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7章 这要是还不归降,他就是蠢!袁家完蛋了,该是提桶跑路的时候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77章这要是还不归降,他就是蠢!袁家完蛋了,该是提桶跑路的时候了! 袁绍旧臣? 身在牢中? 还与幽州士人关系不浅? 刘备眼神茫然,遂问道:“不知景略所指何人?” “田丰。” 萧方缓缓给出了一个名字。 “田丰?” 刘备眼眸转了几转后,蓦然省悟。 田氏乃河北大族,分布于幽州境内,以及冀州北部诸郡国。 其中幽州乃是田氏主要定居之地,诸如右北平田畴,渔阳田豫,皆乃幽州田氏中的领袖人物。 田丰乃渤海人,属冀北田氏领袖。 同为田氏一姓,田丰自然与幽州田氏有交情联系,其影响力,足以左右幽州田氏的人心向背。 而以田氏在幽州的底蕴,自然也能左右幽州人心的向背。 萧方的意思,便是要他招降田丰,尔后借助田丰对幽州田氏的影响力,从而使幽州士人放弃对袁尚的支持。 甚至他们还可以联合举义,反抗袁氏在幽州的统治。 如此一来,纵然袁尚退守易京,其后院烽火四起,士民皆反,正面又有大楚数十万雄兵进攻,焉能抵挡得住? 袁尚想仿效公孙瓒,借助易京防线打一场持久战,以等天下有变的图谋,只能是竹篮打水。 “国相言之有理,若能招降田丰,确实有助于大王招抚幽州人心,有助于我们速灭袁尚,彻底收取幽州,全取河北!” 庞统亦是眼眸放亮,出言赞附萧方的计策。 但话锋一转,庞统却又道: “不过听闻这田丰,素来刚正不阿,与沮授性情有几分相似。” “我就怕他想仿效沮授,宁死也不肯归附大王,要为袁绍陪葬。” 刘备原本放亮的眼眸,不由微微一皱。 沮授智谋非凡,德才兼备,更是难得的忠义之士,他是欣赏已久。 原本此次破邺城之战,他曾下令务必生擒沮授,有意想招降其为己所用。 却不料沮授对袁绍会死忠到底,城破之际竟选择自尽而为袁绍死节。 得知沮授的结局后,他对此自然是颇为遗憾。 田丰与沮授性情相似,庞统这般一提醒,不禁令他担忧起来。 “大王放心,原本想要劝降田丰,自然是极有难度,但我们要感谢袁绍帮了大王一把。” 萧方笑容别有意味。 刘备眉头舒展,奇道:“景略此言何意?” 萧方羽扇轻摇,缓缓道: “先前有越城出逃者供述,袁绍因震怒于田丰忠言犯谏,险些要将其亲手诛后,后经旁人再三劝谏,方才只将田丰下狱。” “臣便在今日破城之际,令仲康率一队兵马,先行一步赶往邺城大牢,务必令其保住田丰周全。” “适才仲康派人回禀,说袁绍竟给看守大牢的狱卒交待过,一旦邺城失陷,便将田丰缢杀。” “当时狱卒正欲缢杀田丰,幸得仲康及时赶到,将其救下。” “有了这一桩误打误撞的相救,再加上大王亲往牢中招纳,还怕田丰要学沮授,宁为袁绍死节而不愿降大王吗?” 刘备恍然大悟,眼中蓦然涌起惊喜。 他着实是没料到,萧方在他注意力全都在攻城大事上时,竟考虑缜密周全,想到了派许褚去把田丰救下。 袁绍将田丰下狱,原因还是田丰忠言犯谏。 田丰就算再愚忠,不可能不寒心,不可能不心存怨言。 最关键的是,袁绍够狠够绝,竟然安排人在城破之际,将田丰先行缢杀。 袁绍这是死也要拉着田丰去死,不让田丰活着看自己的笑话。 冷酷绝情到了如此地步,田丰如果还不对袁绍彻底寒心,还有为袁绍死节之心,那他就不是愚忠,而是愚蠢透顶了。 田丰对袁绍寒心,却又为萧方安排的人所救,就等于是为他所救。 袁绍要杀田丰,他却救了田丰。 一个有怨,一个有恩。 此时他再向田丰伸出橄榄枝,礼贤下士招纳田丰,对方还有不归降之理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没想到景略你深谋远虑至此,孤还未破邺城,你便已为孤扫灭袁尚,收取幽州做出布局,救下了田丰!” “好好好,就依景略所说,孤即刻就前往大牢,亲自招纳那田元皓去!” 刘备拍案大赞,欣然起身,直奔大牢而去。 … 南皮,郡府。 袁尚正在负手踱步于堂中,眉头紧锁,眼眸中明显写着“焦虑”二字。 一旁的司马懿,不时斜瞟袁尚,眼中则透着几分心虚。 两人这般状态,全都是因邺城的战局发展,全然超出了司马懿的设想。 原本按照司马懿的推演,袁熙为了证明自己配得上世子之位,将率并州军团,前往邺城勤王。 介时袁尚将坐山观虎斗,借助刘备手中刀,来削弱他二哥的实力。 