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子死在我辖区,怎么办?造反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决心坚守京师,直面李钦兵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此时在京师的朝堂里面,早就是乱作一团了。 正上方坐着的是被立为太子的朱间慎,旁边是监国朱祁羽。 和众多的朝廷大臣。 “陛下东狩,大军倾覆,京城空虚这可怎么办啊?” “我看京师万险啊。” “陛下啊!” ...... 此时在大殿之内,各种哭声,哀嚎声响成了一片。 而坐在上面的朱祁羽和十三岁的朱间慎,面对这个消息也是手足无措。 看着 身为监国的朱祁羽更是直接从上方走了下来,对着面前的众多大臣说道: “现在这局面应当如何是好啊? 诸位大臣,请想想办法啊?” 看着走下来的监国朱祁羽,面前的众多大臣,却是继续哀嚎在一起。 没有一个站出来说一个办法。 他们各部的主官基本上都随着皇帝出征了,现在估计不是变成了尸体,就是变成了李钦的俘虏了。 各部都已经没有主心骨了。 现在朝廷里面最大的就是内阁里面的五位阁员了。 此时内阁里面的五位阁员中的徐有珍和孙之谢,则是相互对视了一眼。 最后还是徐有珍站了出来,对监国的朱祁羽说道: “殿下,现在的京师空虚无比,老弱病残聚在一起不过两万之数。 如何可以和拥有数十万叛军的李钦对抗呢? 到时真是大局彻底倾覆啊。 我建议殿下,迁都。 将都城迁回金陵,暂避贼兵锋芒,再召集天下兵马讨伐李贼。 最后定可一举成功。 剿灭叛军,迎回陛下。” 身为监国的朱祁羽,听到了这个建议之后。 也是变得犹豫不决了起来。 因为他非常清楚徐有珍给的建议是干什么。 那就是向南跑嘛。 跑到金陵去。 但是对于徐有珍的后半句,他可不太信的。 跑到南方去就是逃命,等于是把北方拱手让给了李钦。 所以面对徐有珍的提议的时候,朱祁羽显得非常的纠结。 他既不想抛弃北边的半壁江山,但是他的内心又是极度害怕的。 此时多年的教育告诉他,祖先的基业不可弃,但是他的内心又是极度恐惧的。 他的理智告诉他赶紧跑,留在这里就是死路一条。 赶紧跑,赶快逃往金陵。 就在朝堂的文武百官,还有监国朱祁羽等人,因为对李钦大军的恐惧,想要迁都到金陵的时候。 突然一道振聋发聩的声音响起。 “不能迁都。 京师是国本。 一动大势去矣。 一但退往江南,江北之地的军心,民心将会尽丧。 等于是主动放弃了他们。 他们一定是人心惶惶。 而李贼又有陛下在手。 借助陛下的声望,他很有可能会不战而尽取江北之地。 那可是半壁江山,几千万黎民百姓啊。 主张南迁者,可斩。” 随着内阁次辅于乾立刻就站了出来,对着面前的监国朱祁羽,还有文武百官怒吼道。 他的声音异常的坚定,仿佛刺穿了每一个人的内心。 朱祁羽看看着怒吼的于乾,也是沉默了。 最后下定了决心说道: “我是太祖的子孙,自当与社稷共存亡。 孤不走了。 我会在京师面对李钦这个叛贼的兵锋。” “殿下。” “殿下啊,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啊。” “殿下三思啊。” “殿下。” ........ 随着朱祁羽的话落下之后,在场的众人纷纷围了上去,一边哭着,一边劝着朱祁羽。 劝他三思啊。 很明显刚刚徐有珍的提议,说出了朝堂上大多数官员的心声。 那就是向南逃往金陵。 毕竟你是太祖的子孙,要和社稷共存亡。 但是他们不是啊。 他就是一个拿着你们朱家的俸禄,给你们朱家打工而已。 他的功名都是自已几十年寒窗苦读自已考上来的。 他们在地方上有豪宅,庄田,美妾。 他们可不想和你一起陪葬。 毕竟只有你这个监国的王爷带着太子南逃了。 他们这些官员才能名正言顺的,以护驾的名义也向南逃。 要不然,监国和太子都不跑,要留下了和李钦死扛。 他们这些官员,可怎么办啊? 抛下监国和太子,在叛贼大军压境的情况下。 抛下官职,独自逃命。 到时候,万一朱家缓过一口气来。 他们就死定了。 所以为了万全,还是劝着监国和太子一起跑吧。 其中一些围着跪在朱祁羽面前的大臣,已经有一些伸手去拽他的衣角了。 面对这些人的动作,朱祁羽却是面色坚决。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了。 他不跑了,他要和京师共存亡。 此时身为内阁首辅的杨世忠,却是看不下去了,随后走上前。 对监国朱祁羽说道: “殿下,现在殿下身为监国,陛下东狩,您总览朝堂国家大事。 如今叛军即将兵临城下。 殿下身为监国,太祖子孙,当死守京城。 然叛军来势汹汹,京城必有一场大战。 不如将太子送往金陵,坐镇南方,调集大军支援殿下。” 听到了杨世忠的话后,朱祁羽眉头一皱。 而周围的那些大臣则是立刻附和的说道: “首辅大人真是考虑周全。” “真不愧是先王留下的辅政大臣,真是老成谋国啊。” “首辅....” 在听到了杨世忠的话后,在场的众人纷纷表示了对内阁首辅杨世忠提议的支持。 因为只要太子前往金陵,就肯定会带着一批大臣一起去。 到时候他们就有机会一同逃亡金陵了。 面对杨世忠的提议,朱祁羽看了一眼那个坐在皇位上十三岁的太子朱间慎。 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 算了,就依杨世忠的提议做吧。 自已很想狠下心来。 自已终究是狠不下心来,让自已的这个侄子和自已一起赴这必死之局。 就在商议出来结果之后。 朱祁羽留下了于乾在内的几名众臣,一同商议既然决定守京师了。 那该如何去守。 面对这个问题。 于乾立刻说道: “死守,同时召天下兵马来勤王。 只要我们守到天下兵马来勤王。 李贼必然主动退去。 我听说工部,最近正在已经可以制造海上红夷的大炮了。 而且已经制造出几十门了。 到时,那绝对是我们守城的一件利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