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八零搞科研,毛熊灯塔全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产线验收成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冯腾飞笑道:“还是你们读书人厉害啊,哈哈哈,现在事情已经有了眉目,黎淮同志先回去休息吧,我们明天开始。” 黎淮看了一眼墙上的老式挂钟,说道: “现在还早,先做点前期的准备工作吧。” 在冯腾飞和黄主任的配合下,张罗准备工作。 这一干,时间到了凌晨。 “哟!这么晚了,黎淮同志,我先送你去休息吧。”冯腾飞提议。 黎淮婉拒: “没关系,这宾馆也挺远的,来来回回要一个多时辰,耽误事。” “我在这里趴一会就行了,正好有点工作没完成。” 冯腾飞再三劝说无果,只好给黎淮找来枕头和被子,陪着黎淮一起继续工作。 两人就在办公室里待了一夜。 次日,产线改造的工作正式开始。 也许是因为加薪50%的条件,工人们都热情和激进性,明显比之前高了不少。 黎淮在现场亲自指导,争取一次过关。 进行产线改造的同时,还得对工人进行培训。 好在有黎淮在,他对各个流程都了然于胸,倒是减少了不少工作量。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黎淮吃住都在厂里,寸步不离。 期间何浩浩不放心还专门来探望过一次。 当然,主要也是何程程不放心,又不方便来。 半个月之后,产线改造完成了! 进入验收的阶段。 这天上午,黎淮早早来到工厂。 工厂外面两位大婶正在打扫,卫生工作进入收尾阶段。 旁边还有三个工人正在张罗横幅。 “欢迎陈书记莅临指导” 今天负责来验收产线的,便是陈书记。 “黎淮同志。”冯腾飞从厂里走出来,收拾得干干净净。 “冯厂长,早啊。”黎淮招呼一句。 冯腾飞一拍脑袋:“嗨,瞧我这记性,昨晚应该带黎淮同志去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 黎淮这半个月在工厂里,忙里忙外,衣服一直没换,是有点脏了。 “没事,等验收完我回家一趟,现在不麻烦了。”黎淮倒不觉得这是大事。 “这……好吧。”冯腾飞心想也来不及了,只能作罢。 时间来到上午九点,一辆红旗车缓缓驶来。 车身擦得锃光瓦亮,看到这辆车,就知道是谁来了。 车子停到工厂门口,冯腾飞迎了上去。 车门打开,陈书记从车上下来,和冯腾飞简单寒暄之后,径直来找黎淮。 “黎淮同志,又见面了。”陈书记大笑着走来。 靠近之后,却是脸色一变: “黎淮同志脸色不太好啊,要多注意休息。” 黎淮笑了笑: “以后有的是时间休息,现在正是奋斗的时候。” “哈哈哈,黎淮同志的思想觉悟真高啊,那我们走吧。” 冯腾飞引路,一行人进入工厂,直奔改造之后的新产线。 黎淮开始介绍: “现在产线已经正式投入生产,在物料充足,没有特殊情况下,一个月的产量是200辆。” “现在为了保证良品率,有意放慢了速度,后续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逐步提高。” “按照我的估计,半年之后,产线稳定、成熟了,一个月的产量可以翻倍,400辆。” 陈书记连连点头: “这方面我不是专家,但我相信黎淮同志的专业性和判断力。” 在车间里参观之后,一行人来到工厂外的存放区。 这里存放着刚生产完,还没交货的拖拉机,以及一辆刚从产线上下来的摩托车。 这是一辆边轮摩托,三个轮子。 黎淮介绍: “这是昨晚下产线的第一辆摩托,和之前我临时凑出来的不同,这算是成熟的型号。” 陈书记似乎很感兴趣,大步走上前,问道: “这车现在能开吗?应该可以吧。” 黎淮跟在后面继续介绍: “机油和柴油都加了,随时可以开,陈书记想试试?” 冯腾飞一听慌了,连忙走上前说道: “陈书记,我们厂有专门的试车员,要不还是让试车员来试试吧。” 冯腾飞担心这万一出点事情,他们厂就完了!这可是县委书记! 陈书记道: “黎淮同志,要是你来开的话,那我就直接坐了,要是让试车员来开,那我就不坐了。” 黎淮明白陈书记的意思,便说道: “陈书记坐稳了。” 陈书记回头吩咐道: “陈秘书,别忘了你的任务。” 小陈手上拿着一个相机,听到这话连忙对准黎淮和陈书记。 在冯腾飞一行人紧张的注视下,黎淮发动摩托,带着陈书记在这空地上来回兜圈子。 小陈不断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这样一来,验收工作也算是完成了。 办公室内,陈书记、冯腾飞,黎淮三人坐在茶几旁。 陈书记坐一头,黎淮、冯腾飞坐另一头。 冯腾飞率先开口:“这次陈书记能亲自来我们厂指导工作,蓬荜生辉啊。” 陈书记道: “客气的话就别说了,我们也不是今天才认识,对吧,老冯。” 接着陈书记看向黎淮: “黎淮同志,这摩托车的性能和质量我不怀疑,不过,我想知道你打算从哪打开市场,能买得起这摩托车的人,恐怕不多。” 黎淮早有准备,只见他说道: “这就需要陈书记帮帮忙了。” 陈书记来了兴趣: “此话怎讲?” 黎淮道: “现在县城里各部门用的交通工具,应该还是以自行车为主。” “而在比较发达的省份,都在逐渐换成摩托车,这是潮流。” 陈书记听后笑了: “没想到黎淮同志还知道这个消息,你说的没错,现在省里面的确有这个意思,财政上有专门的款项,用来支持更新交通工具。” “只不过,我们省对这件事情的热情并不大,说白了还是不想肥水流了外人田,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摩托车,都是沿海省份的牌子。” 黎淮道: “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县有了自己的摩托车,以东光县坐作为样板,如果在东光县成功了,可以向临近的县市推广。” 陈书记笑了: “看来黎淮同志早就已经想好了,既然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