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9章 救命稻草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别自作多情,开城投降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69章救命稻草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别自作多情,开城投降吧! 张燕使者? 献上降表? 这一刻,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帐中一片静寂。 上至刘备,下至张飞,无不是眼眸瞪圆,满脸的难以置信。 所有人都以为,张燕率四万黑山军南下,乃是前来救袁绍。 谁曾想到,张燕竟是来归降! 众人猛然惊醒,目光齐刷刷的转向了萧方,激动与惊叹霎时间填满眼眶。 然后便是炸裂。 “我的嘴巴什么时候竟然这么灵了,说张燕来投降,他就真来投降?” “张燕这厮,他是脑袋被驴踢了么,怎么就想起要降咱大王?” 张飞第一个炸裂,激动的嚷嚷大叫起来。 众将紧跟着炸裂,帐中一片惊喜哗议。 “三弟,这可不是你嘴灵验,是萧国相神机妙算,洞察人心。” “是他早料到,那张燕会归降大王。” 关羽强压着脸上惊喜,出言提醒道。 张飞猛然省悟,急是惊奇的望向萧方: “俺说国相啊,你咋就笃定,那张燕会来归降大王?” 萧方笑而不语。 张燕这个黑山军头领,在关羽张飞,乃至于老刘的眼中,确实不够亮眼。 哪怕是袁绍这个河北邻居,对张燕也了解不多,或者说是不屑了解。 萧方对此人的生平,却是了如指掌。 此人能在黑山群贼为官军征剿,群贼无首之时铤身而出,整合了各路贼军,称雄于太行山,在袁绍眼皮子底下活蹦乱跳这么久,可见此人所拥有的,不止是统军之能,还有相当的政治能力。 历史上的张燕,便曾在公孙瓒行将覆亡时,发兵往易京援救,企图阻止袁绍一统河北。 目的自然也很单纯,就是为确保河北不能统一,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割据太行的现实利益。 然在袁绍病死,袁家诸子争位,曹操杀入河北之后,张燕却敏锐的意识到,袁家覆亡,河北归曹,北方统一已无可避免。 于是这么一次,他没有选择帮袁家抵抗曹操,而是在袁氏未灭之时,就果断选择了率众归降曹操。 由此可见,此人虽有割据之心,却也有识大局之能,政治眼光相当了得,能看出大势所趋,更能顺应大势。 那么以老刘今日之势,远强于当年的曹操,张燕自然能看得出来,袁氏覆没已成定局。 那他做出如历史上一样的选择,率黑山军归降老刘,不也在情理之中吗? 何况在邺城未破的情况下,前来投降老刘,那就是雪中送炭,其收益远远大过于邺城已破,大局已定之下前来投降。 就连萧方心下也不得不承认,张燕这个人的政治嗅觉是相当的敏锐,站队的能力也是当世一流。 “袁绍困守孤城,二子心怀鬼胎皆不来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袁家覆没已成定局。” “张燕识得时务,顺应大势前来归降大王,不也在情理之中的么。” 萧方也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轻描淡写的翻过了这一篇。 尔后话锋一转,嘴角微微上扬: “此时的袁绍,得知二子不来救,想必已是精神大受打击,城中守军亦是人心惶惶。” “估计在袁绍和魏军眼中,张燕便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现下既是张燕来降,那大王何不就让这张燕,从袁绍的救命稻草,变成压倒他这只老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听得萧方此言,刘备眼眸不禁一亮。 … 两日后,邺城王宫。 昏暗的大殿内,歇厮底里的骂声正在回荡。 “逆子!畜生!不孝之徒!” “你们可是孤的儿子,如今见孤有难,竟然个个见死不救!” “你们简直是畜生不如!” 袁绍是拐杖捶击着地面,脸色因怒火憋到发紫,口中是咬牙切齿,咆哮大骂。 殿中的魏国众臣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黯然叹息,绝望的情绪正在他们中间疯狂的蔓延。 “臣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二公子和三公子会利欲熏心到如此地步。” “他们这都是想等着对方来救大王,好借刘备之手来消耗对方,自己才好坐收渔利。” “我大魏都到了这般危急存亡之秋,没想到他们还在为了争世子之位,彼此勾心斗角互相算计,置我大魏存亡于不顾啊!” 沮授一声无奈的长叹,拳头紧握,言语间也不再掩饰悲愤之意。 