蕃的骑兵将越来越弱。 “启禀圣人,臣本服从,当竭尽全力。但如此多贡献,恐吐蕃有心无力啊!” 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一拱手,表示吐蕃无法上贡这么多马牛羊。 来的路上,他完全没想到李瑄会狮子大开口。 “朕微醉,此事与李相讨论。” 李隆基将此推脱,让恩兰达扎路恭与李瑄商量。 “噔!” “吐蕃以夏冬牧场制度,从百姓到贵族牧场,再到官属牧场,养牛马百万。吐蕃每年出一万战马绰绰有余。难道吐蕃还想建立十万的骑兵,向北寇掠吗?” 李瑄将酒杯放在案上,故意发出声响,然后沉声说道。 酒杯碰案的声音不大,却让恩兰达扎路恭心中一跳。 李瑄这么说,代表他从各方面渠道,了解过吐蕃的冬夏牧场制度,大概知道吐蕃每年的战马产出。 “不敢!吐蕃周围强敌环饲,吐蕃也需要一些战马防御。” 恩兰达扎路恭来不及细想,随意说一个理由。 之前的桀骜不驯,早已被李瑄的锐气击碎。 “南诏?西域?天竺?哪个是你们的敌人?圣人怀威,一道诏书,难道还不能使入侵吐蕃者撤退吗?既已臣服为藩属,大唐有义务去保护吐蕃。现一万匹战马都不想付出,看来你们的想法很多。” 李瑄还是步步紧逼地说道。 “牛羊亦多,现吐蕃国内青壮缺失,连耕种良田的奴隶都没有。如果每年上贡这些牛羊,吐蕃的百姓很可能饿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恩兰达扎路恭再次找借口,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大唐的皇帝和宰相能怜悯吐蕃的百姓。 “吐蕃的百姓,亦是圣人的子民。如果真出现饥荒,圣人核实后,会资助粟麦。你们如实上缴贡品,不要去想那么多。”李瑄向恩兰达扎路恭说道,让他没有借口。 饥荒是可能发生的事情。但马牛羊必须每年一贡。 “唐军停止在柏海,并非无法再前进,只是念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份上,再给吐蕃一次机会。玛祥仲巴杰莫不是想积蓄力量,等待我们汉人朝代"盛极必衰"?今圣人英明神武,已在为大唐谋划万世,你们肯定等不到这种机会,不想风行草偃接受教化,就必被摧拉枯朽般终结……” “我言尽于此!” 李瑄的手放在膝前,说话的时候,透露着一种狠厉,脸上也有股子执念。 看似臆断的话,实际上直透恩兰达扎路恭的内心深处。 和众多被猜透内心想法的人一样,恩兰达扎路恭一瞬间的慌乱以后,立刻变得畏惧。 心虚的恩兰达扎路恭想也不想,连忙向李瑄承诺:“吐蕃今后必按时向大唐奉上一万匹战马,一万五千头牦牛,十万头羊,一百车皮毛……以表吐蕃对大唐的臣服和尊重……” 他害怕李瑄的“摧拉枯朽”,当今的问题是,若李瑄率领柏海方向的唐军挥师南下,吐蕃没有一丝一毫抵抗的可能性,唯有忍痛割肉,换得喘息的时机。 他们别无选择…… 李瑄猜透玛祥仲巴杰制定的“忍辱负重”“发展图强”策略,使恩兰达扎路恭更害怕李瑄。 怪不得李瑄能成为大唐宰相! “哈哈……大论饮酒……” 李隆基终于大笑,不仅仅是吐蕃妥协,为大唐带来的收益。 还有就是李瑄的话太中听了,明明是对着恩兰达扎路恭说,却如同流入李隆基的心底。 别的君王一世英名,都算是明君。而他却在变法革除弊端,是在谋略万世。 晚会上,酒香愈发迷人,舞女的姿态更加优美,丝竹也醉人…… 只有恩兰达扎路恭强颜欢笑,美酒在他口中失去味道,他无心观看周围的万般美好。 他希望回到吐蕃以后,玛祥仲巴杰和贵族们能理解他。 “圣人,臣请与吐蕃前任赞普一见,望圣人成全!” 酒宴结束,恩兰达扎路恭向李隆基请求道。 “准!明日由羽林郎带至尺带珠丹宅院相见。” 李隆基微微点头。 尺带珠丹几乎是幽禁状态,吐蕃立新主,他明显无法再回去。 与恩兰达扎路恭一见也没什么。 李瑄没有阻拦,他也清楚其间的利益。有羽林郎监视,翻不起什么风浪。 “谢圣人!” 恩兰达扎路恭拜谢。 他没有提及,请李隆基释放吐蕃的俘虏等事宜。 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没有资格讨论这些的条件。 次日,恩兰达扎路恭与尺带珠丹相见。 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一个劲地言自己的辜负。 尺带珠丹执政的吐蕃,国力到达顶峰。 然高山突然崩塌,是尺带珠丹的罪过吗? 是大唐国力更强,是大唐有李瑄这样的将军。 尺带珠丹了解到自己的小儿子继位,了解到玛祥仲巴杰辅政,心中五味陈杂。 他问吐蕃还有机会强大吗? 恩兰达扎路恭说有,他的眼睛在告诉尺带珠丹另一个信息。 尺带珠丹明白,一切皆在不言中。 会面半个时辰后,恩兰达扎路恭被羽林郎催促离开…… 三天后的朝会,恩兰达扎路恭入兴庆殿。 李隆基亲签国书,封赤松德赞为怀恩赞普。 怀恩! 怀大唐的恩德的君主。 四字汉字,甚至吐蕃都不好意思去翻译。 因为赞普的“雄强”已经不在。 如此不伦不类的封号,是吐蕃的耻辱。 也意味着,今后在丝绸之路上,吐蕃将退出舞台。 当商人闲聊的时候,问及天下哪个国家更强大的时候。 商人们说大唐! 三足鼎立的局势消亡,大唐有一名将军,降伏了吐蕃。 诸胡、粟特商人,称此唐将为“天将军”! 而天将军之名,由此而始! 恩兰达扎路恭于十月底,回到长安。 回去的路途很快。 因为他留下所有金银货物…… …… 前往华清宫以前,王昌龄从新安县回到长安。 他将自己得到的证据,禀告杨慎矜。 杨慎矜权衡以后,带着王昌龄,来到中书门下堂,拜见李瑄。 然李瑄没有私下见杨慎矜和王昌龄,而是将李林甫和裴宽叫到自己的公事堂内。 “杨大夫,王御史,关于李銙案,你们尽管直言。” 李瑄向杨慎矜和王昌龄询问道。 “王御史,你将自己的调查,告知诸位相公。” 杨慎矜很不自在。 他本想与李相私密交谈,寻应对之策。 在中书门下堂的办公之地会面,不属于私下见面。 哪想李瑄公开。 “回李相,经下官调查,新安县的百姓十分憎恨您,多有私下大骂。究其原因,是新安令李銙常言您是他的堂弟,连河南尹的官吏,都不放在眼里。新安县大族豪强,以新安令马首是瞻,常平新法之风已吹至新安,可新安依旧未能执行,豪强欺凌百姓,又受到新安县衙的庇护,百姓对新安令道路以目……” 王昌龄向李瑄汇报他在新安县明察暗访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