但出乎司马懿预料的则是,袁熙竟没按他写好的剧本出牌,非但没去救邺城,反去晋阳跟匈奴掰起了腕子。 张燕那个黑山贼倒是去了邺城,但竟是去投降了刘备,给了袁绍和城中守军致命一击。 儿子不救,张燕降刘,邺城已是危如累卵。 袁尚心中那个急啊。 他倒不是担心父亲袁绍的安危,而是担心邺城倘若失守,谁来替他遮风挡雨? 刘备下一个目标,毫无悬念的定然是他。 “仲达,看来你是失算了,我那二哥没那么愚蠢,他也想坐山观虎斗!”“现下邺城危在旦昔,你说,吾该如何是好?” 袁尚停下脚步,回头瞪向司马懿,语气中分流露着几分不满。 “这…” 司马懿言语吱唔,一时不知如何回应袁尚的质问。 一旁审配见状,趁机冷哼道: “公子,配早说过,仲达的计策有破绽,低估了二公子的智计。” “现下邺城危在旦昔,倘使为刘备攻破,整个河北定然人心大震,我大魏便危矣!” “介时光凭公子手中四万兵马,如何抵挡大耳贼的来攻?” 审配显然是抓住时机,有意煽动袁尚怪罪司马懿。 司马懿无从反驳,额头冷汗暗流。 “正南,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袁尚失望的摇了摇头,转而向审配求计。 审配早准备,当即一拱手: “配以为,邺城若失,则南皮势必不保。” “现下趁着邺城未破,公子当速速尽起大军,沿漳水西进勤王,以解邺城之危!” 袁尚沉默不语。 耗费自己兵力去救袁绍,他着实是不太情愿。 可若不救袁绍,邺城若是失陷,自己怕也难逃一死。 “罢了,救老头子就是救我自己!” 袁尚权衡利弊后,咬牙喝道: “传吾将领,即刻集结兵马,随我星夜兼程前往邺城勤——” 一个“王”字刚刚出口。 文丑脸色凝重,急匆匆的闯了进来。 看他脸色,仿佛天塌一般。 “二公子,邺城完了!” “刚刚传回的消息,刘备已在两日前攻陷了邺城。” “沮授自尽殉国,张郃叛投刘备,我守军全军覆没。” “大王他为敌所擒,被刘备给,给……” 纠结再三后,文丑眼中含着悲愤泪光,恨恨道: “大王他被刘备给杀害了!” 府堂内,霎时间死一般静寂。 袁尚身形凝固,焦虑的神情,刹那间为愕然取代。 审配也好,司马懿也罢,皆是神色震惊错愕,僵在了原地。 邺城,大魏的都城,河北四州的心脏之城,已然失守! 大魏之王袁绍,竟已陨命于刘备之手! 这天塌般的噩耗,来的太过突然,将袁尚主臣轰了个措手不及,陷入了深深惊骇之中。 “父王,你竟然如此无能,这么快就失了邺城~~” 清醒过来的袁尚,口中咬牙切齿,拳头重重的击打在了案几上。 他并没有为袁绍之死而悲伤,反倒是在怪罪袁绍,没能坚守住邺城,丢了他大魏的都城,让他成了刘备下一个目标。 “大王,大王啊!” “你为何不再坚持几日啊,公子眼看就要带着臣等去勤王救驾了啊~~” 审配最先从震惊中清醒,慌忙嚎陶大哭起来。 袁尚被他夸张的哭声惊醒,蓦然意识到,自己的父亲被害,现下自己这副样子,显然不符合一个孝子的形象。 “父王,父王啊~~” “儿还是来迟了一步,没能从大耳贼的刀下,救下父王你啊!” “儿对天发誓,必会手刃刘备,为父王你报仇雪恨啊~~” 袁尚跪倒在地,立时悲愤痛哭起来,眼中泪珠是如雨点一般,刷刷的便滚了下来。 一旁的司马懿,则深吸几口气,从震惊中抽回了心神。 他的目光望向了邺城方向,口中是一声不易觉察的无奈叹息。 “袁本初啊袁本初,你终究是没能撑到我们前去勤王,看来你袁家当真是气数已尽。” “如此看来,我也得为自己另谋出路,不能再留在这里陪着袁尚等死了…… 司马懿眼珠转了几转,一抹诡色在眼中闪过。 尔后一拱手,正色道: “公子节哀,邺城失陷,大耳贼兵锋稍后必会直取南皮。” “楚军二十余万,五倍于我军,倘若坚守南皮,我们必会重蹈邺城之覆辙啊。” 袁尚打了个寒战,蓦然惊醒过来,脸上的悲愤之色,立时化为了恐惧。 “仲达,那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袁尚顾不得抹去眼角泪渍,忙是抓住司马懿的手问道。 司马懿却神色淡定,缓缓道: “唯今之计,公子当即刻率军撤往易京,依靠易京防线,背靠幽州,以拒挡大耳贼。” “同时臣愿冒险前往并州,说服二公子暂时放下兄弟之争,以袁家生死存亡为念,与公子你联手共抗刘备!” “只有公子你们兄弟联手,才有守住大魏这份基业的希望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