袁绍心如刀刺,一阵钻心之痛,仰天悲叫道: “苍天啊,孤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会生了这些狼心狗肺,畜生不如的儿子!” “孤做错了什么,你要这般对孤啊~~” 大殿之上,回荡着袁绍悲凉欲绝的质问声。 沮授沉吟良久后,一咬牙,拱手道: “大王,三公子和二公子不肯来救,已成定局。” “没有这两路外援,我们仅凭现有一万多兵力,怎么可能守得住邺城?” “继续坚守邺城,与等死别无两样。” “臣以为,不如趁着楚军围营刚刚设好,还尚未攻城之时,我们集中所有兵力,全力突——” 他想再劝袁绍弃城突围。 只是一个“围”字尚未出口时,殿外亲卫兴冲冲闯了进来。 “启禀大王,张将军称城北出现黑山军旗号,可能是张燕的援军杀到,突破了楚军北面围营!”沮授话到嘴边骤然而止,硬生生的咽了回去,脸上霎时间闪过一道惊异。 他显然没料到,连袁尚和袁熙这等亲儿子,都见死不救,不肯来勤王救驾,张燕这个曾经的袁家敌人,竟然会率军来救? 还一举突破了楚军北面围营,杀到了邺城城下? 一时间,沮授竟不敢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袁绍却从悲愤绝望中,瞬间回血,脸上涌起无尽的惊喜。 “没想到,张燕竟然会来救孤?” “还破了楚军围营?” “这当真是天不绝我袁绍也,哈哈哈!” “孤要重重封赏张燕,孤要封他为侯,孤要封他做前将军!” 袁绍狂喜之下,竟是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张燕的人还没见着,便开始封官许爵起来。 沮授虽也惊喜,却仍存有几分冷静,拱手提醒道: “大王,我们未亲眼所见,还是不可高兴太早,不如先往北门看个究竟再说?” “走,扶孤立刻往北门!” 袁绍挣扎着起身,拄着拐杖风急火燎的就冲向殿门,恨不得即刻飞往北门。 于是魏国君臣一行人,当即出宫,一路直奔北门。 尚未登上城楼时,便听得城楼之上,魏军士卒的欢呼声是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他们显然是在为援军的到来欢呼雀跃。 袁绍心下更喜,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三步并作两步便爬上了城楼。 “黑山军在哪里?张燕在哪里?” 登上城楼的袁绍,喘着气迫不及待的大叫。 “大王,就在城外,大王请看。” 张郃满面喜色的迎了上来,将袁绍扶至了城垛前,手指前方大叫。 袁绍定睛细看。 果然见北面尘雾大作,数不清的士卒正堂而皇之的穿过楚营,于邺城北门外集结列阵。 一面面大旗上,赫然书写着“张”字大旗。 这不是张燕率黑山军,打穿了楚军围营,还能是什么? “天佑我大魏也,天佑我袁绍也!” “没想到,最后解围之人,竟是这个张燕!” “这当真是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 袁绍笃定确信,再无质疑,再次兴奋到放声大笑起来。 一旁沮授盯着黑山军,脸上的欣喜却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某种疑惑。 “大王,有些不对劲呀。” “楚军不可能不知张燕率军南下,怎会如此轻易就被张燕攻破北营?” “再者,张燕就算破了楚营,也该即刻修整营墙,准备应对刘备发兵来夺才对。” “可他为何却率军于我北门列阵,不但没有防着刘备,反倒是大有攻城之势?” 沮授指着城外将疑点尽数道出。 这一瓢冷水泼下来,袁绍陡然间冷静三分,脸上的狂喜也瞬间褪色不少。 但旋即,袁绍却一脸笃定道: “你管他张燕为何列阵城前,只需要知道城外兵马,就是黑山军便是。” “他下太行山来邺城,不是来为孤解围,还能是来做什么?” 沮授语塞。 就在二人说话间,数万黑山军,已于城前列阵完毕。 中军阵前。 张燕立马横刀,冷峻的目光,远远望着北门城楼。 当年到袁绍的身影,隐约出现在城头时,张燕嘴角扬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这还真是天道轮回啊。” “袁绍,当年你在易京逼死了公孙瓒,何等的不可一世。” “你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身陷绝境,要被活活围死在这孤城之中吗?” 冷笑过后,张燕纵马提刀,直奔城下。 尔后立马城头,长刀向城上一指,高喝一声: “吾乃张燕是也,袁本初何在!” 这一声威喝,声如惊雷,瞬间盖过了城上魏军士卒的欢呼声,令他们不自觉的便安静下来。 袁绍探出头来,向着城下微微挥手,高声笑道: “张卿,孤在此等候你多时,你终于来勤王救驾了!” “你是我大魏中兴第一功臣啊,速速入城来,孤要重重封赏于你!” 显然。 袁绍还未从张燕那一句“袁本初”中,听出了不对劲。 张燕冷笑一声,长刀向他一指,厉声道: “袁绍,你休要自作多情了,我张燕可不是来救你。” “我已归降楚王,现下乃奉楚王之命,前来劝你开城投降!” 袁绍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